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巧用减法原理 优化班级管理

时间:2016/8/6

班级管理不是要对学生的发展形成威胁,也不是为了造就一种竞争的态势,而是要让学生看到希望、看到进步,并从中获得前进的动力。这意味着在班级管理中要让每个成员都处在相同的基点上,而不能让有些成员在起跑线上就先输掉了;要让每个成员知道最好的表现是什么,而不是只知道谁比谁好,也就是要保证每个成员都能够做到最好;要让每个成员在班级管理周期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或退步,如果退步了也知道临界线在哪里。
  一、 减法原理的内涵及应用
  减法是以一个数去减另一个数的过程。在正数范围内运行的减法,其基本特点是经过减法运算所获得的差不会比被减数大,而且完全有可能跑出正数的范围之外。把减法思想运用于班级管理,同样要先确定班级管理的项目并给予其一个预先设定的值作为被减数,并按照项目标准的等级确定分数的多少,当学生没有达到管理项目的要求时,即从总分里扣除其应该得到的分数。随着管理周期的推进,其分数有可能会越来越少,而且变成0甚至负数,显然0就是学生表现的临界点,意味着教师要对其特别加以关注。具体言之,在一个管理周期(最好把一周作为一个管理周期)里,运用减法原理包括以下主要工作:
  1、确定班级管理的具体项目,然后在该周期开始之前就为每个成员在每个项目上设定一个分数(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每个成员在每个方面都是100分),最好把这个分数转化为符号,也就是为学生所喜欢的表示“优秀”的代号。(1)每个同学在老师眼里都是优秀的,这张表上每个格子里都有你们喜欢的“优秀”符号,老师先把奖励给你们,也希望你们把这些优秀保持到星期五离开学校的那一刻;(2)这些“优秀”是否得到保持要看你们每天的表现,如果某方面表现不好的话,当天它上面的“优秀”就会被“撕下来”,我会在你们每天离开学校的那一刻,看看哪个成员的优秀被撕下来了;(3)我们的目标是把优秀保持到周五离开学校的那一刻,到时哪个同学的“优秀”掉得最少,哪个同学在这一周里就表现最好,如果全部同学一个“优秀”都不掉,那每个同学都很“优秀”,这是老师最大的心愿,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2、每天结束之前对每个成员在各种项目上的表现进行评价。这里所强调的是一天的表现,具体的评价时间可以根据教师的实际来确定,比如可以将前一天的下午和当天上午集合为一天,这样就可以在下午开始时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十分简单,即只要抓住相应项目上的特殊事件,如听到学科教师反映某学生有违纪行为,在对情况加以核实之后,将该学生该日“纪律”上的“优秀”撕下来即可。正因为操作简单,因此这个工作完全可以由班干部来执行,而且最好让学生自己把“优秀”撕下来,让他明白当天内因为自己做了什么样的事情而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教师应该对这些学生加以安抚,并告诉他该天的表现不会影响明天,明天的优秀还在上面呢。
  3、在一周结束之时做总结和评价。这里所强调的是一周的表现,具体评价时间也可以灵活安排。班主任将每个学生一周内失去的“优秀”按照项目分类统计,并汇总。结果记录下来后,把那些被撕下的“优秀”重新贴上去,又变成下一周的管理项目表了。
  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减法原理其实是在管理周期里,一开始就将全优给予每个成员,“全优”是被减数,以每天撕下来的优秀作为减数直到该管理周期结束时的连减过程。结束时那些被保留的“优秀”是差数,对这些差数按项目统计或汇总即是该周期里的差数。从每个成员的差数大小可以判断该成员在该管理周期里具体的及总的情况,而在周期之间作比较则可判断每个学生乃至整个班级的进步或退步情况。
  二、 对减法原理运用实践的思考
  从减法原理在班级管理的运用中,我们可以看出,它具有以下明显特点:
  1、表扬或赏识先行。在管理周期开始时,每个成员都被评为“全优”,这不仅使每个成员都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而且使学生被一种积极的期待所鼓舞,被一种信任所激活。他们看到自己被老师欣赏,其心情自然是非常愉悦的,这就为该周期里的班级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精神条件。由于一个周期的表现好坏并不会影响下一周期的评价,这就使那些表现不太好的成员能够重新振奋精神,从而避免了一周不好、周周不好的累积性后果。
  2、重心突出。虽然管理项目表并没有把班级管理中的所有活动囊括进来,但是这些项目往往与成员的生活密切联系,抓住了它们就抓住了班级管理的核心。更重要的是管理者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管理经验,而且在时机成熟之时,可以对管理项目重新设置,这样就以点带面地推动班级的全面管理。
  3、操作简单。这种管理要求把重点集中到那些表现不好的学生的具体方面,而对一般情况或表现好的成员则可以不需要特别关注,这其实相当于减轻了管理的负担又不会对成员造成不良影响,因为在管理周期开始时全部学生事实上都已经得到了表扬。
  4、注重养成。由于减法每天都做,而且每个成员在每个管理项目上的进步或退步都在表上清晰地显示出来,因此每个成员都可以对每天的表现加以反省,这样就能够养成反思的习惯。如果班主任能够跟学生约定,在特定时间里,学生保留的“优秀”数达到特定的数后,即对该成员给予特殊奖励的话,这种管理方式也就与行为矫正中的“代币制”相当。我们知道,“代币制”是养成良好习惯以及矫正不良习惯的有效方法。
  5、有助于档案袋的建立。档案袋评价是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依赖的是档案袋所记录的结果,如何以简单的方式去建立档案袋是班主任最感困难的问题。在以减法原理为指导的管理中,这一工作已变得十分简单,它不过是将各个管理周期学生在各管理项目上的结果及其变化记录下来而已。每个周期结束时班主任将管理项目表上的“优秀”加以统计,并将结果加以比较,就能把握成员在各种方面的变化曲线,这正是直观化了的档案袋。
  虽然减法原理在班级管理中有许多突出优点,但是要把它用好还需要班主任的工作技巧,特别是对那些一时表现不好、与其他成员差距太大的成员,还需要特殊的管理策略。这些策略包括每次撕下“优秀”后的安抚和鼓励,跟他们签订协议相互约定保留优秀的数量,达到约定数量后即给予特殊奖励等。所有这些策略的目标只有一个,即始终使学生保持成功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