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三不”现象

时间:2016/4/5

改革与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改革创新教育就不可能发展。课堂教学改革是素质教育的实现途径,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战场。然而,在改革的路上存在这样的三种人,即不想改,不敢改,不会改,这几种情况,最终都是改不成。


  第一种情况是不想改。
       想改不想改这是对教育工作者良心和责任的考验。许多教育人明明知道现在的课堂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不可能真正构建一种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模式,但他们认为,现在教育的问题太多了,大家不都这样搞吗,单单靠我们改革能够解决什么问题,我们的所作所为对于中国教育改革来说是微不足道,杯水车薪,对改革信心不足,跟随大家得过且过吧。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在改革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尽其所能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不等不靠,贡献力量。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每退潮即有千万小鱼留海滩,不能回海。一孩子每到退潮即在海边拣小鱼,一条条扔回海中。大人觉好笑,一退潮满海滩都是鱼,拣几十乃至几百条归海有何用?但孩子却非常坚定。有人问:这么多的鱼,你又不能改变它们命运,扔不扔有何不同?他看看手中的鱼,答:对这条,我能改变它的命运。我们教育人都应该学习这个小女孩的情怀,选择自己能够做的事情。


  第二种情况是不敢改。
       敢不敢改这是对教育工作者担当精神的考验。改革就会有风险,特别是当一种改革还没有真正形成热潮的时候,改革的氛围还不浓烈,人们对改革的认识还不深刻,改革的阻碍很多,困难重重。一方面面临改革责任的压力,另一方面面临着各种挑战,人们往往把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或者一些失误归结到个人的身上,让改革者承担一些不应该承担的责任。因此,一些人就会对改革存在恐惧的心理,不敢真正投身改革。要真正改革就要敢于挑战,挑战传统、挑战权威、挑战世俗,挑战自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神州大地真可谓是“万马齐喑”,而在安徽农村,一个叫小岗村的村庄,18户农民自发地集体签名,冒天下之大不韪,将田地分到个人,从而改变了“吃大锅”,没有饭吃的日子。从此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假如没有小岗村农民的敢于挑战精神,中国农村改革的老师进程肯定还要减速。因此,我们要真正推动改革,就必须学习小岗村农民的挑战精神。


  第三种情况是不会改。
       会不会改这是对教育工作者能力和智慧的考验。改革的激情和热情代替不了能力。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它要求我们遵循教育规律,不改革是死路一条,如果不会改,就会是一条死路。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以成长为本的改革理念,要坚持自主学习才能高效,民主管理才能科学的基本原则。有许多学校在改革的路上走不远,除了主观上的被动以外,许多学校都是雄心勃勃,但改革也不幸流产,根本原因就是不懂教育规律,不会改革造成的。他们总是学习别人的一招一式,而没有从理念上真正更新,没有真正掌握改革的核心环节和关键技术。要么就是光有理念没有技术造成魂不附体,要么就光学形式不具备科学的理念造成体不附魂,这样改革就会失败的。

想不想改革是对我们良心和责任的考验,敢不敢改革是对我们担当精神的考验,会不会改革是对我们能力和智慧的考验。我们要做改革的弄潮儿,就必须有学生终生发展负责的精神,有敢于迎接各种挑战的精神,有不断探索教育规律的精神,才能真正不断推动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