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资源,青年骨干教师是支撑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和主体力量,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管理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对学校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深远意义。根据教育教学实际需要和国家对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的要求,经研究决定制订本办法。
一、 定员管理
1. 每学年上学期期初确定。如学年下学期仍有新教师上岗,则随时办理登 记入围手续;
2. 教龄不足三年(含三年)的教师(正式和非正式)皆须列入培养范围;
3. 专业组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青年教师及其导师的有关信息(电子稿)。
二、 培养管理
1. 专业组给青年教师每人安排1—2名导师。如同专业学科内有师德良好、 积极进取、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基本功扎实、团队意识强的优秀教师,则全部安排同专业学科教师为导师;否则,在同专业学科教师中安排一名教学水平较高的,在其他学科教师中安排1名其它方面不错的,让他们从实际出发分别从不同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青年教师与导师共同签订《毕节市卫生学校“青蓝合同”》,今后在教务处评先选优涉及青年教师培养时以合同为准,弄虚作假者一票否决。
导师应具备条件:
(1) 爱教育事业,工作责任心强,师德表现好,乐于助人,人际关系 好。
(2) 教学基本功扎实,业务能力强,授课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有 先进的教学理念,勇于参加教法改革,善于总结反思,有指导能力。
2. 专业组分管教学老师要对青年教师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全方位培训,如教学基本功培训、教学常规培训、授课艺术培训、管理技巧培训等等。从内容上讲,或多项,或单项;从形式上说,或针对多人,或针对个别人。每周(最少每大周)都要有具体的培训任务,但总体来讲以听、评课为主。
3. 导师在对青年教师进行全面指导的基础上要重点突出对青年教师的教 学常规培训和授课艺术培训。每大周给被指导青年教师提供示范课一节,给被指导青年教师听、评课一节。其余时间随时接受被指导青年教师的业务咨询。教师批阅后的教案和备课笔记。
6. 每学期对青年教师进行考核,组织汇报教学课。对结对效果优秀的师徒教师进行奖励。
7. 认真填写的师徒结对过程管理记录 ,每学期要在期中和期末分别组织检查
8. 在校学生对任课教师测评中是否能达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