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实践课程改革落实精细管理措施
时间:2016/2/9
一、局部管理放手搞活,精细务实整体优化
1.处室精细管理,贯彻执行到位。处室是学校的二级执行机构,处于上传下达的关键地位,对学校的细则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烽火中学针对不同处室的管理职能制定有翔实科学的处室管理制度,每个处室负责人都持证上岗,并建有岗位监督牌,使得职责、细则、权限明确具体,学校通过平时严格的检查,年终公正的考核,师生评价、奖优惩劣制度等措施,从而确保了管理更加精准、周到。
2.务实教学研讨,讲求备课精细
(1)公开课堂教学,解剖教学问题。烽火中学高中部对每学期校本教研都有详尽规划:“培青工程”中坚持学期初上亮相课23节,中期上研讨课72节,期末上汇报课23节,教学能手、专家引路课18节,全员参与的赛教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学习的平台,也同时为教师提供了锻炼展示的舞台。教研组每周坚持活动,共同探讨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教师们互帮互学,形成了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2)专题研究教学,发挥群体优势。各部教导处结合年级段学科特点,紧扣教材、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积极发挥备课组的集体优势,让优良的资源共享,优化了教学资源的同时,也优化了教研方式,把教研的重心下移到同科目教师互帮互学即时研讨、即时解决、即时应用上。课题研究成果显著。其中涌现出了语文文学社,历史文学社等优秀社团组织。积极组织各类兴趣小组20个,使学校的教科研工作走上了服务学生的务实之路。
二、落实求真务实的精细师德、业务目标任务
1.切合学生实际授课,课堂教学精细实施。课堂教学的改革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任何人为的形式化改革只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校提出了结合学生实际,解剖课堂教学问题的课堂改革思路。让所有参与新课程改革的教师明确以“三个转变”和“一个创建”为目标的课改思路。(1)转变方向:课堂改革的本质是结合学生实际进行的课堂教学方法、模式的创新。学校始终坚持让每一位教师明确改革的方向,不是教师随意的改教法,改模式,而是在研究教育对象的基础上改进创新以适合受教育者、参与活动主体者学习的方式。学校、教研组要求教师把研究学情落到实处,为改革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2)转移目标: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要从完成教学任务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任何不以人的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负面的。学校在《烽火中学教育教学条例》中明确提出了教学的中心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简单地以完成教学任务作为教学目标,显然是较浅层次的目标。学校坚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能力发展,坚持课堂改革目标转向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有长足进步。(3)转化方式: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学校课堂教学坚持精导、练习、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落实新课标理念。把师生互动,走下讲坛,共同参与知识的探究、发现的过程目标作为适合人的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选择低起点、缓坡度、勤反馈、多反复的讲练模式,让每一位学生有所获,让每一位学生有所得。(4)创建新的评价标准。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不但要求任课教师让学生学会,还要求教师让学生会学。两个不同的评价层面是对落实以人为本目标的贯彻。学生学习方式方法有了变化,学习成绩提高很快。这使学校高中、初中的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2.高中课改精细计划、稳步推进。根据高中新课改的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学校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制定了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对于高中课程的设置、学生的选课、学分的认定、综合评价等方面做了具体的安排,对新课程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进一步规范了学校高中新课改的实施。
加强课堂教学改革,要求全体教师课堂教学要针对学校学生实际,抛弃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法,推行讲、练、议相结合的模式,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摒弃以教辅资料代替课本、作业的做法。作业要求全收全改,对作业中的错误,老师在批改中要有明确的文字批语或改错提示。从区教研室调研及学校对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问卷调查和学生评教表统计来看,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作业批改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进一步加强了新课程下的校本教研。学校重新修订了校本教研制度,将校本教研的主题下放到各年级的学科备课组,结合本年级课程和学生实际进行,加强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每周五下午两节课后进行教学研讨,不仅要研讨下周的教学内容以及具体的教法和措施,还要进行教学专题研究,真正起到促进教学、提升质量的作用。所有教研活动均要求有翔实的活动记录和研讨结果,每学期末统一汇总后交教导处存档。
烽火中学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纲要精神,积极创立赋有特色的名校制度,以特色立校,以质量发展。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他们肩负着改革、创新、发展的历史使命,将进一步创新思维,求真务实地精准发现问题、精细研究问题、精益求精地解决问题,高标准、严要求研究课改,实践课改,在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