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校长培训的特点
时间:2016/2/26
一、现代校长培训的层次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一位校长都有各自的个性,具有客观存在的个性差异。校长群体结构正是由不同个性、不同能力、不同素质基础的校长个体所组成。在现代社会,我们不能让所有校长坐在同一驾马车上,应当把他们的差异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让每位校长都能各长其才,各展其能,各尽其力。
校长的差异性,还表现为地区的差异性。办学环境和条件存在的差异,影响着每个校长的个性发展的差异性。我们不能脱离国情用同一个标准和模式去要求所有校长,而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的校长个体提出适当要求,承认和正视校长的相对差异性,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校长并非是一种单一存在的形态,而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结合体,是一个复杂的学校管理者集团。按学校层次划分,有大、中、小学不同层次的校长;按学校职能划分,有普通学校和专业学校的校长;在年龄上,又有不同年龄阶段的校长。从校长自身发展层次上划分,它又是由称职的校长、成熟的校长、优秀的校长和教育家型校长组成的一个金字塔型或等腰三解形排列的校长集合体。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从某一种校长存在形态出发,而要从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年龄、不同影响力的校长实际出发,分层次地提出培训目标。
二、现代校长培训的针对性
现代校长培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按需施教,学用一致,注重实效,把学习和使用紧密结合起来。要求培训的内容、方式、方法切合中小学校长工作实际,切合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要根据教育改革、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来确定专题学习内容,组织学员进行研究、讨论,共同寻求解决的对策和办法。
当今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校长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加拿大安大略省《校长任职资格指南》针对校长工作实际提出培训专题,如学校有效管理及其对校长的要求等。各种领导模式和管理者应具有的见识、知识和技能、校长角色意识的领会;应掌握校长决策、分析、总结能力;应掌握对教职工的检查、有效进行课程管理的技能、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及其调适、种族平等的教育政策及当前教育上的新问题和教育发展趋向等。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把校长培训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课程学习;第二阶段问题处理、学习实践;第三阶段是校长实习。新西兰的校长培训工作十分重视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注重开展案例教学和研讨教学。这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的研讨式培训,普遍受到校长们欢迎,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比较显著的效果。英国校长团体会注重培训内容的可操作性,确定了 10个方面的培训专题:①发展领导者个人的价值、视野及领导能力,重点是让准备接位的校长认清其职位的价值。②接位后,应对学校进行分析,了解其以前的情况。重点是校长应能更好地对学校的优势、弱点进行评估。③搞好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④交往技巧:如何管别人。⑤学校管理策略。⑥学校政策制订及执行。⑦学校财务及账目管理。⑧如何处理与同级机关的关系。⑨如何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所面临的挑战及作为领导的压力。德国莱茵茨----法耳茨州立教师进修学院组织学员讨论培训教学计划,在听取意见基础上加以修改。这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对于我国探索多样性、有特色的校长培训体系和模式,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三、现代校长培训的个性化和选择性
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同样,在校长培训中许多国家也愈来愈重视校长个性的发展。有学者提出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工作和生活、学会促进个人的发展的培训目标。学会认知,是指培训在促进受训者掌握新知识、新信息的同时,更多的是关注使受训者掌握获取知识信息方法和手段,学会领导信息、分析信息、综合信息以及运用信息。学会做事是指受训者能够实践他们所学习的知识、信息,发展他们职业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提高组织工作效率的能力。学会共同工作和生活,是指通过培训使受训者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组织和社会,在协作中共同生存和发展。学会促进个人发展,这也是培训的终极目标之一。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在于人的发展,反过来,人的发展则对组织和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培训和开发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工作,它应关心人的发展,深信每个人的价值。通过培训加强每一个人都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创造的潜能。因此,一些国家认为,校长培训是 “发展性”的,“而不着眼于补救”,要“极为关注于支持和推动校长们在个人和专业上的发展”,“满足校长提出的要求”,把促进校长个性化发展作为培训目标和内容之一。
促进校长个性发展,必须倡导选择学习,让校长在选择中学习,在选择中发展。现代校长培训是一种专题式、菜单式、积木式的培训,即一种选择式的培训,允许校长们按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校长培训课程应是一种 “宽基础+活模块”的集群式、菜单式的课程体系。校长培训模式也应是一种专题式自主选择的培训模式。这种自主选择式的培训体系和模式能够满足广大校长的内在学习需求,促进他们主动地发展,从而达到培训实效性、针对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