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做好教学反思

时间:2016/5/26

新课程改革是知识经济剧烈竞争下的产物,它的重要特点是既体现学生的主体又注重学生的未来发展。它强调要让学生在构建“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合。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我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学生构建知识与技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中,必然要求教师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而教师专业离不开三个要素,即专业引领、同伴引领、自我引领,三者缺一不可。专业引领即教师所应具有的专业知识,是前提;同伴引领是协作精神的体现,是相互提高的过程;自我引领即自我反思,是自我提高的过程。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为化学教师创造性的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机会,在课程改革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这也就意味着教学反思对教师的教学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曾经总结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这也体现出教学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性。

所谓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过程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其实质就是理解和实践的对话。但教学反思并不是简单的回顾,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总结成功的经验,具有研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