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理论原理: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使木桶多盛水——提高水桶的整体效应,不是去增加最长木板长度,而是下功夫依次补齐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木桶理论的启示: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校长要下苦功夫,狠抓教师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教学管理中的薄弱学科、师生管理中的薄弱地方。因为工作中的某些缺陷将会影响学校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如果“差”不解决,“弱”不突破,学校管理工作就难以上台阶,甚至会形成学校难以发展的致命点。一个好校长要把学校管理工作搞上去,就要用自己的行为和才智把管事作用、帮带作用、思想疏导作用结合实际起来。抓住工作中的落后点进行重点突击。
大家都知道管理学上著名的“木桶理论”——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长度,而不是最长的那块。我们可以加以引申: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结合是否紧密。据此我们应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所学校的战斗力,不仅取决于每一名成员的能力,也取决于成员与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这样才能均衡紧密地结合成一个强大的整体,学校才不会变成一只“漏水桶”。
对教师管理来讲,要重点抓好对落后教师的培养和转化,要坚信任何一个成功教师的本事都是练出来的。人人都有可塑性和可培训性,也都有成功的渴望,关键是校长要给他提供机会,并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他引路和助他一臂之力。要充分挖掘这些落后教师的潜力,促进全体教师的共同提高。对教学工作来说,要重点抓好薄弱学科成绩的提高,要认真进行听课评课,调查了解师生教学情况,分析教学落后的原因,对症下药地采取补救措施,促进薄弱学科教学成绩的提高。对班级管理工作来说,要重点抓好“后进生”转化,因为他们是直接影响班级管理成败的关键,要自觉运用新课改的教育理念,用爱心唤醒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同优秀学生一样,健康成长,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