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一所有责任担当的名校
时间:2016/1/26
一个校长有了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之后,他的内心里情系着学生与老师的发展与幸福,所以不可能特别关注自己的升迁与名利,而是更多探究着学校的发展与未来。同时,在学校发展的时候,也在思考如何帮助更加需要帮助者,并且积极地付诸实践。
一所名校应该有社会担当。这对教师和学生会有一种无形的牵引力。我们学校在周末请名师义务开设学科讲堂,趣说学科发展,纵谈社会万象。
说起担当与责任,不能不说到我们的教师,他们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担当与责任意识在无形中教育了很多学生。一所学校给予学生的固然有很多知识层面的东西,也要通过开展许多活动让学生学会沟通和交流。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期间,最为关键的因素应该是这所学校的精神追求和每位老师的人生价值观。
曾有过一个例子,一个普通的教务员,面对学生的一张休学申请书表现出来的态度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这个孩子若是因为家庭生计而不得不暂时休学去打工时,细心的学校职员会因此采取相应的措施,报告学校,一起帮助他解决经济困难,让他继续安心上学。有时候,一所学校给孩子一辈子记忆的不是学校的教师而是学校的某一位职员。学校应该是孩子心灵的皈依地。
现在中国的学校很需要一批默默无闻、脚踏实地,在教学一线耕耘的实践者,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一句话:“这世上有些人像雄鹰飞在蓝天上俯看大地,一切规则了然于心。有些人像青蛙,在自己熟悉的泥潭里艰苦跋涉,也不亦乐乎。”
公平处事——见品质
校长的言行也会影响学校的每位教师对群体价值追求的选择。当你选择做一所中学的校长,特别是一所著名中学的校长,你不仅仅需要努力了解教育教学发展动向,更重要的是公平处事,关爱每一个人,关注学校的发展给个人带来的前景。
公平处事体现在学校的方方面面。如:如何招聘老师、如何奖惩教师、如何安排工作等等,甚至小到班级学生的座位安排对孩子是否公平。因为学校的某个细节的不公可能会影响群体的价值追求。
公平是文明社会的标杆,也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作为一所中学的校长,在公平处事中会面临很多压力和挑战。如何做到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即使面对权贵也不屈就。这既考验一个校长的勇气,也需要校长能够艺术地面对。
正气悲善——求平等
一所学校的正气、悲善、追求应成为一所学校的主流。教师与学生不同的发展离不开这所学校的精神支柱。
人是生而平等的!有教无类更需要当代的教育者去践行。现在的社会分化越来越大,生活在边远偏僻山区的孩子和城市里保障线下的孩子,他们不可能像城里那些生活条件优越的孩子一样,睁大眼睛,体验观察社会,参加各类培训班,提高所谓的综合素质。而现在的选拔制度并未给这些孩子带来希望。想到这些,我的心情沉重。为教者倘若不为此做些努力,真是当代人的悲剧!我曾幻想,各所著名大学和各省著名高中应该要按照生活标准分类下达招生计划,给每个生活阶层的孩子带来希望。
教师发展——设平台
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位知识分子,专业发展是其骨子里应有的追求。
当每个教师充满动力时,学校的工作自然欣欣向荣,而不是表面繁荣下的暗流涌动,因此校长应该从内心深处把握这点。
作为校长,除了具有大的志向之外,还应该多理解老师生活的艰辛和教学的辛苦,尽可能多帮老师解除后顾之忧,多创设专业发展的平台,多让老师获得教书育人的喜悦,多让老师感觉生活在这个集体的快乐。这就是校长应所为。
曾有一则寓言,说的是一个恶人,死后被打入到十八层地狱。但他听到,下面还有人在痛苦嘶叫,便问小鬼,怎么底下还有人?小鬼回答,那底下是误人子弟的老师。从此以后,我一直都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了敬畏感,总是如履薄冰,诚惶诚恐地从事我的事业。
课堂教学——探因果
追求知识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例如,数学某一概念或定理的提出,起源于哪里、何时、何地、何因以及在现在社会和科技发展中起到何作用。老师在课堂上会花大量的时间实现这个追求,而不是抛出概念,进行大量的试题训练。再比如,化学学习中,曾有一个学生对习题的结果进行验证时,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结论不同,就组织教师进行追踪探索,直到找到满意的答案为止。
师生交流——用真情
一个教师,一是要懂专业,一是要懂学生。但如何让老师义无反顾投身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不能靠空洞的说教,而是要在学校的点点滴滴细微管理中体现。
一个老师和他的学生同欢喜共悲伤,共同为某一个困惑而寝食难安,方是为师之道。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遗憾的是,教育方式似乎一成不变。一所名校的辉煌可能会掩饰校长的弱智,一群优秀的学生可能会遮盖教师的不足。所以“发展就是硬道理”是很让人欣赏的。
一个教师发展与不发展的因素很多。就像学生一样,有的孩子可能是学理科的,但他又特别喜欢艺术;有的孩子是学文科的,但他又很爱好体育。他们把很多业余时间都花在这些方面。表面上看,他们的学业成绩可能平平,但是,他们很快乐。同样的,一个老师如果没有成为所谓的学科名师,但他如果能认真上好每堂课,用爱对待每一个孩子,即使他的业余生活是在钓鱼中或是在登山运动中度过,但他对生活的乐观、对人生的追求也同样能感染每一个孩子。
一个教师的情感世界可能是通过专业展示,也可能是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体现。一个学校,教师群体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这对学校学生的成长会形成一种有益的“场”的力量。教师可能来自省内,也可能来自省外,甚至国外;所学学科可能是师范类的,也可能是基础研究类的或尖端方向的。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学校多彩斑斓的、影响到每个孩子的力量。
所以,在学校的教师和职员应该有一种敏锐性和迅捷力,这对于成长中的这些孩子是至关重要的。要把一所学校发展的好,应该有一种强大的引领力,至少可以在这几个层面加以努力:
一、这个学校在教育教学的理念、追求、实践上;
二、这所学校的学生群体应该是同龄人中的精英,应该在社会起标杆作用,他们在精神面貌、学习状态、待人接物等修养方面都要做出表率,如古人说的“温良恭俭让”方面;
三、这个学校的教师在知识分子群体中是优秀的,无论是在专业还是在敬业上。
在于一个老师会不会认可这个群体的价值追求,会不会为群体的发展而努力。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归到原点,就是这个群体给了他什么,又能给他带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