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师,每当学生犯错后,我们总是会想办法惩罚,好让学生记住自己的过错。但是现在的初中生已经跟我们认识了解当中的不一样了,他们家庭特殊,所以性格方面都很有特点,他们个性张扬,所以他们不会乖乖的认罚,也不会因为一次两次的惩罚就变得听话。甚至有些惩罚把学生逼急了还会让他们失去理智,甚至与老师起冲突。而作为班主任,是接触学生最频繁,也是面对学生的错误最多的人,而阳光的学生又是小错不断,大错偶犯。而我个人认为教师以罚代管,只能说明管理不得法,管理不到位,或者确切地说是管理的无能。要让服从管理的人心服而不是口服,压而不服等于无用。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能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如何做到学生自我管理一直是我在研究的课题。
一、“首违免罚”“宽容”学生
我这里所指的在管理上宽容学生,而不是纵容。是培养学生的宽容之心,使学生从老师那里学会对待他人的处事态度和方法。记得在一篇文章中看过这样一段话: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共同克服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就不会出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成为对立的状况。而应当是同行者,利益共得的受益者。由此我想到,似乎这个完全可以运用到德育管理中去。不妨按 “首违免罚”去管理学生,这样好就好在“免罚”有利于和谐。从强硬的体罚到批评教育式的引导,体现的是人性的管理方式,这样的管理也自然会慢慢消除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对立。所以在平时的教育中我采取的就是“首违免罚”。一般每个学生第一次犯的错误我都会原谅,并予以适当的批评教育,但是不会去惩罚。其实学生在犯错后多半都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但是他们叛逆的性格和强烈的尊严使得他们不愿意去承认错误,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再加以惩罚逼迫他们认错的话,只会适得其反。因此,这个时候学生都会认为班主任很宽容大度,而他们心里通常都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是如果他们第二次再犯同样的错误,我在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会让他们自己去选择惩罚方式,而这样的惩罚则是他们心甘情愿承受的了。
例如班级的小脚裤问题,这个问题是阳光初中学生的通病,而且学生对于老师管理这个问题基本都很反感。而我不是一次发现就勒令他们一定以后不能穿,而是让他们先跟我签个协议,协议里面讲明从今以后不穿小脚裤,一旦有穿就立刻没收。这样,学生明白我是给了他们第一次机会,但是一旦有学生犯第二次的时候,他们会甘愿的让我没收。
二、建立健全的班级管理机构
既然要让学生自管,那就必须有自管的机构——班委会。在平时,我会利用一切契机向同学表明班委的权利和地位,同时不断的培养班委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而且,尽量不要什么事情的亲力亲为,尽量都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不需要担心他们完成不了,一旦把任务交给他们了,他们自然会想办法去完成。即使完成的不好,这也是他们积累经验的好机会。
例如我班上的劳动委员。以前让他督促值日生做卫生,他总是不好意思,同学也都不太听他的,而他一发现做得不好,就会自己去做。因为这个我在班级当着所有同学的面告诉他,以后不需要自己亲自去做,做的不好的值日生就要甘愿接受惩罚,同时私下也教他怎样去做好劳动委员。现在我班级的卫生包括大扫除,都不需要我去操心,他都会很好的完成。而现在我的班级的日常事务都由班长去统一部署,学生自主完成,而一旦有学生触犯班规,也会由班长按班规处罚,学生们也会甘愿接受。
三、用爱去让学生自愿接受要求
几乎所有的教育家都倡导一点,那就是用爱去教育学生。这一点我们都深有体会,如果我们切实的感受到这个人是真心爱自己,关心自己的话,那么这个人所说的每一句话我们都会很开心的去接受。我个人认为,学生对于老师也应该是这样。如果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的爱,那么无论老师提出怎样的要求做出怎样的惩罚,他们也会甘愿的去接受的。
在平时,我力求做到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们,包括给他们剪指甲,缝补裤子,及时给他们拿药吃,等等。这些对于阳光的学生来说是他们的父母亲都很少做的事情。因此,他们会切实的感受到我对他们的爱和关心。自然在他们心目中我也是一个好班主任,对他们很好的班主任,这样我提出的要求他们会心甘情愿的去接受。
因此用教育的理念来加强对班级的管理,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人心就会和谐。相反,人心不和谐,就不是小乱,有可能是大乱
我们不妨让他们自己管理,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自己的管理能力,又使得班级管理紧张而有秩序,这才是班级管理的硬功夫!让学生管理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亮丽风景,学校就更添一份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