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风是班集体在生活、学习中所形成的一种风气,是班级集体成员共同具有的思想行为作风,也是班级工作好坏的表现,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影响着班级。马卡连柯提出,良好的班风应该是朝气蓬勃的,有随时行动的准备。每一个学生在集体中都应该感到自己是自由的,受到保护的。良好的班风对班级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和道德行为,有助于学生形成强烈的成功动机,激发求知欲,形成合理竞争与合作的态度和方式。良好的班风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愉快,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生活,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良好班风不会自发形成,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班主任精心建设。良好班风的形成,需要采用有效的方式和一定的时间。那么,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班风呢?
一、要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
车尔尼雪夫司基曾说过:“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可见,教师言行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班主任教师言行更是学生模仿的对象。一个班几十个学生,他们的情绪、气质、意志、兴趣和爱好不尽相同。如果每个人都我行我素,各行其是,班集体岂不成了一盘散沙?遇到这样的班级,班主任老师如能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并以自身的言行来感染学生,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就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学生就会亲近班主任。这样,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师与生之间就会架起情感沟通、交流和理解的桥梁,就会建立起良好的情感基石,为教师顺利地开展班级工作提供方便和成功的条件。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教师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决定着班风建设的顺利与否。只有建立了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才会有感召力,学生才乐意和班主任推心置腹地谈思想、学习、生活,心就会往一块儿想,劲就会往一处使,形成一个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集体。
二、要培养一支优良的班干部队伍
一个好的班集体,必须有一批积极分子,并由他们组成班集体的核心,团结和带领全班同学前进。因此,班主任要在各项工作和活动中留心发现积极分子,选择那些品学兼优,关心班集体,能起模范带头作用,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并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形成集体核心,这样,他们的精神风貌和行为风尚便成为班级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追求、进而演变成一种潮流,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气。对班干部、积极分子不能只是使用,而且要教育培养他们,关心他们的学习、思想和工作负担,教育他们对工作严肃认真,勤勤恳恳,毫不马虎;教育他们对自己,无论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都要严格要求,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教育他们要团结同学,关心同学,帮助同学,随时注意了解同学们的愿望、要求和困难,遇事多和同学商量,注意广泛听取意见。在工作中注意培养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帮助他们开展工作,指导工作方法,支持他们工作,维护他们的威信,对他们工作中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又要严格要求他们,不掩饰他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当然,学生是班级的主体,班级管理也理应让学生自主参与,使班级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管,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增强了责任感。
三、提出班级目标,组织集体活动,让每个学生为目标而努力
目标是指行为要达到的目的,又是引起需要、激发动机的外部条件刺激,目标规定方向,能刺激大家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行动。如果班级集体没有共同的目标,就会失去动力,就会涣散。培养良好的班风,必须紧扣目标。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是培养良好班风的基础,而良好的班风又是实现奋斗目标的保证,所以班集体建设应该紧扣总目标,培养树立具有本班特色的优良班风。教室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场所,是开展班级活动,获取各种思想的主阵地。积极和谐的教室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个性发展具有积极的暗示作用。班集体活动是学生个体为实现与个人目标一致的共同目标而参加的共同活动。活动本身有着极强的目的性,它是加速良好班风的形成,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途径。集体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特长得以展示,使他们的表现欲望得以满足。同时也为学生架起了桥梁,使他们由相识到相知、相容、相助。实践表明,有益的活动,会让人内在的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创造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四、明确班风标准,细化为班规班纪,定期进行班级评价,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优良的班风必须在严格要求和训练中培养,要在训练培养中把严格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和全班的统一意志。班规班纪对于一个班级来说是很必要的,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必须制订相应班规班纪。根据班级具体情况,组织全班学生对“什么是班风,为什么一个班必须具备良好的班风,我们班应确立怎样的班风,以及怎样实现班级的奋斗目标”等问题开展讨论, 使学生深刻认识班风的含义、重要性, 在统一和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启发和诱导学生确立班风标准。班风标准确立后, 还要将班风标准分解为具体的班规班纪,让学生明确哪些事该做, 哪些事不该做,将班规班纪逐步提出,逐步实施。要求全班的学生处处严格遵守, 不允许有任何的违反行为。规章制度制定起来容易,但关键在于执行。为了保证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实效性和持久性,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一开始,每天都要对班里遵守和落实的情况进行讲评,并坚持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的制度。班主任在教育、教学、生活等方面,根据是非标准和班规进行褒贬,该肯定的就肯定,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该否定的就否定,并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教育,在全班形成一种能够扶持正气、制止错误思想、阻止不道德现象的集体舆论。这种集体舆论不是班主任的单向灌输,而是建立在全班占压倒多数的正确认识与言论基础上,具有同一性、扶正性和对全班成员都有感染力和道德上的约束力。在扶正压邪、奖善罚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从而使良好的班风形成并得到巩固和发展。
略谈如何建立良好的班风
时间:2016/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