务必重视培养班级责任心
时间:2017/1/7
一、要做到率先垂范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对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都要负责,对班级中的每一件事情都要有高度责任感。把班级上的每一位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家庭成员,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交友等。如:提醒他们加减衣服,引导他们健康饮食,以及关注他们的学习及思想变化等。把班上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如:班上的卫生,财产,荣誉,学风、班风及精神面貌都要积极主动地去关切,在学生心目中树立班主任是爱学生,爱班级,爱学校,爱社会的,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形象,这样,才能凭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教育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养成责任心。
二、要做到因势利导
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往往都蕴含着不同层面的非美与丑,班主任应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捕捉这样的教育契机,因势利导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对于同一件事的判断、处理,责任感不同的人可能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因此,班主任要善于捕捉生活细节,留心观察各类社会现象,深入思考,同时注意挖掘学生身边发生的平凡小事,予以点拨,加以引导。在我们班有一位学生学科成绩还算可以,但经常不稳定,成绩一有进步就去玩台球,上网吧。我跟他谈话时发现,他就根本没想过自己肩头的责任,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也不是很重视,认为成绩完全是为父母和老师考的。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与他进行深入交流,引导他明确自己肩头的责任,并帮助他制定的近期和长远努力目标。经过一学期的不断鼓励,他的成绩渐渐稳住了,也没发现骗钱上网吧,打台球等不良行为。班级管理中平时出现的如卫生打扫不干净,站队不整齐,上课说话等这些现象都是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这就需要我们应该用典型的事例去教育他们,让他们明白这种不负责任行为造成的后果,渐渐引导他们知是明非,行荣弃耻,胸怀责任的去做好每一件事,让他们深深明白拥有责任心是他们做好人,做好事的关键。
三、要做到重在行动,长期坚持
责任心的培养不能空洞说教,应该落实在具体的班级事务之中。作为班主任不仅要首先带头去做,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做事时的责任心。对于经常没有责任心的同学更要长期不厌其烦的去引导,并以一些有责任心的优秀学生为模范,让他们向这些学生学习。以事阐理,使他们切实认识到有责任心的生活是他们健康成长,以后能够愉快幸福生活的关键因素。如:我们班有几位学生不管干啥事,都不负责任,得过且过,我就让他们每个人承担一周卫生的值周班长,让他们学习卫生班长职责,并严格要求他们,使他们认识到班长既是荣誉又是责任。每个人经过多次批评与表扬后,他们都成长大不少,知道了主动承担责任,开始关心班级,关心老师,关心同学,主动去抬水,干一些日常事务,从而渐渐养成了主动承担责任的良好习惯。
总之,学生的可塑性很强,责任心自然也可以去培养的,只要我们能够率先垂范,因势利导,并能长期坚持,就会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逐渐树立责任意识,将来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