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课标的推行赋予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新的意义,使课堂教学任务不再是简单的朗读与背诵和教师单纯的进行授课。新课标推行以来,给高中语文课堂带来的变化有目共睹,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满足了高中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新要求。但是,新的教学方式在实践的过程中总会存一些阻碍其发展的影响因素。文章通过对在新课标要求下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方式的使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列举说明,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教学观点,希望能够为将来新课标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参考。
教师要对新的课程标准有全面深入的理解,不能只从单一方面对新课标进行解读,避免在授课时中由于片面的理解使教学目标偏离了新课标实施的初衷。教师要针对新课标提出的教学任务制定新的授课方案,从而更好的完成高中语文课程的讲授。
1高中语文教学方式在新课标中存在的误区
1.1对以往教学模式的全盘否定:
新课标实施以来,教师积极响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寻新的语文教学方法,丰富了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改变了以往语文教学过程中沉闷的状况。但是一些教师认为新课标的推行就是对以往的语文教学方式的否定与完全代替。实际上,新课标与传统教学方式并不存在矛盾,两者是一个结合与发展的关系。以往的语文课堂上注重对知识的理解,新课标同样重视这一点。但是,新课标要求下,除了注重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之外,同时还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延伸与发展,提高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力。所以,新课标要求下的语文教学方式的改变,并不代表以往的教学理论与教学经验都是错误的。教师要明确新课标推行的目的,将以往累积的教学经验与新的教学方式相结合,走出教育误区。
1.2对教学主体改变的理解过于片面:
新课标提倡教师与学生转换位置,使学生能够主动的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教师从中起到帮助与引导的作用。但是,这一教学方式在应用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完全将课堂抛弃,过于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而忽略了自己的引导作用。这是由于教师对新课标要求的理解过于片面,认为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就是完全把课堂交给他们,抛弃了以往语文课堂上所遵循的教学理念。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自主个性的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语文课堂环境变得生动活泼了,但是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与表现只是单纯的用夸赞的语言进行总结,而不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更深一步的解读,缺少对学生观点合理与否的点评,实际上不利于学生的自由发挥。
1.3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方式过于依赖:
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以往高中语文课堂上沉闷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从听觉以及视觉上更加直观的掌握语文知识要点。但是多媒体教学同时也使得一些语文教师忽略了课堂教学内容,过于依赖多媒体带来的方便,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数时间都是观看多媒体,减少了学生阅读书本的时间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要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只是服务于教育的一种技术手段,是实现教学任务的重要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往往只是将传统的书写板书直接用现成的课件代替,只是教学方法发生了改变,学生仍然是被动的接受语文知识。这样依旧没有达到增强课堂上的互动氛围的目的,局限了学生对语文艺术的了解。
2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新方法
2.1将新旧教学方法相结合:
新课标提出的对高中语文新的教学要求符合当今社会对教育的实际需求。但是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语文必修内容减少,而选修内容的增加导致有些教学内容不利于实际操作等问题。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与教育理念是长久以来教育发展的总结,经过了时间与实践的考验而保留下来的结晶。以往采用的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师根据实际的课堂情况进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在如今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但能够弥补各语文教师之间存在的教学经验与自身素质不同对教学结果的影响,还能够保证教师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因此,教师不能够完全否定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味推行满足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模式,要将两者相结合,从中发现适合自己与学生的教学方法。
2.2课堂教学要全员参与:
改变以往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位置,不等于教师完全放弃了话语权,两者应该是一个平等交流的关系。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在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观点的同时,也要参与到讨论中去,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指导,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变得更加全面与科学。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加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程度,改变以往教师只讲,学生只听的情况,也能够从根本上使高中语文课堂从沉闷的环境中走出来,让静默的课堂气氛变得更加的生动活泼。另外,教师要根据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使语文课堂教学保持活力。
2.3正确合理的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多媒体教学方式在高中课堂中的使用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完全依靠多媒体技术,要正确看待多媒体教学并合理使用这一教学方式。首先,对于不能够自主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师,要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和了解这一现代化教学技术。现代化的教学离不开多媒体,教师也不能故步自封,要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技术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其次,对于擅长使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的教师,要积极引导其合理使用,避免过度依靠,鼓励其对教学课件进行创新。最后,教师要将这一技术性的教学手段与各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从中发现更适合高中语文课堂的新的授课方式,避免单一授课方式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加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3结论
高中生相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更强的独立自主意识,新课标要求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符合高中生自身的特性。教师在推动新的教学方式在授课过程中的应用起着引导作用。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运用各种授课方式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