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负担过重,已经成为教育的一个“顽疾”。沉重的课业负担不但损害了学生健康,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开发、学习能力和兴趣特长的发展,也耗尽了教师的精力和体力。如何化解这一难题,东营市利津县北宋一中从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入手,实行课下“零”书面作业。改革4年来,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引发了学校的内涵发展与创新发展。学校教育从混乱无序的博弈状态顺利突围,逐渐回归到关注人的发展上来。
一是禁止布置课下书面作业。学校明确规定,各年级一律不准布置课下书面作业,不准课下发成套试题,课上完不成的作业不准留在课下做。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具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适当的选做题,实现当堂达标。教师认真批改课堂达标题,从中发现共性问题加强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组织学生监督。老师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的课下书面作业,属于违纪,学生可以不做,可以向校长写投诉信。学校每周进行学生问卷调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二是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一旦彻底取消了课下书面作业,就切断了过去教师教学依赖“题海战术”的“法宝”,创新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效率,就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具体做法是:建立学习小组,落实合作学习任务,运用“单元自主学习指导纲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果,使用“课堂自主学习指导纲要”促进教学环节优化。“单元自主学习指导纲要”是任课教师将一周预习内容以“单元”为板块整合制成一份前置性学习模板,内容具体分为教材分析、知识构建、课程资源、问题展台、学习评价五个板块,引领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对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课堂自主学习指导纲要”则遵循“以学定教”教学法则,整体优化目标定向、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拓展和反馈达标5个环节,保障学生学习内容的当堂达标。“双休日(节假日)生活指导纲要”是学校组织学科组教师,为学生双休日和节假日设计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采用教师推荐菜单和学生自选菜单的方式,做好学生的生活指导。
三是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创新。学校本着“先把常规工作抓牢抓实,创新工作积淀成传统,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再创新”的原则,遵循“扁平化管理与团队式引领、民主管理与制度化保障、人本管理与学术型引领相结合”的管理理念,加强管理与创新。(1)设置自习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校每天为学生设置两节自习课,规定任何老师在自习时间不允许进入教室,真正把自习课还给学生。(2)实行“导师制”。在综合分析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将每班学生平均分成 10个左右的单元合作小组,每个小组一般由4人组成。学校为每个小组配备1名“导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等全方位的教育服务,帮助学生实现真正的自主管理。学校的各种活动与评价,都以合作小组为基本单位实施。(3)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零”作业改革,必须获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学校把家长委员会设立在村文化大院,定期邀请专家到村文化大院为家长讲课,提高农村家长的教育水平,引导他们参与学校管理,支持与理解学校的教学改革与管理。
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高效课堂,离不开一支敬业乐学、善于改革创新的教师队伍。学校打破了过去长期遵循的教师培养模式,相继组建了多种学习型组织,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新鲜土壤。通过“教学改革研究者共同体”,激活教师教学改革的内驱力,催生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风格;通过“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引导农村教师在网络中获得学习资源,促进专业发展;通过“课程研发共同体”,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通过“校际伙伴互助共同体”,为教师寻找外校名师,提供交流互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