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一个重要工作,班级管理的事情比较繁琐,班主任是班级和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肩负着全面管理和教育学生的责任。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一个重要工作,班级管理的事情比较繁琐,班主任是班级和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肩负着全面管理和教育学生的责任。作为班主任,笔者在实行班级管理的同时,不断总结、反思,积极探索更好的班级管理的方法。 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实行班级自我管理的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唤起自我教育的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以前很多专家在专心的研究教师如何“教”,后来发现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所以现在有更多的专家关注研究学生的“学”了。班级管理也是一样,我们在探究班主任管理方法的同时,一定要研讨一下学生的自我管理的方法。
学生升入初中后,面临学习、生理、管理上的变化,在学习上,学习科目增多,教材难度增大,知识面拓宽。在生理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有自己的主张,要求独立平等,在生理,初中生处于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心里上表现为极不稳定。在管理上,初中生不再是小学的保姆式管理,这就要求他们变依赖性为独立性,因此,培养初中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十分必要。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分为三个阶段,先是班主任和班干部共同管理阶段,其次是班干部管理阶段,最后是学生自我管理阶段,而以学生的自我管理为管理中的最终目标。
一、班主任和班干部共同管理阶段
这个阶段班级管理的初级阶段,首先,班主任要深入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性格、特长,选好班干部,建立班级组织。一般说来班干部的选择要从品德、学习、工作能力、在学生中的地位、是否有责任心、是否愿为班级同学们服务等方面综合考虑。选好班干部,班主任还要研究对班干部的培养和使用。班主任要以平等的态度进行干部的培养和使用。班主任要以平等的态度与班干部商讨问题,对班干部工作的失误,班主任不要抱怨。要与其共同查找原因,研究解决办法,对犯错的干部不要轻易撤换,要帮助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树立前进的信心,班主任要善于调动每一个班干部的积极性,使其发挥长处大胆工作,班主任既要对班干部爱护,尊重和信任。又要对他们严格要求,培养踏实的工作作风,对其缺点不能姑息迁就,要教育他们正确对待自己,不要有优越感,要在各方面进行模范带头作用。
班主任挑选和培养班干部以后,要立即进行学习常规和生活常规教育,使这些常规逐渐变成学生自我管理的准则。首先,班主任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让学生用《规范》和《守则》来检查自己的言行举止,然后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师生共同制定班规,确立第一学期的自我管理目标,如学习上无抄袭作弊现象;品德上不乱翻他人物品,言语上不说粗话、脏话,卫生上不乱扔纸屑,果壳;行为上不损坏公物等,这即是班级第一学期的奋斗目标,又是学生子自我管理的具体类容。
这个阶段是增进师生相互了解,建立班级组织到制定管理目标阶段,也是班主任最繁忙最紧张阶段,但这种繁忙是为以后的少管打下基础。
二、班干部管理阶段
这个阶段是建设良好班集体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班主任的工作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建立以班长为核心的班级管理机构,班主任不再决定一切,除个别非常重要的决策外,一般性的任务由班长和班委共同承担,要大胆地放手使用班干部,特别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有意识地锻炼班干部,如在班上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小组学习竞赛活动。班主任在旁加以引导。
班干部管理阶段,还要今具体落实班干部岗位责任制,每个班委分管一方面的工作,班级日常事务由班长安排,同学们执行中发生矛盾是,由班委会集中讨论解决,解决不了时,同班主任和班委会共同商量解决。在班干部管理阶段,班主任对班级事务不要事事过问,干涉过多,否则不紧会扼杀班干部的创造力,还会班干部无形中产生一种压抑感,不利于调动全体同学为班集体献计献策的积极性。
三、学生的自我管理阶段
实行学生的自我管理,是前两个阶段所要达到最终的管理目标。这个阶段,班级的领导核心已经确立并得到巩固,具有较高威信,全班关心集体,热爱集体,勤奋、守纪、互帮互学的班风已经初步形成,这一时期的班级管理要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让全班大多数学生在参加民主的管理的过程中,增强班级主人翁责任感。
在这个阶段,依照学校管理常规和文明班评定标准,结合本班具体情况,制定《检查条例》主要包括1.出勤、2.课堂纪律、3.卫生值日、4.一课两操、5.尊师爱友、6.学习互助、7.好人好事。制定好《管理条例》后,可以在班上设立一个“检查督促岗”,从普通学生中选出,意在使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在管理中得到锻炼,得到成长,在实施过程中,每天派两位同学上岗执勤,时间是一天,执勤同学有检查督促全班同学执行“检查条例”的责任,并记好检查记录,在下午课后活动进行小结,并根据《班级条例》对违规的同学进行处理。执勤同学还有向有关科任教师反映同学的教学建议的责任,如老师讲得快,很多同学没有听懂,要老师讲慢一点。
这个阶段,班主任要再次引导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此基础上对要求学生对自己提出一定的奋斗目标,要求自己全面地发展自己的智力、体力,提高自己的文化道德水平,达到预定的目的,如在学习上的自我管理要求,养成按时作息的学习习惯,做一个守时、惜时的学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改进学习方法,养成预习、复习、及时改正、剖析错误习惯,在生活上的自我管理要求,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会做饭、洗衣、整理自己的房间等,帮助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思想品德上的自我管理要求:热爱班集体,努力为班增光,诚实守信,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中学生。
学生的自我管理是班级管理的最终目标,班主任在这一阶段,工作要做得更细更实,平时要详细地记载全班学生自我管理情况,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个方面进行量化计分,全面考评,定期评比,对自我管理先进者进行鼓励表扬,对那些自我管理不合适者,要帮助其找出差距,分析原因,帮助他们找到实现自我管理达标的方法。
学生自我管理是班级管理的一中新模式,是发挥全班同学的智慧和力量进行的班级自主建设,自主监督,自主评价和自主发展。班级自我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班主任,调动起了全班学生的热情和智慧。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化的复杂过程,因此班主任的任何实践和探索都需要不断修正和完善,以便从中找出规律,进而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我的这些实践还很不够,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培养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初探
时间:2016/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