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巧用心理效应管理学生

时间:2016/5/4

教育是一门“动心”的艺术,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巧用一些“心理效应”,触动学生的心,会起到显著的效果。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指大多数人对某种相同的情景或刺激,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应的现象。它普遍地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影响着一个人的心理认知和行为。心理效应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班主任巧妙恰当地利用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就会使班集体管理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心理规律一: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并向学校提供了一张名单,极其认真地告诉校方:这是经“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选出来的学生,名单上的学生有很高的天赋,只不过有些人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还要求老师保密。其实,名单是罗森随机选出的学生。过了半年,罗森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奇迹出现了,那几个被他选出来的学生如今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或进步显著的学生。再后来,这些学生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出色的成绩。
  罗森塔尔效应表明,要想使一个学生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就要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在学校,班主任是学生接触最多,同时也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老师,班主任的心理暗示、期望将对学生产较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如果老师向学生传递消极的期望,学生感受到老师漠视甚至是歧视,就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自暴自弃。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将会使他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和学习成绩。相反,如果老师对学生有良好的愿望、积极肯定的态度,通过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期待的眼神来滋润学生们的心田,就会感染学生,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喜爱、关注和期待,就会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心理规律二: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是指环境会对人们的心理造成暗示性或诱导性的影响。在一栋建筑物里,一扇窗户的玻璃被打破,如果没有得到及时修复,一些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破第二、第三块玻璃。当达到一定数量时,整个破坏速度呈倍上升。这些破窗户还会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可以随便破坏而无所谓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这就是破窗效应的表现。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警惕“破窗效应”的发生。任何一件有碍于班级整体发展的事情,哪怕只是件小事,如果班主任没有及时处理,也没有明确表态,而是在错误行为发生几天之后,甚至是更长时间之后才对其进行处理;或者只是轻描淡写的批评;或者把学生的错误进行“冷处理”,就很难使学生心中产生共鸣,对错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为不及时,错过了学生认识的兴奋点,还会在学生心理上产生暗示性作用,错误的行为就成了无所谓的事,由此在班级管理中产生“破窗效应”,对班级的建设造成无可估计的不良后果。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坚持遵循“教育无小事”的原则,警惕“破窗效应”的发生,让一切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心理规律三:超限效应
  有一次,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起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感动,准备捐款。可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点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烦躁,决定一分钱也不捐。等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没捐钱,还从盘子里拿了2元钱。像这种作用时间过久,刺激过多、过强和而引起心理极其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它启示我们,在批评或表扬学时,应掌握一个“度”。当学生犯错时,班主任一而再,再而三,重复对一件事批评,就会使学生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甚至反感讨厌。没有了自责,甚至产生反抗心理和行为。“不及”固然达不到既定的目标,但“过度”又会产生超限效应,可见,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批评绝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学生“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那也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而不是简单地重复。这样,学生才不会觉得被“揪住不放”,厌烦、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心理规律四: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也可称“温暖”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大家熟悉的寓言:北风和南风比本领,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采取的措施是:寒风凛凛使劲吹行人的衣服,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反而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则微风吹拂,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暖热,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胜利属于南风。南风获胜,实际是温暖胜于严寒。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在学校对那些软硬不吃的“差生”,用北风这种“严厉”的方法十有八九会失败的,因为他们身上的许多不良习惯,是多年养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岂能让我们教育一两次,砍他“三板斧”就能凑效?“差生”易反复,这是规律。但学生毕竟还未真正定型,还在发展变化中,尽管表现有些“差”,但他们内心要求进步的愿望还是有的,也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认可。用北风式“严厉”的教育方法难以凑效,不可取;用南风式“温情”教育方法,一两次也难以温暖感化他们,因为他们对“暖风”有一定的麻木性与“不理症”。因此教育这类学生,别指望自己的感情投资马上得到回报,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长线投资,暖风长吹,金石一定为开。
  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和生活中常发挥着微妙的巨大作用。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应潜心研究一些心理规律,巧用其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影响,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班级的有效管理谋求一种新的教育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