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班级文化无形胜有形

时间:2016/3/3
    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一旦形成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如何针对班级的具体情况,积极构建文明的、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每个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不觉间,想起了一则轶事:陶行知先生到某师大演讲。走进教室,把一只公鸡往讲台上一放,抓了一把米放在它面前,企图让它啄食。公鸡惊惶,不肯啄食。陶公便强按鸡头“请”它吃,公鸡身子拼命后退。陶公干脆往鸡嘴里塞米,公鸡拼命挣扎,并不吃下。之后,陶公松开了鸡,后退数步。公鸡稍稍平静后,徘徊一阵,慢慢靠近米粒,继而悠然啄食起来。
    由此可见,班级文化的建设不应该是在强制中产生的,而应该是在班主任、科任老师、同学们的协作下,不期然间而形成的。主要通过班级的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
   物质文化环境的要求是使教室的每个角落都会说话、都能催人奋进。通过醒目的班训的张贴、黑板报的设计、名人字画像的选择、学生座位的巧妙安排等等,构造一个适合学习和教育的外部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相对于物质文化环境而言,建构精神文化环境的难度就大了一些,它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是要使全体学生受到感染而自觉地认同。但是,对于班级文化建设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比如集体表决关于“班风”的确立、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言传身教、学习互助小组的建立、班级明星的选举等等。这样使全体学生身处其中,形成团结、融洽、民主、友好的班级人际交往和客观公正、明辨是非的班级舆论环境。
   总之,成功的班级文化建设应该使学生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