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工作是每个班主任的基本工作。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心中装着学生
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第一步是熟悉自己的管理对象——学生。班主任对学生情况了解得越深入,越细致,那么在平常的管理上就越是得心应手,越是能有的放失。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包括:家庭情况(是否是留守儿童、父母是否离异)、学生情况(品德、性格、学习成绩、兴趣爱好、优缺点、身体状况)等等方面。越是优秀的班主任,就越是能最先喊出自己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同时头脑中能清晰地浮现出有关学生的所有情况,只有在基础上,班上工作才能有效地开展起来,后进生。转化工作才能针对性地开展。
二、制定合适的班规
在熟悉的情况基础上,班主任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班规,当然,制定前心中一定要有腹案。为了使班规起到应有的作用,在制订时应逐条逐条交由学生讨论,尽量获得大部分同学的同意。特别是一些惩罚条款的制订,更应该得到易犯此条款的大部分学生的肯定,既做到赏罚分明,又要保证赏罚适度。最好在制订班规时让学生对班主任的行为加以规范,这样就树立了一个执行的楷模(班主任首先应带头做好示范作用),让学生无刺可挑,心服口服。
三、严格管理,公平公正
制定了具体的班规,凡事有条可依,行为有了规范,这为管理班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执行才识关键。只有做到公正执行,才能使学生彻底佩服。
凡是学生在班主任那里获得了不工整待遇,班主任的威信必将逐步降低。因此,对于班上发生的所有人和事,都应严格按照条款兑现相应的赏罚,不分男女,不分优劣。特殊情况时,班主任可以身试“法”,然后自己主动承认错误,承担相应的处罚,以树立“人人犯规,人人必罚”的形象,同样可以树立班规的威信。当然也可换为班长违规接受处罚来“杀鸡儆猴”。
四、抓好班干部建设
为了在班上树立典范,必先保证班干部带头作用。班主任应每周抽一空的时间布置,检查上周工作,及时指出班干部工作得失,既有利于班干部的成长,又利于了解班务状况,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对班干部的要求是各负其责,既不干扰,独立工作,在大事上,突发事情上又分工协调,团结一致。使用好了班干部的助手作用,班主任工作量将大幅度减少,做事半功倍。
五、抓好后进生潜力生转化工作
我们都知道,学好难,变坏易。如果班上有几个“刺头儿”。班主任工作将增加无法计数的难度和工作量。因此,班主任必将花费大量的必要的时间去关心潜力生特别是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虽然做转化工作时的方法各有不同,但同样离不开班主任的爱心,耐心和信心。为有效的开展此项工作,最好是用专门的笔记来记录此类学生的特点,家庭情况,表现情况,以及各段时间表现变化情况,思想波动,并且每周或每天定期谈话了解学生的需要。只有做到多接触,多关心,多了解,多包容,多教导,学生才会从原来的恶习中解脱出来,逐步改正,逐步进步。其实,班主任的成就感也多从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获得。
当然,在转化潜力生过程中,和家庭的了解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家长,教师。学生,社会一起努力,教育工作才能更有效,更真实,更持久。
六、提高自身修养。钻研管理艺术
任何工作都是没有止境的,作为教育工作的班主任学习也要坚持修身。班主任做为教育者,被模仿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修养,随时规范自身德行,努力做到维护社会公德,随时树立行为表率,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这样,不用过多说教,就能起到“和风细雨,滋润万物”,不令而从的作用。为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班主任还应多向其他先进班主任学习工作经验,这样既能开拓视野,也能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浅谈如何进行班级管理
时间:2016/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