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浅谈如何搞好班级管理工作

时间:2016/4/29

班级是师生共同营建、共同生活的地方。一个充满和谐氛围的班集体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让每一个人都在心中产生集体荣誉感,焕发出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个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工作,让学生都能拥有集体荣誉感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一、选用好班干部,培养得力助手
  班级作为基层组织,也需要有一个健全的管理团队来协助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因此,在每个学期开始,我都会将班干部的选拔作为重点事项来办理,选拔大家都佩服的、具有管理经验的学生担任班干部的工作。在选举班干部的时候,我也采取了“民主竞选”的方法,让学生进行推荐,选出学生们都信任的人来做班干部。
  因为班干部属于紧密围绕在教师周围的核心管理团队,自然会引起学生们的关注。民主选举的优势就是每个人都有参选的机会,那些平时能够乐于帮助别人,并且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上进的学生,自然会赢得学生们的尊重和敬佩。由于选举大多是在学期之初,学生们根据上一学期的表现,心里很快就有了自己的合适人选。在经过统筹安排后,班主任要下放权力,分配好班级工作,让每个班干部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为班级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无论是组长、科代表、学习委员、班长,都要尽职尽责,这样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就会很快形成。
  二、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
  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是培养良好班集体的关键。班级是学习的最佳场所,在这里学生们会学习到很多有用的知识,以此来丰富自己的头脑,开阔自己的视野。如果不以学习为重,或者学生没有兴趣去学习,只会扼杀他们掌握知识的意念,使他们失去上进心,逐渐成为一个意识消极的人。兴趣是让学生能够积极学习、努力学习的源泉。只有学生对自己所喜欢的知识感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去学习、去了解、去掌握。
  有的学生平时喜欢听故事,也非常羡慕讲故事的人,这时我就启发他们说:“所有的这些故事,都是别人在书里面看到,然后记下来,讲给别人听的。你要是想听到最真实、最原始的故事,就要去书中寻找答案。”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多读书,在书中寻找宝贵的精神财富。有的学生喜欢问问题,在家访的时候,我总是听到家长抱怨说:“这孩子一天到晚总问为什么,刨根问底儿的,我们有时候都回答不上来。”这时我就对学生说:“想要知道问题的答案,我们就去书中找找看吧,让书来告诉我们。”在教学时,抓住学生喜欢表现、对事物有好奇心的特点,我积极为他们提供展示和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我还经常鼓励学生:“老师相信同学们都会做得更好,我们班也会成为全校最棒的班级。”经过这样的教学方式,班级呈现出你追我赶、人人努力学习的局面,别的班级的学生都非常羡慕。这样一来,学生也树立了自信心,为自己是班级的一分子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三、创设积极氛围,营造良好班风
  良好的班风是一个优秀班级的标志,也是学生们值得骄傲的地方。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身在一个良好的、积极的氛围之中,无需教师多费心思,学生自己就会变得积极主动,为维护班级的荣誉和风气严格要求自己。因此,教师一定要将营造班级的氛围放在首位,让学生能够时刻提醒自己为班级的荣誉发光发热。
  要想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首先要让班干部以自身为榜样,带动其他学生,产生一系列好的影响。班干部因为在学生面前比较权威,而且说话、办事也比较让人信服,所以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班主任要经常召集班干部进行探讨,让他们出谋献策,把班级打造成一个尊师守纪、友爱同学、勤奋学习的班级。在班干部的带动下,逐渐扩大影响,最终形成良好的班风。良好的风气一旦形成,那些平时比较落后的“学困生”“好动生”也会被正确的舆论所引导,潜移默化地被影响着、被熏陶着,逐渐朝着好的方向发展。长此以往,全班学生就会在美的氛围中、在积极向上的班风中健康、茁壮地成长,成为一个有信心、有智慧、有能力、有思想的好学生。
  四、学习、家庭配合,培养学生耐性
  很多家长都会抱怨孩子不用心学习,觉得孩子学习不刻苦。其实大多数学生都想努力学习,只是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缠绕在他们周围,让他们觉得难以静下心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学校,学生将老师讲的内容记住了,可是回到家里,如果没有好好地温习功课、做作业,所学的知识很快就会忘掉。究其原因,是家长和学校的教育出现了断裂,没有让学生的好习惯得到巩固。
  例如,我们班的一位学生,在班级里表现得中规中矩,学习也是循规蹈矩,处在中等水平。有一次我去他家家访的时候,这位学生的母亲很高兴,跟我讲了很多他的表现。在谈话的过程中,该学生的母亲一会儿让孩子看看水开了没有,一会又让他扫扫地,孩子刚坐下没几分钟,她又让孩子去取东西,口里还不时说道:“家庭作业做了没有?有不会的问题快问问老师。”家长把孩子支使得团团转,这让我觉得有些尴尬。事后,我在跟其他教师进行交流的时候,大家都说这种现象很普遍。其实,每一个学生的注意力都是从小、从一点一滴中培养起来的,如果学生在干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频繁地打断他,就有可能让他产生不良的情绪,从而失去了应有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耐力不足、三分钟热度的现象。所以当孩子专心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作为家长、教师的我们,尽量不要打断他,而是通过这样的片段培养他们的专注性、持久度。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养成专心学习、专注做事的好习惯。也就是说,对孩子的教育,不仅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也需要得到家长的配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不要觉得孩子太小,而不放心他们,将什么事情都替他们包办。太过骄纵的教育方法,会促使孩子不良习惯的滋生。只有家长和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对孩子的发展付诸努力,才能使他们健康地、全面地成长。
  综上所述,要想全面实施、贯彻素质教育,管理好一个班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班主任做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因此,作为班主任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探索出适合自己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只要我们有信心、恒心和决心,相信一定会使班级成为一个团结奋进的优秀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