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课后随笔反思
时间:2016/3/17
反思+实践=成长。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好学的教师,其成长痕迹是循环渐进式的逻辑上升。优秀教师的进步法宝就在于善于反思,勇于反思,勤于反思,坚持反思,并不沉浸在已有的成绩现状,从不自卑与经验欠缺。否定,再否定,提升,再提升,教无止境。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反思要做到深刻化。日常授课结束后,一节失败的课堂教学值得反思,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更值得反思。课堂教学效果不好,教师理应回到教学的原点进行剖析和思考,从三个角度反思:一是教学目标设计,二是教学过程,三是教学评价。首先,要考虑教学目标是否定位得当?是否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情确立了准确的内容?是否考虑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对目标反思后,不是目标的问题,那就继续往前推,是否教学环节的设置存在诸多问题,还是环节之间欠缺紧密性,还是环节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最后,如果前两个环节没有问题,那就深入反思是否在教学评价上存在不当,以经验主义取代课堂了实证检验。经常有教师这样写反思,感觉学生学得好,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良好。仅凭“感觉”二字,主观判断,不去通过相应的形式考察,目标大多会落空。比如,学完字词,那么就应该在最后的几分钟里,抽查不同程度的学生现场练笔,或者听写,或者在黑板书写,抽查的学生都能完成,那才可以说是完成了教学目标。
一节失败的课的反思,为课后的个别辅导、查缺补漏提供了依据,也会下节课的调整改善提供了参考,避免同类的错误再次产生。毋庸置疑,成功的课堂教学建立在失败和缺陷之上。要想课越上越好,就要有这样的坦诚、自省精神,否则,我们会停滞不前。
课堂教学效果很好,则继续回到教学的原点推敲、思考、追忆。从目标确立、教学环节设置、教学评价三方面入手,将好的方法归纳起来,积累起点滴经验。比如,讲授完《背影》,发现本节课以文中几次流泪为文本研读的突破口,引导学生默读、诵读,然后揣摩、品味,比较、赏析,最后教学效果好,学生充分体会到父爱的不易,领略到朱自清散文的特点。由此推导出,好的文章,应该找到关键句、关键意境、关键人物、关键段落为抓手,一石激起千层浪,能够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由此,就能深刻理解钱梦龙老师的那句话语:“我们要努力在每一篇课文中找出合适的一个问题,一个情节,或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词来作为分析的口子,由此入手,带动全篇的教学。”
反思,就是通过对课堂实践的一次次深入回顾、敲打、追问。肯定长处,发挥优势;寻找不足,弥补短板。倘若再能从教育大家们的理论专著方面汲取养分,用理论武装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相互弥补,彼此提升,以此来完善并建构属于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