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浅谈素质教育下的班级管理

时间:2016/5/17

摘要: 班级是应教育教学的需要而产生的,是现代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管理者,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担负着教育学生,使其健康成长的艰巨任务。
  自山东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来,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被打破,我们在试图找到一条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新途径。
  班级管理是以班集体为基础展开的。通过班级管理,不但要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更要帮助学生进行社会角色学习,获得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一、班主任树立育人意识
  教育学家第惠多斯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
  1.寓德育于班级管理。
  “应试教育”用来要求学生和评价教师与学生的唯一尺度是分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一切向“分”看,忽视了学生德育工作的落实。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寓德育于教学之中的优良传统,寓思想性于科学性之中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不断完善育人的艺术方法应该是班主任终身的追求。
  在班级管理中应面向全体学生,在做到“普遍撒网”的同时,更加努力做到“重点捕鱼”,即“四个关注”:关注犯错误学生、关注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关注性格孤僻的学生、关注早恋的学生。
  魏书生说:“我觉得如果我能为这个世界多教育出一个好人,或者能让某人多一点真善美的品质,那就是一种贡献、一种幸福,就算是不枉此生”。笔者制定了“播种行为,收获命运”的班训,努力在班级中形成诚信、乐观、向上的班风。
  2.创建和谐班级
  (1)促进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成功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我们应该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积极的环境,让学生敢于突破常规,勇于“异想天开”。对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进行帮助和支持,鼓励学生勇于挑战前人、超越前人,提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充分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
  马卡连科说,教师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学生亦是如此。“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
  全面了解班级学生个性心理,夸张性地发挥其优点,有的放矢,针对其缺点开展教育工作,让班主任情感和学生情感交流融合,产生心理共鸣,以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
  (3)理解并乐见学生的发展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优秀的学生固然会努力向更好的方向前进,淘气的学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班主任不仅要承认这部分学生可以进步,而且还要理解他们在进步中出现的反复,我们应该提倡“注重中间,促进优秀,带动后进”。教育后进生也有如治水那样,引导重于防止,疏通重于堵塞。后进生的可塑性很大,应该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多谈心,少说教,逐步诱导他们向正确的健康的方面发展。
  (4)在班级中树立合作意识和榜样意识
  素质教育下,班主任应该是指导者、合作者。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了学生的促进。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强调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
  二、采用平行管理的方式
  1.鼓励和引导学生自治
  班主任要依靠学生管理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有利于减少对立,利于对学生进行责任感的教育,锻炼能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委会是名副其实的“车头”。笔者在班级中大胆实行“班长内阁制”。班委会中的其他成员,都由班长自己挑选,组成自己的内阁。如果当班长不称职的时候,班主任和班级中超半数以上的学生可以随时罢免班长,另选新的班长“组阁”。当班长觉得某成员不称职的时候,班长有权罢免该成员的职务,重新任命新的成员。这样包括班长在内的每个在职的学生干部就都有了压力,丝毫不敢懈怠,始终如一、全心全意地为同学服务。
  同时在班级中还实行岗位责任制:如常务班长责任制、班委会成员责任制、值日班长责任制、物品保管责任制、各种专项任务(思想、学习、纪律、体育卫生方面)承包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明确具体,办事效率明显提高。
  2.注重学生常规养成
  习惯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真正的教育都是养成教育。常规养成的目的是使学生“眼中有人,心中有事”。实行时段责任制,要求每名学生每做一件事,事先安排好时间,减少盲目性,增强计划性。经过长期讨论、实践、修改,在班级中逐渐完善了一日常规、一周常规、一月常规、学期常规和学年常规。这样在班级中就形成了一种“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干;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干”的局面。以此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健康的班级风气。学习、纪律、卫生以及其他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
  三、班主任要精设方法,提升班级凝聚力和班级荣誉感
  现在的青少年朝气蓬勃,渴望独立与自由。班主任应因势利导,鼓励他们的新思维,避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自尊心。所以,平时笔者都与他们共同做课余生活计划,大力支持并参与班级开展一些篮球比赛、歌咏比赛、名曲欣赏等健康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鼓励班级全员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1.通过量化管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2.运用多样的形式,给学生搭建一个舞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心,树立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班主任要用爱心来对待学生,用诚心来打动学生,用热心去帮助学生,用微笑去面对学生,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学生去吸引学生。
  当然,对于班集体的管理,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做法各异,看法也不同。但认为认为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前提下,多给学生一份民主自由,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少给他们一点束缚和枷锁,这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