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浅谈中学班级管理

时间:2016/5/23

摘要:

中学班级管理是中学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实现中学学校教育目标,完 成育人任务,起着极其重要作用。而班主任是学校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联系班级各科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社会的桥梁,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在班级管理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我们作为中学班主任只有深入地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中学生),才能更好地开导、教育和帮助他们健康成长。针对中学生正处于从少年期向青年期的发展阶段,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过渡时期,其生理和心理处于急剧变化的状态,心理特点很不稳定,具有简单幼稚和半成熟的特点和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高峰,自尊心迅速增强,他们要求得到教师的尊重,同学的敬佩,知识水平有限,判断能力不强,对自己的评价缺乏全面性和客观性,成人感的增强,他们不仅想与同龄人交往,而且也想与成年人交往,与教师、父母平等相处的心理现状,我们既不能采取“惟我独尊”的压制方法,也不能过分地相信他们的独立能力,而应加以正确的指导。

一、给学生适度的自由空间。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他们要求严格,在学校老师时刻高度关注他们的成绩和纪律,对他们管制严格,在这样的反复下,学生的心理承受会有所削弱。到进入中学以后,他们开始迫切地要求享有独立的权利,将父母曾给予的生活上的关照及情感上的爱抚视为获得独立的障碍,将教师及社会其他成员的指导和教诲也看成是对自身发展的束缚,开始产生逆反心理。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给学生适度的自由空间。对那些成绩薄弱,品行稍差的学生,如果对他们要求高、管制严,那么我们天天可以看到他们的错误,他们也天天会受到批评,一直下去,他们就会厌学,甚至与班级为敌,我们要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给他们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为班上做事的同时,发现自己其实能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心态就会变得积极乐观起来。当他们犯较小的错误时,班主任可以先记账,不马上批评他,给他改正的机会,当他犯较大错误时,找他当独谈话,指出他以前犯的错误,让他知道班主任对他的行动是了解的,之所以前面没批评他,是尊重他,渴望他进步。

二、 尊重学生的人格。
  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最高奖励莫过于对他的尊重、肯定和信任。
中学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变化的高峰。是人生中最富于变化的,最不稳定的时期。学生此时尚未完全形成很强的自我意识,非常在乎他人,尤其是教师对他们的看法。此时教师的态度极为重要,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对学生的缺点与不足缺乏耐心,不分场合地挖苦嘲讽,乃至打骂体罚,都会使学生受到极大的心理伤害,甚至导致自尊心与自信心的完全崩溃。苏格拉底说过:“人有了人格的自尊,必不甘堕为禽兽,而品格也必然提高。”所以,保护、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必须记取的。

三、理解学生的需要  

在社会日益发展,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学生的需要是丰富多彩的,有正当的健康的需要,也有不正当的不健康的需要。学生的种种需要如同一股洪流,堵是堵不住的,也不应当堵,但如果放任自流,就会泛滥成灾的。如果善于疏导,情感可以滋润心田。
因此教师应把握时代的特征,应主动消除因“代沟”而产生的理解偏差,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研究中学生的各种需要,想方设法因势利导,适当满足学生的需要,特别他们不正当的一健康的需要应加以控制,积极引导,让他们感到志在千里教师理解他们,从而理解教师地,服从管理,以利于实现教育的目的。对中学生中最令班主任头痛的早恋问题,更应本着理解学生的原则,积极引导,谨慎处理。
我所教的学生中有一个女生,初一学习思想稳定,成绩上佳。但到了初二上学期,上课心不在焉,作业马马虎虎,成绩急剧下降。经过了解,她正和外班一个男生交往过密,陷入情感的泥潭中难以自拔。问题的症结找到了,接下去的事情就好办了,一个周末的下午,我让他来我的办公室,直截了当地对他说:“首先祝贺你长大了。我不认为对异性同学有好感是不光彩的;相反,这正证明你长大了,正在走向成熟。”在谈话过程中,我以真诚打消了她的顾虑,她慢慢地打开了她的心扉。谈话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的时候,对异性有好感是正常的,但不能任其发展,不该开花的时候开花,不该结果的时候结果,是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的。希望她把这份感情珍藏起来,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用知识来充实自己。这以后,这位同学上课专心了,成绩也渐渐回升。

四、 以师爱激励学生进步。
  师爱是一种以自教师内心的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待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学生感情到这种爱以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但是据国家相关机构对我国中小学师生关系的调查显示:48.99%的教师“很爱”学生,而感受到这份“爱”的学生仅有5.61%。导致这种巨大反差的原因大概有二:一是学生的感受能力差;二是教师爱的方式不当。我们过多地偏爱了那些所谓尖子生,对学生也爱得过于严厉了,爱之深,责之切啊!我认为,我们班主任不妨来个“严”而不“厉”,古语说“严师出高徒”,但严厉往往意味着教师态度的强硬、武断甚至偏执、粗暴,严厉会使学生对教师敬而畏之,敬而远之。久而久之,依赖性、神经质、敌意这些不良心理会从这种重压下产生。因此,教师对学生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严格的,而不是严厉的。同时,何不来点“反向偏爱”呢?教师应给那些不太优秀,但更需关爱的学生倾注更多的爱。
在师生感情沟通、交融的前提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并能在初一入学(定位阶段),初二下学期(成型阶段)和初三下学期(冲刺阶段)这几个关键阶段加强管理,一个好的班集体就会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五、管理反思。

在中学班级管理中,我还有重课堂活动管理,轻课外活动管理的缺点,还容易受旧思想观念的影响,对当前中学生心理特点的认识还不够,还需要学习和充分采用以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理论为指导的科学性管理方法。
总之,中学班级管理科学化是指遵循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中学班级管理运行的客观规律,采用科学方法,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一是要有全面育人观、教书育人观、管理育人观、学生主体观、系统分层管理观等;二是采取民主和科学相统一的决策,克服单纯按个人意志,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具有统一、高效、精干的班委组织体系和建立起运行合理、稳定灵活、切合实际的班纪班规。努力改变自我,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