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型校长应该是集教育者、领导者、研究者、实践者为一体的专业人士。全国优秀中学校长高级研究班的培训目标十分明确,就是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出一批具有丰富办学实践经验、良好办学业绩的优秀中学校长,通过个体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等多个培训环节进行实践反思和理论梳理,以便更好地增强其教育自觉,启迪其办学智慧。
感悟与凝炼理念的催化剂
教育家型校长不是培训出来的,是从教育改革与实践中产生的。但是多年的培训实践证明,培训能为早出、出好教育家型校长提供专业的服务。优秀校长最重要的是要有教育信仰。要坚定教育信仰,就要凝炼和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凝炼理念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澄清问题、不断坚定信仰的过程。凝炼的过程,就是对教育规律进行不断探寻,对教育价值进行不断追问,对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与怎样培养人,对自己是谁、要成为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等根本性问题进行不断思考,努力寻求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过程。对这些问题理解的深度,往往决定其成长与发展的高度。凝炼理念的过程,也是校长们不断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培养的是明天的人才,教育总面临着昨天的知识、今天的教育、明天的人才;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功利与伦理之间多种复杂矛盾。因此,校长需要有独立的、辩证的哲学思考和自我判断能力来预设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一些素养并努力将其付诸实践。教育家型校长在教育活动中,应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我们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果校长自身没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在培养体制、机制上没有任何创新,那么培养创新人才就是一句空话。
凝炼理念是一个由实践上升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需要校长个体积极而深刻的反思,更需要加强同伴互助式的互动环节及专家引领式的指导,这样可以加速校长逼近教育真理、洞察教育真谛的步伐,从而进一步清晰自身独特的教育理念。培训是校长感悟与凝炼理念的催化剂。
专家引领“助产”教育理念
培训中专家的专业引领与指导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体现在:首先,有助于确认理念的时代价值。校长所凝炼的理念是否具有时代价值,关乎其思想在当下的实践中是否符合教育规律,能否体现国家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诉求。为此,从宏观上把握其理念的高度是十分必要的,专家指导的目的就在于让校长能从战略高度把握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准确把握世界教育发展的动态与趋势,增强教育改革创新能力。其次,专家指导有助于确认其理念的学术价值。教育是道德与学术的事业,其理念的诠释是否合乎道德、合乎学理,事关民族振兴大业。由全国教育干部专家委员会主任及其成员组成的专门导师组,通过与培训学员结对、全程跟踪指导、专家会诊等各个环节,帮助校长梳理办学理念的内在逻辑,明晰其外在的边界,以进一步提升其学术性。
校长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最终必须能回到学校实践中,对办学实践有指导意义,这样才能称得上具有真正的价值。为此,针对培训学员自身反思与感悟、同伴交流与碰撞、导师指导与引领基础上初步凝炼的办学思想,培训还采取了专题汇报的方式,由专家导师组与学员一起最终确定办学理念与思想,并以论坛的形式进一步检验与传播他们的办学智慧。
为完善校长教育思想提供可能
凝炼理念为优秀校长形成自身的办学思想提供了所必需的思想内核。名校长最主要的特征应名在思想,有独特教育思想是其专业发展的最高境界。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对一所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显然,校长要用思想来领导,首先自己要有思想。
培训强调优秀中学校长的办学思想应该来源于其办学实践,但又要高于实践,既要“上得了天,也要入得了地”,只有经过上下来回的历练,其教育思想才有可能更为合情、合理、合法。
在优秀校长逐渐形成其教育思想的过程中,有四个方面的关键应该抓住:其一,注重隐性知识显性化。优秀校长身上蕴藏着丰富的隐性知识,将隐性知识显性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更好地把握事物本质的过程。如果能将其尽可能明确化,势必会进一步丰富校长的办学智慧。其二,注重感性认识理性化。思想是理性思维的结果,我们在思维的行程中一方面要将感性上升为理性,另一方面思考本身也是不断改进校长们思维品质的重要过程。其三,注重零碎知识系统化。校长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常常会有突发的灵感,但是这种灵感很可能是局部的、即时的,如果不注意累积,这种灵感很可能就昙花一现。但如果把这些零碎的、随机产生的智慧火花加以系统化,那就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财富。其四,注重办学理念体系化。一个校长的思想需要用一生的追求与努力来不断完善。教育家型校长本身不是真理的代表,他们是在不断实践与思考中不断向教育真理逼近的人。从确信的办学理念出发,向办学的各个维度——德育的、课程的、队伍的、管理的等等方面展开,从而逐步形成逻辑严密的办学思想体系,这就是培训希望生成的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
关于对教育家型校长的几点认识
全国优秀中学校长高级研究班培训工作的开展,使我们对教育家型校长的认识得以进一步深化。
首先,教育家型校长应该是对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有自觉担当的校长。作为教育家型的校长,一方面要有时代意识,要充分认识到一所学校的社会责任担当,敏锐地把握社会转型期的特征,把党的教育方针创造性地落实到学校的具体办学实践中;另一方面要自觉尊重历史、感恩历史、传承历史,能从历史中找到规律,能从历史中发掘传统,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当下的教育,从而更好地把握今天,创造未来。
其次,教育家型校长应该是对以生为本理念和办学规律自觉践行的校长。学校教育以及学校管理的最终目的都是指向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坚持以生为本,坚持为国育材,这是一个教育家型校长的应有之义。在办学过程中,校长要自觉尊重、洞察与把握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不断践行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的价值追求,引领学校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
另外,教育家型校长应该是对自我有自觉认识的校长。从一定程度上说,培训就是为校长从凭直觉办学逐渐走向教育的自觉提供反思、交流与顿悟的平台。正如一位培训学员所言,自觉是一种在充分认识自我基础上的觉醒,能够常怀敬畏心、感恩心与责任心,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觉醒和自我建构。校长有了教育自觉,其自身就拥有了一种可持续的、强有力的内在力量,其所领导的学校也就具备了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