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语文教学中的美

时间:2016/5/11

是依据美的法则而创造的。
  语文教材中美的东西俯拾皆是,既包含着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美的类型,又有优美、壮美、悲剧美等美感形态。可以说,语文是“集各种美的形态之大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的体系”。那么,如何发挥这些美的因素,使学生感受美、领悟美、焕发生命之美呢?无可置疑,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努力追求美、展现美和创造美。
  一
  关注艺术性,展示形式美
  语文的形式美是指语言、艺术手法和风格的美。语言美主要体现在内容上富有情趣和简洁性,而在形式上具有音乐美和律动感,是和谐、回环和多样的统一。例如,《爱莲说》以“爱”字连缀全文,文句之中或叠音、或双声、或叠韵、或偶句、或奇句、或短句,错落有致,音调和谐,节奏明快。学习语言美,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艺术手法是文学形象生动的美感来源。通过了解文学艺术的美妙之处,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魅力之所在,而且自觉追求语言表达的艺术化。而风格是作家在驾驭体裁、应用语言和描绘形象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特色。有的犀利辛辣,有的浑厚洗练,有的繁丰细致,有的委婉简约……在感受这些风格之中,学生不禁也感悟到了作家的精神和个性之美。如何展示形式美?教师必须关注语文的艺术性,不仅要准确把握语言的明晰性、形象性、趣味性和节奏感,而且要让学生多体会艺术手法传情达意的妙处和作品风格的内在魅力。
  二
  强调形象性,呈现意象美
  文学艺术的美是通过意象来显现的。作家凭借语言文字营造了一个优美悦人的意境,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而学生在感受这些意象美之中加深了对生活和人生的理解,唤起了对生命的珍视和热爱。如郁达夫《故都的秋》,寂寥的秋晨,细密的秋蕊,落寞的秋蝉,冷清的秋雨,萧索的秋树构成一个静谧清寒的意境,表现了生活中那清凄的美感。
  
  注重情感性,表现情愫美
  引导学生由感知形象美到感受情感美,是对文学艺术理解的深入。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中的动情之处,以情传情,以情激情,形成情感共振,进而引导学生体味语文中的情愫美。如,读情感激昂的句子,似惊涛拍岸;读平实抒写的句子,若清风拂面;读爱意情浓的句子,像水般柔情等。另外,精心设计美的意境,造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艺术效果,也可以引导学生“入境动情”。例如,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可以播放一曲舒伯特的《小夜曲》,在和谐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中,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一片充满诗意、朦胧中又浸润着淡淡伤感的月色之中,静静地与作者进行着情感的对话。
  四
  发挥创造性,实现教学美
  教学美是指按照美的规则组织教学过程并在各个方面表现出的美。一方面,它要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显示出简洁、缜密和雅致等内在美学特征;另一方面,要求语文中可呈现的部分显示出形象、生动、丰富和自由的美学品格。因此,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准确理解,对教学规律、手段准确把握,并能进行理性直观操作,即将文字符号赋予直接感知的形式,让其入于眼、闻于耳、感于心、会于意,使学生实现理想与感性、认识与审美的统一。教学中,教师不仅应注意身体姿势、表情、手势和服饰的端正得体,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教学才能和纯熟的教学技巧,使语文教学过程成为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性活动。另外,教师还应拥有教学热情和活力,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不断开拓、不断创新,真正让教学美不胜收。
  语文是求知的殿堂,是美丽的花园。语文老师应该在教与学的动态中不断追求具有美学价值的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引领学生去发现课文中美的精华,去感悟生活中美的真谛,去创造人生中美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