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浅谈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严与宽

时间:2016/5/27

经常听到这样一些话:“某某老师很严”、“某某老师抓得严”、“某某老师管得严”。可见,“严”在班级管理中的确有不同凡响的作用,严是一种导向,严是一种方式。  

通过几年来的工作,我体会到单是严或一味地严不一定就能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严中有宽,宽中有严,两者密切地结合,相互渗透,有机地统一,在班级管理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绝大多数班主任老师都倡导“严”,无严无以成班。“严字当头”,“严师出高徒”,是这类管理的理论基础。在管理工作上严,固然重要;但是,一味地严,实行“计划经济”,统得过死,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有的老师喜欢“宽”,无非想以自己的宽容来感化学生,赢得学生,以求得提高班级管理质量的效果;但是,如果没有严格的管理为基础,加以适当的约束,长此以往,恐怕这样的“宽容”要导致学生的放任自流,甚至会将班级管理引入一盘散沙的危险境地。  

要做到两者密切结合,相互渗透和有机统一,首先应弄明白“严”与“宽”的内涵。我认为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严”应是:工作计划的严密,班级纪律的严明、严整,处理违纪学生严肃,对自己和学生要求的严格,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严防。而“宽”则是:班级管理氛围宽松,对违纪学生本人宽厚、宽容,制定学生的进步目标宽泛,给予学生的活动、思维时空宽宏。其次,在班级管理中还要做到洞察秋毫、区别对待和对症下药,以突出工作的实效,提高管理的档次和质量。  

“不依规矩,不能成方圆”。班级管理中的“规矩”从何而来呢! 它来自科学、合理的管理和严密的工作计划。严密的工作计划是具体的,符合学校和班级管理实际的。具体到工作的方式、方法,具体到工作的层面、范畴,具体到工作的形势、场所。具体到每个学期的工作思路和方向,每个月的工作设想和目标,每个星期的工作任务和要求,甚至在一些非常时期(根据本校和本班的工作实际而定,不可一概而论)的每一天的工作安排和落实。但是,如果没有一个相对宽松的管理氛围,不发动学生参与管理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新性,学生仅是管理的对象,被动地接受管理而没有一点自主权,没有一点自己所拥有的时间和空间,没有一个发表自己见地的机会和场所。那么,计划得越是严密,学生越是会产生丧失自由的感觉;管理工作进行得越是紧锣密鼓,学生就越发产生逆反心理,不去认可和接受,管理也就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如是以来,质量从何而来!档次又如何提高。  

如何在班级管理中贯彻“严”、体现“严”呢?班级纪律严明、严整,这是进行班级管理的凭借和依托。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班级如果没有科学的,符合学校和班级实际的,可操作性较强的纪律和班规,而侈谈管理的话,恐怕是子虚乌有,痴人说梦。  

没有纪律和班规,难以规范、约束学生;没有纪律和班规,无法评定、衡量学生;没有纪律和班规,无以体现管理中的民主与法治;更重要的是,根本不可能将各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而求得管理质量提高的绩效。宽广的江面,江水滔滔奔涌前进,正是由于堤岸的保障和约束。  

严肃处理违纪学生,这是每一个班主任老师都经常做的,也是应该做的。否则一个班级就不会有坚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学生的心目中也不会有真善美、假恶丑的标准。但是,这不应该是工作的终点,不应该以此为满足,更应给违纪学生留有自新向上的空间;帮助他(她)分析违纪的主、客观因素,尊重他( 她)的人格和尊严,寻找他" 她 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 她#以此为前车之鉴重新开始而不是一厥不振、消沉颓废。对违纪学生本人宽容、宽厚的道理就在于此,管理本身的功用和本质特征也正体现于此。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班级管理中的身教至关重要,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老师要首先做到,要求学生做好的,班主任老师要首先做好,乃至更好。班主任老师完美的人格魅力是敦促学生进步的无声语言,是推动学生进取的源源动力。班主任老师不仅是管理者,更重要的应是管理的尺度和标杆。这样,班主任老师教育、管理的思想,引导的措施才会真正落到实处。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才能有理有据,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学生才会“信其道”、“亲其师”。当然,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也不应是“一刀切”,更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这就要求做到:制定学生的进步目标要宽泛。  

首先从时间上讲,不要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要允许学生对这一目标进行应有的认识和思索,给予学生一个相对宽松的展开行动的时间段限。其次,学生所要实现的目标不应是唯一的。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目标和要求,无论学生在哪一方面的进步,都应成为学生自身的亮点和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进步和新的开端。第三,班主任老师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指导、帮助学生实现所制定的进步目标,尽可能地为学生的进步提供凭借、条件,即班主任老师是学生在各方面进步的阶梯和桥梁。这样,班主任老师通过自己特殊的管理,不仅给予了学生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激发了  
学生追求成功、进步的豪情和动力,管理的目的随之也就达到了。  

21世纪的教育是创新教育。如果班主任老师将学生的活动、思维时空仅仅局限于教室和宿舍,仅仅局限于书本和作业,仅仅局限于题海和分数,而没有一个宽宏的、让学生来展现自我的舞台,如此以来,班级管理也不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和提高,学生求知的渴望和创新的精神将被扼杀。从素质教育的本质、目的出发,予以学生宽宏的活动、思维空间,让他$ 她% 们自我发展、主动发展;多方面培养兴趣,通过书本和各种实践活动多层面猎取知识;学有所长,心有所向;减轻对分数的恐惧和对考试的压力,轻松地来面对学习和生活”是减少这样或那样的一些不必要的问题与麻烦,提高班级管理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从心理学的理论上讲,人的大脑功能区域是多样的,每个区域的兴奋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忽略了管理对象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而一味强调管理、管理再管理,岂不有点空中楼阁的味道? 同时,对于学生因年龄的增长而带来的复杂心理,班主任老师也不可掉以轻心,要给予及时得当地宽解、宽慰,使得他$ 她% 们能够解下包袱,轻装上阵,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学习充满信心,微笑地面对人生。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科学,是一门艺术,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那么科学体现在何处,艺术又表现在何处呢? 笔者认为,科学性主要体现于: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前瞻和预见,班级管理中的突破和创新。艺术性则体现于“殊途同归”而圆满成功。班级管理的对象多变无常,管理中的工作琐粹复杂,可供采取、选择的工作形式、方法繁多。在这样一个“乱世”之中,如果没有一定的前瞻和预见,没有一定的选择和梳理,势必要穷于应付,“处处救火”。因此,管理中一定要有一种超前意识,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防火于未燃”。通过对工作的缜密梳理和细心体察,将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于萌芽之中,这样即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展,又避免了不必要的工作浪费;当然也就提高了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做到了有的放矢殊途同归,也就彻底地摆脱了马不停蹄疲于应付的被动局面。  

有人说:只有爱才能让世界存在。在班级管理中,也只有爱才能推动管理工作,提高管理质量。是教师的一颗爱心将“严”与“宽”在管理工作中密切地结合,有机地统一起来;是教师的一颗爱心将工作做得细致有序、杂而不乱;是教师的一颗爱心填充了心灵的虚无、抹去了灵魂的苍白。这是一条贯穿于班级管理的永恒主线,是一条无形的主线,更是一条提高管理质量的生命线。没有了爱,教育将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