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校长管理方式的转变与学校的转型发展

时间:2016/7/29

常言道:方法之失,失之皮毛;理念之失,失之根本。当前,基础教育遇到的最大挑战很大程度上不是工资,不是设备,而是校长办学理念的缺失。因此,加快校长角色的转换,用校长管理方式的转变来推动学校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使学校高标准和谐发展、高质量内涵发展、高水平特色发展。
校长不应该再是从管理层面上去教育学生、教育老师、管理学校,而应该像企业家一样去经营学校。现代学校应该向现代企业学习管理,一位有思想的校长注重的是学校的知名度、办学的效益、办学的特色和学校的发展,这两者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处。管理是要效率,经营则是要效益;管理学校者,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是积极主动去克服,而是找政府、找教育行政部门。经营学校者,在找教育行政部门的同时,更多地去寻找机会。管理学校对上级布置的工作,不是创造性地开展,而是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和落实;经营学校则是在执行的同时,更多的是与时俱进,强化服务和创新。
由于角色不同,导致理念不同,关注点也不一样。在上级检查评比中,管理型校长关注的是结果和名次,名次好,皆大欢喜,结果差,怨天尤人;经营型校长在关注这些的同时,关注更多的是自己的不足,以后如何改进、提高和创新。在对待教师上,管理型校长关注的是教师如何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工作;而经营型校长更多地关注如何增强教师的自信心,使每个教师都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和幸福。在对待学生上,管理型校长关注的是好学生,且多多益善;经营型校长关注的是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都能更好的发展,去创设环境、搭建平台。管理型校长靠制度来改造人,经营型校长靠文化来激励人;管理型校长往往是规范教师、约束教师、要求教师;经营型校长常常是唤醒教师、服务教师、成就教师;管理型校长对学校管理,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经营型校长对学校管理,管而不死、放而不乱。管理型校长在学校管理中遇到的多是摩擦和冲撞;经营型校长在学校管理中体现的多是尊重与和谐。学校管理方式的转变,就是校长角色的转换,就是由行政型向业务型、管理型向服务型、领导型向研究型转换,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转换。只有完成这个角色的转换,才能引领学校深刻的变革,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管理方式的转变可以通过四条基本路径实现:
一、让梦想成为动力
梦想即目标,如果一个校长没有目标,就像河里漂浮的一片树叶,没有自己的行走方式,只会随波逐流。杰出与平庸最根本的差别不在于天赋,也不在于机遇,而在于有无坚定而正确的目标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可以说,校长事业的航船在茫茫的人生大海中航行,目标就是彼岸高山上的灯塔与航标,它可以让人搏击风浪,永不放弃,永不言败。因此,作为校长,胸中要时刻装着目标,心中想着目标,嘴上说着目标,纸上写着目标,工作落实目标,创新实现目标。因为目标能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力量,给人以毅力,给人以执著的精神。当北京市海淀区区委书记让北京十一学校原校长李金初出任海淀区教育局局长时,李校长婉言谢绝,说了一句非常平实而又非同凡响的话:“平生无大志,只想办好一所学校。”凭着对目标的不懈追求,李校长风风雨雨二十年矢志不移,奋斗不息,把十一学校办成全国名校。是的,我们的校长干不出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就要像人民的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那样:“国家把整个学校交给了你,你要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不是人人都能当校长,也不是人人都能当好校长,要珍惜校长这个平凡而又特殊的岗位,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脚踏实地、积极实践,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目标不放松,把学校办强、办优、办成名校,这才是一个有作为校长的终身追求。
要始终坚信:学校的发展就是一个目标实现的过程,每个校长都应有目标,目标是信念和方向,是追求和动力,它激励每一位校长勇往直前。
二、让关爱成为一种文化
管理不是改造人,而是唤醒人,核心是尊重,制度的真谛是关爱。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尊重和关爱成为一种文化,来赢取广大教师的舒心、欢心、顺心,从而凝聚人心,促进学校和谐、健康的发展。刚柔并济才是天地间运行的规则。学校管理要做到制度无情、校长有情,三分合情、七分达理。
管理实践中,关爱教师首先体现为尊重教师。校长对教师的尊重,就是尊重教师的人格,信任教师的能力,发挥教师的优势,肯定教师的成绩,使每位教师愉快地工作、出色地发展、体面地生活,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学校的各项工作,他会感到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而不是有劲不使劲,有劲使不上。因此,校长要用尊重、关爱去唤醒和激发教师潜在的能量,影响教师的心灵,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然而,在学校工作中,管理事故时有发生。不可否认,校长负责制的推行,赋予了校长一定的权力,这有利于调动校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客观上又易滋生校长的家长制作风。校长对教师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尊重,学校就多一分民主、多一分和谐。
其次,要学会宽容。校长要学会宽容、大度,要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胸怀。校长的大度就是要容异、容过、容才、容超,要能容得下几个异己,经得起几桩逆事,方能心胸开阔。否则,听到不同的声音就暴跳如雷,看见教师的过错就横加批评,见到优秀的人才就冷嘲热讽,遇到下级超过自己就妒火中烧,这样的校长是缺乏远见的、不称职的,难以担当领导的重任。
生为爱己者学,师为赏己者教。关爱学生,是质量提升的宝典。尊重教师,是校长智慧的选择,两者叠加,才是成就名校的秘诀。
三、让特色成为一种内涵追求
管理方式转变推动学校发展方式转变,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内涵发展。均衡发展今后将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更加注重办学效益,更加注重内涵提升将是教育发展的主旋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千校一面的局面,突出教育的多样性、选择性、个性化,办好每一所学校,使每一所学校都成为优质学校,都成为人民满意的学校。
衡量一所学校是否优质,不仅看这所学校大楼有几座,更要看有多少优秀教师;不仅要看这所学校设施有多好,更要看办学目标是否正确、办学理念是否先进、办学行为是否规范、办学是否有活力;不仅要看这所学校规模有多大、人数有多少,更要看班子是否和谐、团结,学校是否尊重教师,教师是否关爱学生,学生是否信任学校;不仅要看这所学校学生学习成绩有多好,更要看学生是否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充满灵性的发展。
学校办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有没有个性,有没有特色,有没有内涵。特色学校的创建,不是少数学校的事情,而是多数学校甚至每一所学校都应当追求的,而且能够实现的。特色不是城市学校的专利,学校有城乡之分,特色没有地域之别。
作为校长,一定要革故鼎新、务实求新,结合本校实际,努力办出特色。在特色创建的道路上,特色无定式,创建是硬道理,或以硬件建设为先导,或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或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或以课堂改革提升办学质量,或把社会、家庭、学校资源有机结合,或依托对口品牌学校重塑学校形象……总之,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各显其能,各显神通,把特色学校建设作为第一要务,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特色是学校生存之本、发展之源、强校之基。特色不断形成之时就是学校不断壮大之路。
四、让创新成为一种引领
是学校都有难题,其实学校的内涵发展就是破解难题的过程,每破解一个难题,学校就会有一次提升、一次发展,有更多难题得到破解,学校就会有更大的跨越、更大的突破,产生质的飞跃。
校长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创新是学校进步的灵魂。面对教育发展中的诸多难题,没有捷径可走,没有妙药可治,只有用创新去破解。
其实,校长与校长之间并没有多大差别,就像百货商店买的香水,95%是水,只有5%的不同,可这5%是最关键的。香水的5%是配方,校长的5%是思想——对于校长工作来说,那95%可以复制和模仿的,而不能复制的5%,却最终决定了校长工作的创新、效率和质量。由此可见,教育理念是校长创新的关键,而教育创新是内涵提升的前提。
故而,校长一定要加强学习,做学习型校长,要把学习当作第一追求。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创新于思想,思想来自学习,校长要牢固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强化教育理论和相关知识的学习,要博览群书,广闻多识,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领域,提升知识层次,逐步达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和综合化,实现知识系统的深化和优化。教坛上那些大放异彩的老将新星,无一不是有着丰富的知识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校长要厚积薄发,为智慧生成、为教育创新夯实根基。
再就是与时俱进,做开拓型校长,把创新当作第一要务。首先,校长要深入课堂,去发现、去感受、去欣赏教师的创新实践,从中积聚自己的创新能量。其次,要鼓励广大教师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让创新的火花竞相迸发,创新的劳动得到尊重,创新的果实得到展示。要旗帜鲜明地予以表扬、予以支持,在支持教师的创造中,深化自己的创新意识,激发自己的创新活力,增强自己的创新精神。最后,要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创新措施,勾画创新蓝图。要不断突破自己、超越自己,摒弃思维定式,与因循守旧作别,与探索创新拥抱,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加快学校内涵发展步伐。
脚步达不到的地方,眼光要达到;眼光达不到的地方,思想要达到。思想有多远,校长就能走多远!
作为校长,要会鼓励师生、会服务师生、会成就师生;会管教育、会研究教育、会创新教育。这就是用管理方式的转变推动学校发展方式转变的真谛。
有人说,当今并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要用心去做校长,把功夫下在学校目标的制定上,把温情洒在师生的成长上,把汗水流在特色品牌的创建上,把真心用在学校的内涵发展上。校长只有以人格魅力影响教师,以发展目标激励教师,以尊重关爱温暖教师,以特色品牌发展教师,以开拓创新引领教师,才能从根本上扬正气、聚人气、鼓土气、抒豪气,才能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