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它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也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大胆采用“虚拟班级”的辅助管理办法,主要从网络辅助班级管理的可行性和具体的管理措施,及网络为学生、家长与教师搭建了相互沟通的平台几方面进行论述,利用网络来为班级管理工作搭建一座“联结你、我、他”的桥梁。
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比较繁杂,同时由于当今社会的信息高速化,对学生的管理难度加大,很多做班主任的都有“现在的学生怎么了?怎么这么不听话”的体会,殊不知,现在学生实际上“懂”的东西是很多的,他们的“成人感”很强,单纯用“说教”或惩罚办法对待他们是很难奏效的,因此,我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大胆采用“虚拟班级”的辅助管理办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下面,就班级管理工作,谈谈我的一些体会,与各位同仁做个探讨。
一、网络辅助班级管理的可行性
网络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也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已经成为学生学习和娱乐的一部分,一位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教学手段,对信息和网络积极认同,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管理、运用,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效果。
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让学生们在网络环境下,走进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时空,积极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发挥其主体作用,并在管理过程中学会自我管理,培养其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我所带的班级学生,家庭条件都比较好,大多数家庭都装了宽带,上了互联网,学生及家长都能比较熟练地操作计算机,使用网络搜集资料和进行交流等。
我是一名数学教师,在计算机网络方面比较擅长,所以一接这个班我就开始尝试将网络应用于自己的班级管理之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总结与反思。感觉网络为我们的班级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班级主页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
班级主页是实现网络化班级管理的阵地,是虚拟化的班级新舞台,可以建立完善的富有吸引力的班级主页,提供一个虚拟的班级管理的网络化环境。
人有一种最为基本的欲望就是渴望表现,渴望被别人欣赏,初中生这种欲望更为强烈。班级主页正好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
班级网页制作小组的成员,是从班内计算机较好、文学素养较高、有美术特长,以及设计规划能力强的一些同学中选拔出来的,他们各负其责,积极性很高。在班级网页中,设置了“班级相册”,在极具个性的照片下,用精辟的语言把每个学生的特点展示出来。在“班级管理”里面有我们班的班徽、班规、班级警言。
在整个资料搜集、网页设计以及网页制作过程中,凝结着每个参与者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特长,让每个人都收获了自信和成功,在活动中领悟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我利用摄相机将学生的一些学习、生活等生活片段照下来,放到班级主页上;还将运动会上学生努力拼搏的场面摄下来,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这个平台上尽可能地展现自己优秀的一面,使他们拥有被别人欣赏的资本。以此在班上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班级网页制作小组的成员总是及时将班级最新动态、学生的优秀表现放到网上,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要采用的是照片、稿件等形式。好的表现上网,差的表现也要上网。例如:学生课间操不认真做,反复教育不见效,于是我用摄相机把学生的做操情况拍下来,放到了班级网页上,当学生看见自己做操时难看的样子,感觉很不好意思,再做操时能够规规矩矩的认真去做了。
班级主页除了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风采以外,也是家长了解班级管理工作和学生学习状况的最便捷途径。我们的班级主页放到了网上,家长们可以随时浏览,及时了解我们班的各种情况,了解自己孩子的在校表现。
三、网络为学生、家长与教师搭建了相互沟通的平台
1、利用“班级论坛”让每一位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在我们的班级主页上设置了一个“班级论坛”,我结合班级学生情况随时设定讨论的若干话题,例如:你是如何使用利是钱的;如何正确看待男女生之间的交往;过节了,贺卡该不该送?等,我们师生通过网络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交流和互动,学生在“班级论坛”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大家一起讨论。“班级论坛”使班主任工作与学生的个性意识互动,创造性地营造班级文化,塑造班级形象,以此来促进班级建设和学生的成长。
“班级论坛”是一个同学间相互交流的平台,同学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自由,缓解了心理的闭锁性,拓宽了交往面,加深了同学间的了解,在班内形成健康向上的班级舆论,班集体的教育功能得到一定的发挥,有利于学生在网络交往中正确认识自己、他人和班级,增强班级凝聚力和认同感,对于形成我们班良好班级文化氛围、促进班级面貌改变起了积极的作用。
2、利用“班级博客”增加班级管理工作的透明度
现在网上比较流行的是博客,Blog技术不仅带来记录的便利,而且增加了班级管理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班主任对班级一些事情的看法应该让学生看到,并且得到来自学生的反馈。采用博客日志,能为班级建设长期积累数字化资料、数据和素材,加上方便跟踪和检索,对于实现科学化的自主管理是十分有效的。
我将自己日常工作中的一些感悟、教育心得、教育活动等书写出来,放到班级博客上,学生浏览后有什么想法可以留言,发表自己的见解,或对班级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家长也经常浏览我们的“班级博客”并对我的工作提出宝贵而中肯的意见。例如:案例《卖米》、《疯娘》等文章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关注,纷纷给我留言。
3、利用“班级QQ群”实现随时与学生在线联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上网聊天已成为学生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充分挖掘和发挥互联网的德育功能,利用互联网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自由快捷的功能特点,可以加强与学生的心灵沟通、情感交流,也可以加强与家长的及时沟通。
我统计了一下我们班学生上QQ的人数,大约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为此,我创建了我们八年5班的QQ群,周六周日全天打开自己的QQ,随时与学生和家长取得联系。学生们可以及时将自己对班级工作的建议或他们当天碰到的难题,在QQ上发表出来。在聊天中,我发现平时在班里不爱说话的学生在QQ上思维表现得很活跃,表达也很清晰准确,于是我就适时地鼓励他们在学校也要大胆表现自己,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有些学生将自己心里的小秘密或同学之间不为人知的事情告诉我,使我对班级情况了如指掌,做起工作来更加得心应手。
有些家长和孩子一起加入到聊天当中,询问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请教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我总是及时将学生一些好的表现告诉家长,对于表现不尽如意的地方,及时提出忠告,并给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解决了班主任进行传统家访的时间矛盾,实现了随时在线家访。
QQ给了我和学生以及家长情感交流的最大空间,在这里我能用朋友的身份和学生及家长激扬文字,探讨人生。这样的交流不再有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不再有学生面对老师时的心有余悸,也不再有家长因自己孩子成绩不好而直面老师的尴尬。从学校到家庭,从老师到学生,“亲其师”就会“信其道”,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对学生的言行具有了更大的影响力,更多的约束力,起到了“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效果。
4、利用“电子邮件”传递师生间的祝福
对于一些比较隐秘的,不好在QQ上发表的东西,我就与学生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相互联系。我一接班,就把学生们的生日统计上来,当每个学生生日来到,我会发去一张精美的电子贺卡送去老师的衷心祝福;当学生生病请假在家时,我会发去真诚的问候,祝愿她早日康复,回到集体中来;当学生被评为校三好生和优秀团员时,我会发去一封祝贺信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当学生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时,我会给他谆谆教诲,鼓励他“浪子回头金不换”。在我给学生送去问候的同时,我也经常收到来自学生的祝福,每一次看着学生一声声真诚的问候,都令我心存感动。这种形式加深了我们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四、网络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的强大后台
网络以其丰富的资源成为学生学习的强大后盾。但是网上资源良莠不齐,学生辨别能力又不强。这就要求家长和老师相互合作,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与游戏的关系,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使学生更有兴趣,更便捷,更有效地投入到自主学习活动之中。
我经常让学生在网上搜索一些资料,比如:为板报、主题班会以及教学查找资料。我们班每天利用班会课前10分钟演讲一些富有哲理性、励志性的故事,很多学生都是在网上搜索的,从中挑选出最精彩的故事和同学们分享。
我为学生推荐了一些比较好的免费学科网站,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可以随时到网上寻找问题的答案,也可以在网上做些复习和预习工作。
学生们自身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光靠班主任做工作是有限的,我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给他们以不同的建议,让他们自己去网上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然后跟我谈出自己的学习体会,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比如:我经常让学生在网上去搜索一些有关学法指导、应考技巧、心理咨询辅导、青春期教育等方面的资料,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
班级实践管理和网络化虚拟班级管理就像两条方向不同的直线,它们的交会点在班级的凝聚力上。教学实际中的许多困惑、遗憾、困难,都会从网络化虚拟班级管理中得到解决,老师工作中的许多想法,在学校教育中不易实现的,利用网络化虚拟班级得到了解决,弥补了实际工作中的许多缺憾。学生与老师的心拉近了,家长与老师的心沟通了。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三结合教育得到最大限度的完善,形成了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使得班主任工作能够驾轻就熟,游刃有余,极大的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成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或许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班级管理工作,会有一种不同的认识和体会。我们身处网络社会,何不因势利导,利用网络来为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搭建一座“联结你、我、他”的桥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