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级自主管理探究
时间:2016/4/1
一、班级自主管理意义
对于高中生而言,不同于小学生和初中生,他们的心理趋向于成熟,对老师的依赖性减弱,对事物看法有自己的主见,对问题的处理有自己的方法,他们能灵敏地捕捉时代信息,他们有着让人耳目一新的创意。高中班主任要更新班级管理观念,不要无论大事小事都一手抓,应该放开手脚,让高中学生学会自我管理,给他们发展的空间和展示的机会。一旦学生真正参与班级管理,班级管理的效率将大大提高,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建立良好、民主的师生关系都有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学校管理工作和德育工作的进行。高中班级自主管理既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也符合学校、社会发展和时代对人才的客观要求。
二、班级自主管理的建设
1.尊重学生,相信学生
班主任的信任与支持是班级自主管理建设的前提。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尊重每一位学生,并且相信学生有能力自主管理,班主任应该放开手脚,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给学生机会和时间,让他们去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高中生有较强的表现欲与主观意识及创新精神,让他们自己去安排和处理一些班级事务,比如主题班会的开展、值日生的安排、跑操的管理、自习纪律的维持、班服的定制、黑板报的设计等。班主任要相信学生,尽量不干预他们权力范围内的管理事务,即使他们做得差强人意,也要给予肯定与鼓励。因为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是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有了班主任的尊重与信任,学生才有班级自主管理的机会与信心。
2.创建多种班级管理岗位
首先建立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是班级自主管理的先锋队。这个队伍可以通过学生竞选和民主选举产生。这样产生的班干部队伍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班级威望,更容易展开管理工作。除了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劳动委员、各科课代表等班干部队伍,还应该设立公物管理员、纪律管理员、跑步管理员、黑板报负责者等尽可能多的职位,尽量分配到每个学生身上,各司其职。多种班级岗位的创建让每个学生深切感受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发展不是独自的发展,是在与他人、与集体的互动中的共同发展;在得到他人、集体的支持帮助的同时,也把自己奉献给他人、集体;在发展自己的自主性同时,也与他人形成合力,发展着集体的自主性。让他们每个人充分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发挥自己的管理才能,人人参与。学生既是班级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可以相互理解和支持,保证班级自主管理工作能顺利进行。
3.树立良好班风,有利于自主管理顺利展开
班风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体现一个班集体的精神风貌。良好班风的形成,不仅有利于教学工作和教育成果,对于学生自主管理的顺利开展也是很有影响的。所以班主任要抓好班风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和舆论导向,同化每个学生,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良好班风的形成,需要每位同学的参与,共同提高,共同打造。一个富有良好班风的班级,一个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班级,自主管理工作就能得到同学的支持与拥护,从而水到渠成地顺利展开。
4.班主任给予适当指导与帮助
班级自主管理并不是说班主任完全置身事外,也要给学生适当的指导与帮助,激活学生自我管理的潜质。除了上面所说的树立良好的班风,班主任还要鼓励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班级活动重在集体,要让全班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活动,这样的班级活动才有意义,这样的班级才有凝聚力。此外,对于放手给学生的管理事务,根据学生的年龄、个性、共性和想法,有针对性地进行,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当然,如果学生在自主管理的过程中遇到较大困难,无法自己克服时,班主任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寻找克服困难的突破口,然后让他们自己解决。
三、班级自主管理可能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在开展班级自主管理工作中,可能遇到如下问题。比如班主任不敢放手,学生的依赖性比较强,学生的责任心不强,学生的处理事务能力不佳,有些工作不能很好地得到学生的支持等问题。对于这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班主任首先要明确,该放手给学生的就放给学生,要充分相信他们。对于学生方面要进行引导与鼓励,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激发班级荣誉感,减少他们依赖性和惰性,对于他们的优良表现要及时进行表扬。班主任要相信学生在班级自主管理中会不断地积累经验,会不断地提高能力,会做得越来越好。
高中班级自主管理能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管理的班级目标明确,责任落实,相互监督,班级管理井然有序。高中班级自主管理让学生在自治、自省、自助与合作中成长,促使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利中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