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深化教师教学反思的三个维度

时间:2013/12/19

前言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要以研究者的身份看待自己的教学。教学反思即是教师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对教学过程进行积极、深入的思考的过程。教师只有经常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理念,才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调整、修正。教学反思成为教师自身成长、成为“学者型教师”的有力助推器,同时,加强教师的教学反思实践也成为学校管理的着力点。然而,教师在反思中却存在着许多误区,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再反思,寻求制约教师教学反思瓶颈的最佳路径,更好地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指导教师运用反思来服务于教育教学。本文试图通过对高中英语教师反思案例的再反思,就教师有效教学反思中的维度(广度、深度与效度)提出笔者浅显的看法。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反思是伴随新课改而生的话题,现代教学管理越来越重视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教育管理者甚至对教师教学反思做出量的规定,在笔者从事高中英语教学管理中欣喜地看到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教学反思的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以及对自身专业成长的巨大帮助,开始主动反思并撰写反思笔记。但与此同时,教师对于教学反思的理解和做法还存在着很大的误区。一是任务式。一些教师把写教学反思当作教学任务来完成,为应付常规检查而写反思,没有真正用心去写;二是片面性。只注重课堂教学任务的达成度,忽略了对学生其他学习环节的反思,缺乏反思的多角度;三是表层化。有部分教师把教学反思写成教学工作总结等没有反思的深度。因此对教学反思的正确理解与运用,对于提高课堂效益和教师专业成长有重要的意义。

二、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反思实录
以下实录的是高中英语教师在备课笔记中所写的教学反思,实录于此:
今天显然很多时间是照着备课笔记读的,但感觉还是挺充实的。只能用that的十种情况一个个读下来,很有条理的感觉,而且准备的内容全讲完了,时间也差不多,遗憾的是没有讲主谓一致时,学生对“This is one of the films that are really interesting”产生的疑问没讲清楚。
讲的时候过于重视when where why的意义和其所能运用的环境了,而且无东西可讲,反而显得语无伦次,高中生认识水平较高,重点应放在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区别上就可以了,前面讲多了导致课堂教学任务未能及时完成。讨论气氛不够热烈,学生对所提问题不理解,书面表达出现要点遗漏,游戏和词汇没来得及完成。
对课堂仍不能很好地把握,不能收发自如,语言点没来得及讲,应在如何调控课堂和提高效率方面做努力。每次讲泛读时总是很受挫,让学生总结戏剧的特点,他们总结不出来,概括大意也不能归纳,至于while-reading的信息,处理则更不行,也许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只能做填词,表格之类稍简单的,以后要注意,因为前面耽误了时间,post-reading的活动也没能展开,只是稍微提了一下。
今天备的课内容太少了,课结束前15分钟就结束了,原本准备做新课堂的练习,忘带了,因为紧张没有想起,就进行了poster的布置,因为没有准备,课堂有点乱,但大家很积极,气氛很好。

三、基于课堂反思的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简单的说教学反思就是提出问题(对教学的回顾)——分析问题(探究得失的原因)——解决问题(寻求解决的对策)的过程。好的有效的教学反思应从三个方面去考虑。
3.1反思的广度
反思的广度就是指能够全面地看待课堂中的种种问题,不仅要善于抓住某个教育问题的一般的基本框架,而且不会遗漏有关的重要细节和主要因素。
从以上几组课后反思可以看出,教师的反思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以及课堂气氛上,多次提到准备的内容,具体的语言点没讲清楚等关键词。这样的反思重点只是在课堂,同时又更多地聚焦于课堂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关注的只是某个学生,忽略了对学生群体、课堂、学校、社会等相关的较为宏观层面的问题对课堂教学的影响的思考和探讨,视界不够开阔。
要拓宽反思的广度,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思:反思“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时,不仅要关注自主学习方式的操作要领和“学习本身”的程序,还要立足战略高度,固根厚本,以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品质为起点;反思“双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更多的关注学生课堂上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反思课堂学习“静”与“动”的关系,教师要让课堂“活”起来但绝不是追求表面的热闹,而是要让学生思维活跃、精神活跃、生命活跃;反思讲与练的关系,倡导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排斥教师的讲,要反思教师讲得是否精炼、到位,学生练得是够有效,课堂上要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反思个体掌握与全体掌握的关系,课堂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个体的掌握程度,更要关注全体学生的掌握程度,不能以个别或者部分学生的会代替全体学生的会,也不能以全体学生的齐声应答代替每一个学生的掌握。
3.2反思的深度
反思的深度,主要指教师能够深入到教育事物的内部,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及核心部分,抓住事物的关键所在。提高反思的深度教师可以围绕问题所进行反思,教学反思的主要目的是解决问题。从以上实录同样可以看出教师反思的主要方面还是存在问题,但是反思处于浅显的层面,围绕问题反思时应着重围绕一个问题或较小的问题反思,进行归因分析,并找到对策,要试图通过个性寻找共性问题,通过表象抓住本质。因此,通过反思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出点“问题”,从而使他们暴露出真实的想法; 通过比较进行反思;教两个平行班的老师总有这样的体会,一节课上下来,总会有许多的缺憾,而在另一个班级再上课的时候,就会潜意思的纠正缺憾,其实这就是前后比较反思的结果。在教学调研过程中,我常常通过比较同轨老师对同一节课的不同处理方法来反思彼此的利弊  ,教研组调研时的评课与集体备课就是比较反思的过程。当然,教师也可以对同一节课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比较反思;通过理论进行的反思;从教学反思实录中,同样可以发现,教师的反思都是经验的堆砌,而作为教师只有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并把经验提升到一定的理论,看问题才能站得高,看得透,因此教师在反思时要善于学习理论,要多读有关学科素养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反思的能力。
3.3反思的效度
反思的效度是指教师通过反思,在教育教学和自身专业素养方面所取得的效果。通过反思教师可以期待的效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更新教师教学理念,适应新型课堂教学,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与灵动课堂的构建;和谐团队的构建反思不单是指向个人的,它也可以指向团体,如说课、听课与评课都可以是团体的;,能整体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在三维目标以及个性发展发面得到全面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学反思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意识和水平,更好的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结语: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能否进行教学反思以及教学反思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一个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完善教师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石,更是促进教师再学习再发展的动力。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进行学习,在自我反思中接受再教育,才能够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