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6日,我有幸作为山东省1751工程组同课异构讲课教师的一员,在山东省荣成六中展示了自己的一堂课,并听取了荣成六中鞠老师的课。非常感谢学校安排了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这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向参加活动的各位同仁学习到了许多,更深刻认识到同课异构的优势。下面是我谈谈对同课异构活动的感想和对本学科同课异构的一些反思。
一、同课异构的感想
我和鞠老师在这堂课的处理上恰好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我在设计时更注重物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注重实用性;而鞠老师更注重课堂学生掌握的实际效果,更注重实效性。通过听课学习和讲课,我发现同课异构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很大帮助,它可以促进课堂优势互补,教师之间互相启发,智慧共享。而且同一课题便于教师理解教材,深入挖掘教材,通过同课异构的对比研究开展实质性的讨论与反思,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我对本节课的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对牛顿第二定律的一个应用,从课本来看实际就是一节习题课,这对高一的学生来说比较枯燥,因此我对本节课的设计作出了两个大的调整。一是课堂的形式上,我把这节课设计为一期栏目,我以主持人的身份参与,这样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置身与课堂之外,使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二是对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升华。我把每个问题都设计成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到物理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对课本的例题我也做出了一些调整。我把课本上的例一调整为处理交通事故的问题,一方面,能够与引入相互照应,可以迅速的将引入与这节课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对学生进行一次隐形的交通安全教育渗透。后面选择了神州十号的发射和回收作为练习,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爱国主义情怀。上课的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并对小组及时作出评价,这样可以对小组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起到促进的作用。
三、本学科老师及领导提出的一些指导意见
优势:
1、情景过程设计的很好,尤其是导入,即引人入胜,又对学生进行了交通安全教育。
2、思路清晰,推导过程明确,重难点突出,展示步骤规范。
3、与生活实际联系强,驾驭课堂的能力强。
4、小组评价及时,小组展示到位。
5、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6、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素质,教态大方、语言准确、流利、板书正规。
不足:
1、对学生不够放心,没有完全放手给学生
2、对学生学情了解不够,设计的题目难度有些偏大。
3、对学生的评价得分由授课老师自己来计,即浪费时间,又容易打断学生的思路。
4、课件设计的视频过多,过犹不及
5、给学生的引导分析过多,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太少
四、个人授课后的反思
有人说教师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中成长。我认为自己就是这样在工作中不断地通过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地思考学习成长 ,所以下面谈一谈自己在授课中补充的几点不足之处,以便日后能在教学中更加精益求精。
1、 尽管完成了授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学过程中,深刻理解了需要掌握的内容。可在时间安排上似乎前松后紧,如果前紧后松,能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去练习和发挥。
2、虽然将答题的策略与方法渗透给学生,为了整堂课的完整性,没有进一步的练习这些答题方法,如果能将这些策略加以应用效果会更好。
五、针对自己的不足,今后我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吸取同课异构中各位教师的优势,做好课堂教学。
2、 要慎重,更有效合理的安排课堂时间。
3、将学习策略有效地渗透到平日教学的同时,注意对相应策略地训练。
4、充分了解学生学情,使题目的难度更适合学生。
通过此次同课异构活动,收获颇多。及时发现了自身的不足,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