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现代校长怎样“当家”

时间:2016/5/12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学校的核心和灵魂,是学校这个大家庭的当家人。现代校长如何掌好舵、是否会当家、当什么家、怎样当好家?不仅考验着校长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智慧,也关乎学校未来的发展。因此,现代校长“当家”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需要每位校长持久地学习和修炼。
  一、校长要当“思想家”
  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一所学校能走多远,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办学理念及校长的思想高度。可见,校长的办学思想决定着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水平和学校品质及文化,校长的思想境界决定了学校的发展境界。北师大教授肖川说:“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你的思想就是你的处境。”当校长离开一所学校以后,他能留给学校的最大财富不是高耸的大楼,而是对学校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并能产生深远影响的、先进的教育思想。
  校长要当好“思想家”,就要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努力做一名学习型校长、研究型专家。只有学习专业知识、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教育规律,才能升华思想境界。校长有了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清晰的学校发展思路,学校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快速发展。
  卓越的校长是凭借思想来引领学校的发展,谱写壮丽人生的。苏霍姆林斯基就是这样一位学习者和研究者。他身为校长还兼任一个班的班主任,从一年级一直跟到该班学生毕业。经他长时间观察的学生就达3700多人。他还为每位学生写观察记录,以探索各年龄段学生的个性、心理和精神生活等方面的发展规律。苏霍姆林斯基一生撰写了41篇专著、600多篇论文、1000多篇供儿童阅读的童话和小故事。正是因为学习和研究,才使他成为“教育思想的泰斗”。从根本上说,校长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他的学习力、研究力和思想力,这是校长创造力的源泉。
  二、校长要当“指挥家”
  在学校的管理系统中,校长处于领导和决策的核心地位,这就决定了校长要担任决策者与指挥者的角色。由于学校工作头绪多、要求高、面广量大,因此要求校长要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领导、指挥才能,能够统揽全局、高瞻远瞩。如果说一所学校的工作就像一个乐队的大合奏,那么,全体教师和学生就是歌唱者和演奏者,而校长则是这个合奏的“指挥家”。指挥水平决定着演奏效果。
  学校工作纷繁复杂,校长不能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在工作中指挥若定,游刃有余。一是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以凝聚和鼓舞师生:二是制定完整的学校规章制度。约束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三是调动学校中层领导于部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管理和榜样作用;四是创设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以文化来陶冶情操、浸润心灵。校长只有充分整合各种积极因素,才能让全体教职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效能。
  三、校长要当“改革家”
  在新课程背景下,校长不再是“教书匠”,而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倡导者,是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的引路人,是实施新课程的教育改革家。没有改革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改革是学校发展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为此,现代校长要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胸怀。善于学习新理念、发现新问题、接受新事物、拓展新领域、研究新方法,从同步自封的模式中走出来,带领教职员工进行轰轰烈烈的教育教学改革。
  校长要当“改革家”,必须具备创新的勇气、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因为任何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和障碍,校长必须锐意进取、知难而进,敢于攻坚克难。例如,有所学校开展教学改革实验,一开始校长非常有热情。主动参与,全力支持,积极带领大家进行改革实验。一个学期过后,学校的教学质量并没有明显提升。相反有的班级教学成绩还有所下降,于是各种质疑、反对的声音不断出现。校长感到很困惑。也很为难,最后在各种压力面前不得不放弃课改,又重新回到原来的教学模式中。这样的校长在改革中缺乏定力和魄力,没有长远眼光,容易被他人和事物表象所左右,改革很难成功。
  四、校长要当“心理学家”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思维活跃、心理复杂,新思想、新问题层出不穷。由于应试教育及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导致教师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职业倦怠感逐渐增强,一些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也不断增多,给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如果校长不考虑教师的心理需求,不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一味地压制和强迫,一定会引起教职员工反感、抵触,导致事倍功半。因此、校长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师生的心理特点。善于观察师生的情感变化,及时洞察师生的心理需求,当一名掌握师生心理特点的“心理学家”。采用人本化、人文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蹲下身来走进师生的心灵世界,营造温馨、和谐、健康的的人文环境,让师生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真正促进全体师生的和谐发展。
  校长要走出校长室,走进办公室、走进教室、走进校园的每个角落,推心置腹地和教职员工交流,心平气和地与学生对话,读懂他们的表情、体察他们的内心,知道此刻他们在做什么、想什么、希望什么、需要什么。这样,校长就能站在师生的角度,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做师生之所愿,及时化解各种矛盾,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想方设法地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校长要做一位有心的人、用心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的管理艺术就是人心的经营之道。当校长成为师生的“心理按摩师”时,校长的人格魅力就会被充分的彰显和放大,学校就会成为师生精神的家园,教育就成了一种享受和幸福。
  五、校长要当“实千家”
  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若没有以身作则,没有进行创造活动,就无法开展领导。”学校工作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人们常说:“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校长要当“实干家”,首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校长职位不是行政长官,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位优秀的校长会把全部身心献给学校,俯下身来做事,静下心来育人,潜下心来办学,摆脱追名逐利的浮躁心态,忍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受得了辛苦。其次,校长必须要有工作的激情。激情是一个人工作的内驱力,是创造的动力。在激情的推动下,一个人的能力才能发挥到极致。校长工作有激情,才能鼓舞和感染教职员工,激励和带动学生,从而让教职员工工作有激情,学生学习有热情,使学校始终充满勃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正如著名管理学家杰克·韦尔奇在登上通用电气公司总裁宝座时说的那样:“我很有激情。通过我的激情来感染我的团队,让我的团队也有激情,这才是我真正的激情所在。”
  现代校长要当好“思想家”“指挥家”“改革家”“心理学家”“实干家”,其实就是要努力成为一名懂得教育规律、能办教育的教育家,这是校长专业发展和境界提升的最好归宿。陶行知先生说:“国家把整个学校交给你,要你用整个心去做整个的校长。”校长只有用“整个的心”去积累和修炼,才能当好学校这个“大家”的引路人和领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