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课堂角色的转变——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

时间:2014/9/22
据了解,集宁一中“疑·探·导·练”课堂教学法的核心是解决教与学的关系,让教师从知识灌输者转变为方法引导者,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者,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李一飞校长说:“这种新的角色定位解决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学生由被动而变为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动了起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将学习这一活动回归到了自己学这一主体上。解决了学习的主动性这一问题,也就解决了学习的根本问题。”

走进集宁一中的课堂,记者亲身感受到了这种课堂的魅力,这是记者从未见过更未体验过的一种以学生为主人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积极的思考、质疑、展示、评价,课堂就是他们的舞台,他们就是演员。无论是质疑探索环节,还是展示评价环节,还是拓展运用环节,都符合人的认知和成长规律,是一种符合人性发展的教学方法。当孩子们对所学知识点有了疑问,就有了探究的需求,而探究出的结果就有展示的需求,同时也希望得到其他同学的评价。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更需要全神贯注开动脑筋,因为每个人的表现好坏都直接影响到本小组得分情况。正如一位同学所讲:“在疑·探·导·练的课堂上,别说打瞌睡了,脑子转的慢点,好的解题思路、好的答案就被别的同学抢了先,你只能另辟蹊径,毕竟我们谁都不想示弱嘛,而且为了跟上课堂的节奏,我们都是提前预习,提前设疑,提前准备课堂上会出现的各种问题答案。”另一位同学说:“上这样的课,虽然精神高度集中,有点紧张,但是也很有成就感。”

令记者感叹的是,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质疑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总结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知识的运用能力令人佩服。在一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政治课上,学生们从树立正确的个人消费观,拓展到思想道德、环境保护、社会风气等方面的内容,知识面之广令人惊叹。其中有一位同学,用两组数据来说明个人的消费观与国家的宏观消费密不可分,她引用的数据是中国在奢侈品消费方面远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而中国人均每年的书籍阅读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值。通过这两组数据的比较,这位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我们要更多的注重精神消费,而不要过分追求物质,当一个国家的人民对物质的需求高于精神需求时,这对国家来说是一种悲哀。这位同学引经据典,结合现实,用数据来说明人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她不仅仅了解了这节课的内容,还真正的引申出了更深刻的意义。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们不再是枯燥的往脑子里塞东西,而是积极的去思考,去质疑,去展示。当他们将学习当作一种兴趣时,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课堂,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探索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与学生的热烈讨论、主动探索、积极展示相比,教师则显得很“低调”,与过去站着讲台上神采飞扬、口若悬河的教师形象有着截然的不同。他们除了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质疑、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就是掌控课堂的节奏、时间,并对一些学生解答不了的问题进行点拔性指导。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似乎很轻松,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高三年级地理教师李广深说“老师虽然讲的少了,但并不因此而省力。过去我们备课是备教材,现在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考虑到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如何从学生众多的问题中正确的引导到本节的重点,教师需要在哪个知识点进行补充,这都是需要在课下做足准备的。”因此,上这样的课,对教师的要求不是低了而是高了,教师不是轻松了而是负担重了,教师需要具备丰富渊博的知识储备、随机应变的课堂把控能力,及时解决疑难问题的解疑技巧以及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指导能力。的确,记者深刻的感受到,传统教学中课堂的一切都是教师预先设定好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而在疑·探·导·练教学中,教师很难对课堂上发生的一切有全面准确的预知,只能课前做足准备,因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问题由学生提出,学生答,学生回答不了,才由教师来解答。教师重在“导”上,把握方向性、重难点,释疑解惑,拓展知识,发散思维,在方法上不可越俎代庖。

这样的课堂,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演员”角色变成了“导演”角色,教师由过去知识的灌输者变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和发动者,将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观众”或“听众”角色变成了“演员”角色。角色的转变,使得课堂效果大大提高,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是学习的根本所在。

集宁一中按照这样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不仅将课堂还给了学生,而且为了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训练,更为了让学生达到堂堂清、天天清,加深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并进一步拓宽,集宁一中将课堂结构设置为“对课制”,每一节正课后面都紧跟一节辅导课,学生在教师辅导下对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强化,训练答题速度,强化答题规范,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和提高动手能力的目标。

在辅导课上,教师不能占用时间讲解,而是要在班级巡视,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辅导。因此,为了提高练习质量,跟踪训练就需要精工细作。在集宁一中,所有的年级各个科目的跟踪训练不仅都有统一规范的形式,而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材配套,与当堂配套,重难点设计,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训练情况,在现有的基础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变式训练,由封闭式训练向开放式训练转变。同时,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基础、能力等因素,跟踪训练有A和B两组。A组是必做基础题,要求任课教师全部批阅;B组是提高拓展题,是选做题,教师可以灵活处理。

教师通过批阅跟踪训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发现共性问题,及时讲解,而且要做到激励性评价和个性化评价相结合。

集宁一中校长李一飞说:“学习应该有四个阶段,一是信息积累阶段,二是知识积累阶段,三是思维训练阶段,四是人格修养阶段。目前,我们大多数学校只达到了前两个阶段。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要让学生达到第三个思维训练阶段,因为学习本质是提高思维能力。”在第一节的正课上,教师努力发动学生去动脑子,对知识进行质疑和探索,并进行适当的运用拓展。第二节的训练课,既是对第一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拓展,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主动练习,规范答题,提高思维,举一反三。”李一飞校长说:“课堂教学改革最根本的宗旨和原则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人格,这样的教育才是好教育,因为激发、守护、培育美好人性,是基础教育最核心、最崇高的价值使命与哲学境界。我们常常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点,但我觉得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尊重人性,不能培养自我教育人格,即使赢在了起点,也会输在终点。因此,必须扭转教育理念,我们要通过教育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的确,记者看到,在拓展运用环节中,学生们利用刚刚学过的知识编题,题的质量非常高,有的竟然与近年的高考题型不谋而合,因此可见,学生们不仅真正掌握了当节课的重难点,还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