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语文课堂需要重视初读教学

时间:2016/4/26

时下的课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教学环节常常被漠视,教师注重的是“细读文本,品词赏句”。很多时候,初读只是个形式而已,或范读,或指名读,或自由读,检查生字新词,说说课文大意,一切尽在匆匆之中。有的教师把初读环节完全放在课前预习,课上只作检查。由于每个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同,认知水平、理解能力也不同,预习效果自然不尽相同。更有甚者,一节课下来,课文都没有完整地读一遍。课文读不通顺,主要内容抓不住,结构理不清,就深入文本,这根本无助于学生整体阅读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需要真正落实初读教学。

一、读通、读顺课文

阅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入解读,而读通、读顺课文则是必要的前提。初读课文,有两项起码的要求:一是读正确,做到字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添一字,不漏一字,不倒一字;二是读通顺,做到不磕磕绊绊,遵守停顿,不重复句子,不唱读。做到这些实属不易,要经过长期的阅读训练。在练习初读时,要求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或查字典,或问同学,或问教师,一定要弄明白。在检查初读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能有半点含糊,最好给学生提供复读的机会。同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读错的地方进一步点拨,而不是随口纠正,如遇到多音字,不妨简单分析一下这个字的读音,阅读过于困难的学生,不妨教给他一些阅读的方法。

二、把握主要内容

把握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必然要求。把握主要内容就是从大处着眼,搞清楚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讲了哪几件事,介绍了个几个方面的内容,叙事性课文要了解事件梗概,说明性课文要抓住要点。同时要渗透一些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如找课文里的中心句;课文分为几部分,每部分讲了什么,然后把各部分内容联结起来;有的可以从课后设计的问题入手;給课文加小标题等。

三、理清课文顺序

叶圣陶先生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理清思路是形成阅读能力的根本。理清顺序就是弄清课文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还有知道不同文体的不同表达顺序,叙事文章重在梳理事情发展的顺序,一般都有起因、经过、结果;写景文章重在理清游览顺序,一般采用“移步换景”;写物文章重在把握物品的不同习性特点,一般采用分类说明。顺序理清了,文章的主线就明朗了,文章的重点也会立即凸显,文章的主旨也就很容易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