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两亿多名在校学生,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社会群体。由于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排除,安全教育不到位,大大小小的学生伤害事故每天都在发生。为减少、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防范胜于救灾,安全重于泰山。因此,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中学教育的目的之一,也是每个物理教师的神圣职责。
在讲解惯性现象时,通过讲述行驶中的汽车和自行车刹车时,由于惯性不能立即停下来,即使紧急刹车,也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因此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为了避免由于来不及刹车而造成交通事故,交通部门对机动车辆的时速进行了限制,教育学生骑车要中速行驶。
在讲解杠杆平衡时,把楼梯栏杆作为杠杆来讲解,当发生拥挤或用力过大时,会破坏栏杆的平衡,容易使栏杆变形或折断,导致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通过讲解,教育学生下课后,不要拥挤,不要多人用力推栏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在讲解电路发生短路时电路中电阻很小,电流很大,超过电路中充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这样就容易引起火灾。用1994年12月8日发生在新疆克拉马依的一场大火酿成的悲剧教育学生在连接、检修电路时,需要正确操作,避免短路现象发生。
在讲解安全用电常识时,讲述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30MA时,会使人感到剧痛甚至神经麻痹,呼吸困难,有生命危险,电流超过100MA时,只要很短时间就可以使人呼吸窒息,心跳停止而死亡这一知识时,教育学生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用手误触各种带电体的裸露处,不用湿手接触电器开关,不在电线上晾晒衣物等。
在讲解光的反射时,讲述司机夜晚开车时不开灯的原因是如果开灯,车内的物体就在司机前的挡风玻璃上成像,如若把“像”当成是车前的物体,就会看不清车前的路,那么就会造成交通事故。为保证行车安全,因此汽车在夜间行驶,车内不允许开灯。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运用具体事例,渗透安全教育,使学生既深刻理解了物理知识,又加强了自我防范,规范了学生的日常行为,培养了安全意识,有效避免了伤害事故的发生,收到了既教书又育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