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认为“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笔者以为,这样的教学思维模式,一方面,体现了新课程英语教学的“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理念精神,彰显人文教学特色;另一方面,能够便于激活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和兴趣,以增强学习情感体验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和技能的有效内化生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种人文化的教学更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
一、关注环境教育功能,创设轻松学习氛围
外语习得理论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情感氛围下进行学习,不仅能够激活他们的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能力,还能够让他们在这样的情境氛围下,增强学习情感体验,促进知识和技能的有效内化生成,提高学习效果。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关注环境教育功能,创设轻松学习氛围,除了能够体现上述教学理念外,还具有如下的积极作用:(1)活化教学文本内容,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2)符合学生语言学习认知规律,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促进他们知识底蕴和文化内涵对的有效生成;(3)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促进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
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模块七 Unit 1 Living with technology 的Reading “ TV and audio devices:a review”教学中,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了解,特通过运用和谐的教学环境氛围来激活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1)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人们现代生活所需要的一些现代化设备,并要求学生思考:人们为什么离不开这些设备?(2)运用多媒体展示“early history of TV”,让学生能够有一个直观清楚的了解;(3)要求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思维,设想cable TV、satellite TV、digital TV等方面可能出现的情况,允许他们进行讨论;(4)要求学生就当前的手机3G,谈谈自己的认识,并建议他们运用英语进行写作。这样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发挥了环境的教育价值意义;另一方面,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激活学生学习情感,增强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
学生是课程教学的主体,其内心的情感对他们知识的获取和语言感知运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此,笔者以为,激活学生个体情感,增强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不仅是新课程教学关注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要求,更是满足学生学习发展需要的必然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激活学生个体情感,增强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主要体现在:(1)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运用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2)倡导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学习,以体现尊重他们的学习选择权利;(3)运用生成性的评价方式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以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需要。
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三Unit 3 Back to the past的Reading教学中,为了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情感,增强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运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1)学生自主阅读文本,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2)鼓励学生进行学习质疑,为他们的语言表达提供情感基础;(3)教师布置思考题目:①What is the lost civilizations? ②Why do many people think Loulan disappeared?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不仅激活了自身的学习情感,还让他们的情感体验演变为他们学习发展的动力需求。
三、优化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生成发展
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情感体验的空间需要。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优化教学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生成发展,还能够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发展和升华。
教师优化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生成发展,主要表现在:(1)创设教学活动氛围,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践;(2)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运用多样化方式投入学习实践,以培养他们的发展创新精神;(3)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予以综合评价,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总之,在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不仅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管积极能动性,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学习知识,增强学习技能,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他们的英语综合素养。
情感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的运用
时间:201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