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点拨,解决疑难
时间:2016/3/9
教师课堂上不仅要能够引导学生紧张高效地自学,而且要能够有的放矢地准确点拨,帮助学生解决自学后的疑难问题。这是课堂高效的最大难题。
教师该点拨的内容是什么呢?就是学生自学后暴露出来的疑难(不懂的)问题或练习中的错误且全班无一学生会讲或讲不全的内容。教师点拨的内容很少,点拨的时间很短,一般不超过6分钟。但是,点拨的要求很高:一要点拨准,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二要点拨狠,力求点石成金,解决疑难。
常见的点拨不准的问题有:1.无重点,不分主次。如两名学生板演,每人做几道题,板演后,老师逐人、逐题一步一步讲,方法为一问一答,仿佛是在说相声,浪费时间,却不能解决重点问题。又如,高中语文课上,译讲古文,逐句解词、翻译,费时多,难懂的却一掠而过,使学生模糊不清,更不能准确记忆。2.重点偏,颠倒主次。例如,有理数混合运算,重点应该是讲“运算顺序”,教师却把重点定在讲“计算错误”。又如,讲列方程解应用题,重点是列方程,教师却在花功夫解方程,这样使学生糊里糊涂学习走上歪路。3.难点偏,难纠错。如两名学生板演,每人做几道题,多数题做对,只有一题做错,或者几道题都只有某一步做错,老师点拨东扯西扯,却忽视了讲清错的那题或错的那一步,不能解决疑难问题。4.抓芝麻、丢西瓜。对个别学生个别旧知回生的问题,应该个别解决,不应对全班学生反复讲,否则,既不利于解决新知方面的倾向问题,又不利于节省时间用于严格训练。怎样才能解决存在问题,确保点拨准呢?我校赛课、评课时,注重研讨教师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眼神、表情、精神状态,尤其关注后进生(因为后进生的问题是课堂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能对学情了如指掌:学生看书时,教师不仅关注、提醒全体学生专心致志,而且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便于自己快速了解学情;板演练习时,教师关注全体学生,搞清楚“谁对谁错”,“谁快谁慢”,思考“为什么”、“怎么解决”,进行第二次备课,即思考如何点拨;提问或更正、讨论时,教师不仅要搞群言堂,大家议,大家评,要让尖子生当老师,帮助后进生更正,并给大家讲清“为什么”,而且要万分清楚学情,快速准确决定该点拨的内容(尖子生不会,也讲不清的疑难问题)。
常见的点拨不狠的问题有:1.就题讲题。只说出答案,而不重视审题以及根据新知解题的思维过程,更不能寻找一般规律,上升理论。2.讲错,不科学。字音读错、笔画笔顺写错、画图、实验有误、答题不规范、观点不对、要点不全,表述不清,有病句,对学生评点不准(如学生读书无节奏,却要表扬有节奏;学生答题不完整,却要说对、很好)。3.无条理,思路不清。老师不能准确运用归纳、演绎法讲述,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怎样才能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确保点拨狠呢?我校坚持引导教师吃透教材,语文教师先练课文后的综合题,力求答题标准,学校组织教师考教材、考基本功,促进教师努力提高文化水平。例如:2015年暑假,我校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师写好秋学期的下水文,开学后,学校评讲教师的第一篇下水文,指出问题,要求复作,直到达到要求为止。这样,教师写好下水文,就能够提高在作文指导、评讲课上的点拨水平。同时,我校赛课、评课时,始终严格要求教师,注重评教师点拨的科学性、艺术性、实效性。这样,教师不断提高水平,点拨既能答案正确,又能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找到规律,上升理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使学生不走弯路,答题规范,习惯严谨。
教师提高了水平,点拨准,点拨狠,就能当堂真正解决学生自学后的疑难问题。这确实是学生课堂上自学高效、课外负担减轻的保障。
我们永威学校常年赛课、评课,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已经快十年了,起步、上路、深化,看似容易却艰辛。我们既狠抓深化课改的重点,不断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和引导、点拨水平,又狠抓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操作方法,确保刚进校的教师快速上路,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老教师基本一样。学校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项项一流,小学、初中学生人人优秀,多数满分,高中质量连年焦作第一。不过,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深化课改,是长期的艰巨任务。我们一定加倍努力,实践创新,造就名师,创建名校,争取更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