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班主任工作就是带领全班学生,将学生个体行为融入班级集体行为,产生并升华为集体意志,建立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为了使学生们形成较强的道德感和荣誉感,使他们的爱心更经常的表现出来,我结合班级各个阶段的实际,有计划有目的地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问题,经过长期的实践,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主任工作就是带领全班学生,将学生个体行为融入班级集体行为,产生并升华为集体意志,建立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为了使学生们形成较强的道德感和荣誉感,使他们的爱心更经常的表现出来,我结合班级各个阶段的实际,有计划有目的地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问题,经过长期的实践,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全体师生自班级成立之初就同心同德,共同努力,解决了一个个问题,到目前为止,基本实现了预定的目标。现在回顾起来,自2005年9月以来,我们主要围绕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做了以下几件事:
一,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指教室环境建设。它是班级精神文化的体现,也是师生只见,生生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是班级舆论导向的载体。
心理学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客观现实对人的心理产生的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集体,学校的感情。另外,优美的教室与环境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所以,凡是环境整洁干净、布置得体的教室,其师生荣誉感都比较强,班级的凝聚力都比较大。
所以,我班的班级文化建设首先抓的是教室的环境布置。例如:每学期开学第一天,我就让全班同学把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认真的清扫一遍,使学生心情愉快的进入新学期的生活。又如将班训“拼三个春夏秋冬,博一生无怨无悔”做成条幅贴在后墙上。在教室的左右面墙壁的空白处悬挂着各种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的名言名句——如“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是一种创造;细节是一种修养;“辍学如磨刀之石头,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等。在教室后面的墙壁上挂着同学们获得的各种奖状。如“优秀班集体”“爱心班集体”“学雷锋先进集体”及“大兴区优秀团支部”等。在奖状下方的黑板上布置着同学们精心设计的板报,内容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所有相关标志,如“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奥运志愿者标志”“奥运文化标志”“奥运环境保护标志”等,并配有标志的解说,以帮助同学们了解2008北京奥运会的相关知识。在临近高考还有百天之际,我又让学生中善于书法的同学将“2007年全国高校录取分数线”及“高考誓词”写下来粘在墙壁上,用来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明确目标。
在墙壁上,最为醒目的是两组照片。一组是2006年9月王岐山市长参加班级班会课的图片,图片中,王市长和蔼的和学生交流着,而且最让人难以忘记的是王市长和同学们一同朗诵八荣八耻的情景。一组是班级大型活动的照片,有运动会、篮球赛、英语小品晚会、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的图片。照片中的同学们,都是那么的自信,那么的活力四射。就这样,班级的文化建设的功能呈现出来了,它给班级带来的管理想过就在无形中逐渐形成。
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主要是指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等等。
(一)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班级的向心力的形成就是一股强大的无形力量,会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首先,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是培养班级凝聚力的主要方式。通过组织开展各式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学生思想修养,培养他们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促进学生之间彼此尊重理解和相互协作,增进彼此友谊,进而升华为集体感情。班级的体育竞赛活动是最能调动学生们情感的载体。利用周末进行班级内部,班级间的球类友谊比赛。充分利用校运会,让学生本着锻炼,超越自我的精神,充分挖掘班级每一成员的潜力,调动全班的积极因素,成立了“竞赛组”“后勤服务组”“宣传报道组”,提出“不求第一,但求做得最好”,尽展我班的拼搏精神、体育道德精神和团结互助精神。高二时的运动会,班级组织工作表现的十分活跃,井井有条。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班级将代表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城市,舞动的北京在旗帜上高高飘扬,福娃在队伍中翩翩起舞。同学们的创意和努力最终使我班取得了入场式第一名的好成绩,为校运会增添了特别的一笔。我利用这样的契机,引导学生要相信自己,敢于超越自己。通过这次运动会的洗礼,同学们对参与各类课外活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重在参与精神;达到不断超越,提高自我,同时为班级赢得了荣誉,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其次,在班级的管理上,知人善任,激发每个同学的学习和工作热情,组建积极向上、能力强的班干部队伍,有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各种角色设置,使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有一定的职务,都有自己满意的角色,这样以来,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支精炼有热情、有组织能力、有威信的班干部队伍对班级凝聚力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班团干的选拔通过“竞选上岗”,对班干部严格要求,树立班团的形象,提高班干部的威信,给班干部以“自主权”,让他们去大胆的做工作。我要求班级干部定期开小结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成立“各个学科攻关小组”,让学习好的同学在班里树立榜样,带动全班同学的学习,这样既促进同学们的关系,推动学风的建设。实践证明,能力较强的班团干部队伍,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能使班级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团结,能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从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二)培养学生如何做人
有人说,语言的交流是肤浅的,只有心灵的交流才能成为人内在感受和内化为人的良好品质。我经常利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熏陶,如学习洪战辉事迹,是对学生进行一次心灵的洗礼,是一次生动的挫折教育课。让学生对某一社会问题进行讨论或者看录像等教育学生具有民主与法制的观念,有责任感;教育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他人可以从关心自己的父母开始,关心身边的人,关心集体,关心学校,关心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兴盛等等。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是学生的楷模,言谈举止对学生都有很大的感染力,所以首先我要以身作则。如,班级中有家庭条件困难的同学,我号召大家伸出援助之手,我作为表率,主动捐款活帮助他免去一些资料费等等。这样学生就受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其次建设班级精神文化还要注重诚信教育。利用主题班会对校园、班级有违“诚信”的行为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说实话,办实事,做老实人,强化“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道德观念,使学生们学习一些关于诚信的只是,引起学生对诚信问题的关注。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高低、表现形式等,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成立各科“学习研究小组”,引导学生大胆地让学生去“做”,去“尝试”,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生存。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佳途径,从而就培养了观察、思考、独立面对困境的精神。此外,还要重视每个学生的进步,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抓住每一个教育良机,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自强心,使学生感受平等、民主的气氛。
总之,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结合班级实际;2必须要依靠学校、家长、社会和其他老师的配合和支持;3要讲求民主,做到师生共同建设班级。
弹指挥间,距离高考还有几个月的时候,班级的后墙上出现了这样两行字:滴水穿石战高考如歌岁月应无悔,乘风破浪展雄才折桂蟾宫当有时。我们全体师生生活在全心全意营造的班级文化氛围中,我们有理由相信:三年的师生努力定会换回丰收的六月。
班级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单位。班级文化的建设只有体现时代特征、学校特点、班级特色,符合班级发展实际,符合学生发展实际,才能体现价值,发挥应有作用。建设好班级文化,会使师生在学校这片广阔的海洋中享受精神和物质的双份养料,从而从游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