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勇,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一个好校长应该充满激情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对一件事情,只要我们对它有热情,对它充满着激情,再艰巨,都不会把它当一回儿事,再苦再累,也不觉得,而且越干越有兴致,越做越有劲头,就即或是完成它所应具备的水平和能力差一点点,我们都会穷尽一切办法把它完成的最好。对于再简单的事情,如果我们对它失去热情,缺乏激情,哪怕我们能力再强,再有水平,都有可能把它做不好,甚至弄砸。
这说明激情这种美好的情绪很重要!它能够给人带来积极的正能量,它能够让人对工作产生一种强烈的情感。 的确,一个人在激情的支配下,可以精神振奋,精力旺盛,可以昂扬斗志,顽强意志,可以迸发灵感,激活思维,可以产业动力,激发创造力,可以超越常态,打破常规,挑战不可能,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也是充满激情的事业,教育需要激情,教育者更需要激情。激情是爱的源泉,也是智慧的使者。一位好校长具备的品质应该有许多,但我觉得首先应该要有激情。一位好校长,最重要的品质,是对工作的激情,而不是能力。
朱永新先生说:“实际上,作任何一件事情,尤其是管理一所学校,作为校长,最重要的应该有一种激情,应该有一种创造冲动,有一种不断挑战自我的成就动机。我认为,这是最最重要的。”
一个没有激情的校长,必然是一个平庸的校长,一定是一个没有追求的校长,更是一个没有教育情怀的校长。这样的校长办学校,他只会人云亦云,拾人牙慧,只会平铺直叙,按部就班,只会拿着一张旧船票去重复昨天的故事,只会在那里牢骚满腹,怨天尤人,感觉教育昏天黑暗,已经无可救药了,他对手头的工作也只会得过且过,应付了事,做一天校长撞一天钟,浑浑噩噩度日子。他绝对不会带着情感去对待教师、对待孩子,还有教育,他绝对不会对当下教育现象去进行思考研判,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去创新,去突围,去改变,他更绝对不会对教育、对工作投入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更多的心血,去办出孩子们喜欢的学校,做出孩子们向往的教育。这样的校长多了,孩子们就惨了,教育也就没有希望了。
而一个有激情的好校长,他天生是不安分的,他是有期盼的,他是会做梦的,他是有教育理想的,他的每一天都是新的,他所面对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而且他是好学的,他是有追求的,他是会不断创造的,他是会善待每一个老师和孩子的,他是会诗意地栖息在校园里的,同时他永远都是谦逊的,永远都是不会满足的,永远都是会盯紧目标不放松的,永远都是会像哲学家一样深刻地遥望着那遥远的星空的。
精神要靠精神去振作,激情要靠激情去燃烧。校长有无激情,更关键的他不仅是关乎一个人的事。校长的激情他关系着整个团队的面貌,关系着团队里所有教职工的精神状态。一个校长如果萎缩不振,无精打采,像秋天里的茄子,病恹恹的,这样的情绪就会像传染病一样在校园里迅速弥漫开来,以至传染给每一个教职工乃至所有的孩子。试想,这样的校园会充满生机活力吗?对于师生会有幸福的教育生活可言吗? 学校不仅仅是校长大展宏图的天地,也是教师大显身手的舞台,更是孩子们快乐成长的摇篮。校长理念的实现,学校愿景的达成,美好教育的诞生,仅校长有激情是不行的,由校长的激情所点燃的每一位教师的激情,才是校长所拥有的保贵财富,也才是学校长久发展永恒的动力。由校长和教师迸发的每一个孩子对学习、对生活的激情,才是学校美好明天的希望所在,也才是孩子走向未来人生所应该具有的一生有用的东西。
激情常在,希望无限。当校园里的激情如潮水般的荡漾,教育的天空就会奏响出一首首美妙动听、旋律优雅、极富韵味的教育交响乐和进行曲。
一个好校长应该具有自己的教育思想
黑格尔讲,人是靠思想站立的。人之外的一切动植物也都有生命,但人比它们的高贵之处,在于人唯有思想。思想炼就人的魅力,形成人的伟大。思想让人这根苇草成为了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思想也为此让人成为世间主宰、万物之灵。
教育是心灵的沟通、灵魂的交融、思想的碰撞、人格的对话。一个好的校长与一个普通的校长相比,其根本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自己的教育思想。一般校长只要能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做好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就可算是称职的校长。而一名好校长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还应该有自己较系统的教育思想。
“没有思想的高度就没有行动的高度”。肖川先生说过:“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你的思想就是你的处境”。2016年,朱永新于“教育思想录”丛书写下总序:“成功的教育,优秀的教育人,无论他是一位教师、班主任、校长,还是局长,支撑他站立在教育大地上的力量,一定是思想。没有思想的教育,一定是站不住、走不远的。”
一个好校长对大家的引领不仅是行政上的引领、专业上的引领,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引领。只有灵魂才能唤醒灵魂,只有激情才能迸发激情,只有个性才能造就个性,也只有思想才能点燃思想。有思想的校长不仅让自己富有教育智慧,具有管理高度,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而且才会带出有思想的队伍,教出有思想的学生,也才能办出有品位的学校和有影响的教育。
校长的思想从哪里来?首先是从学习中来。学习是终身的事业,是时代永恒的主题,是一个人获取知识、铸就能力、提升素养最基本的渠道,也是让我们产生思想永不枯竭的源泉。因此,一个好校长要有强烈的学习意识,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有见缝插针挤时间学习的精神,要有再忙都不能荒芜学习的境界,要有多学科融通学习、跨边界多元学习的思维与自觉。
其次是从思考中来。学习来的东西都是零碎的、杂陈的、不系统的,就像摆放的一堆杂乱无序的零件,要组装成一台机器,必须进行分拣、归类、检测、组装等工序,对于学习来的那些零碎的、杂陈的、不系统的知识,要想形成思想,那必须通过反复的思考与提炼。思考越经常,思想就越丰富;思考越深入,思想就越深邃。一个好校长应该养成对教育教学的一些现象敏于求知、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和理性总结的习惯。通过思考、思考、再思考,去粗取精、剥茧抽丝、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形成自己对教育特有的、立体的、综合的、全方位的、多方面的深刻认识和系统思想。
再次是从实践中来。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智慧,实践也出思想。我们不否定在象牙塔内,甚至关着门儿也能出思想,但是这样的思想往往因缺乏实践的根基,没有实践的检验,要么会因为肤浅而没有深度,要么会因为狭隘而没有高度,要么会因为虚缈而接不了地气。而在实践中孕育的思想是丰富的、内涵的、多维的。一个好校长因而要多了解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大趋势,把握时代的主旋律,把握教育教学基本规律,把所学所悟对接于教育教学实践,通过实践去检验,通过检验去试错,通过试错去反思,通过反思去提升,从而不断凝练升华自己的教育思想。
一个人真正的生命,是一个人的思想,人因思想而伟大。我们不奢望成为思想家,但至少我们应该成为独立的思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