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学习体会

时间:2013/12/24

读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让人受益匪浅。此书是彼得德鲁克的一本经典之作,经典在于历久弥新,经历了四十年后书中鲜活的思维,敏锐的观点,到现在依然切合实际、依然有效、依然真实、依然适用。这些优秀作品正是我们所缺少的东西,也是单位职工所缺少的,认真读此书,字字句句对自己的工作、甚至自己的整个人生,都有莫大的指导意义,做为一名管理者认为此书好比是一盏指路明灯,照亮工作的前进征程。同时也衡量自我是否成为一名卓越的管理者。现结合单位的读书活动谈一点感受。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管理者的工作必须是卓有成效的,而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在书中作者将管理的适用性扩展到了非常广泛的范畴,组织类型从企业、商业延展到了几乎所有的各类社会组织。只要有组织就需要管理,同时只要需要做决策就需要管理者。“管理”不再是高层经理的特权,管理者的队伍扩大了,管理者泛指知识工作者、经理人员和专业人员,不论其是否有下属,不论职位高低,只要是因为其职位和知识他们必须在工作中做影响整体绩效和成果的决策。而不论职位高低,只要你是一位管理者,就必须力求工作有效。作为我们军供站其核心工作是作好军用饮食供应工作,为国防建设服务、为部队服务,其从业人员的工作,绝大部分是计划、组织、协调、沟通、实施及管理。因而,在单位内部绝大部分职工应属于管理者的范畴,管理者不应只局限在中高层人员,也不能只局限在有下属的人员。怎样去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有赖于单位绝大部分职工卓有成效的工作,也即是 他们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在实践中都要经历一段训练,这一训练使他们工作起来能卓有成效。反之,一个人如果没有经过这些训练,则无论他有多大的智慧、多大的努力、多大的想像力和多丰富的知识,也必是一位缺乏有效性的管理者。有效性是一种后天的习惯,是一种实践的综合。是可以学会的,而且必须靠学习获得。从哪些方面进行学习并养成习惯呢?作者书中提出了五个重点,依序是时间、贡献、发挥人的长处、要事优先及有效的决策。很简单的几项内容,只要你掌握了以上内容做有效的决策,就可以卓有成效,成为一个卓越的管理者。
  简单归简单,学得会不等于做得好,卓有成效的五招,必须要通过不断地实践,最终将追求成效变成一种习惯,才能发挥出无穷的威力。其实在军供站工作一线,也存在着这样的管理者,他们潜意识里将卓有成效的五点运用的很好。比如我们总务科的基建项目的工作,负责人及管理人员,保证每天多次到施工现场查看,充分熟悉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在工作中抓住重点,在人员使用上知人善任,充分发挥手下职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工序安排上做到井井有条,同时积极主动配合甲方、督促甲方解决工程中的各种问题,使所管工程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做到位。
  单位组织的这次读书活动形式感觉很好,能让单位广大的中层管理者从潜意识里认识到作为管理者就必须卓有成效,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同时,为了工作卓有成效,读书活动的形式不要仅限于中层,因为单位有大部分职工都应划入管理者的行列,单位应通过多种形式让他们也学会卓有成效。
  第一部分 读前言有感于“行”、“知”和“案例教学”
  读罢前言,感觉众多对本书的评价和推荐,更多的集中于对“有效性”的评价。一方面,从对管理者工作的有效性评价,到如何教人去学会“卓有成效”,透过别人的评价和德鲁克自己的前言可以看到作者十分注重“行”与“知”的结合,德鲁克一直以“社会生态学家”自居,一辈子做他所教、教他所做、教做如一,称得上是“经营管理先生”。一个人,终其一生,将自己的切身实践和若干理论结合起来,将任何理论和知识的归结点和验证点定位于实践。谈及实践,既“行”的重要性,文中我用笔抄写一遍于一旁的几句话应是最好的例证。原文如是说:“管理者不是天生的,只是由于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了一些有效的管理习惯”,莫名的自己也想到了一句话“女人是磨练出来的,成功的女人更是如此”。所以,成功的道路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来的。
  另一方面,几位本书的推荐人几乎都对本书的写作方式大加赞赏,因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并不是通篇理论知识的堆砌,而是引用了若干个有说服力的例子来说明问题。
  第二部分 有感于“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文中反复提及了一点“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不是天生的”而“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并无天生的统一标准,而是如文中所言,高矮胖瘦、趣味风雅、忧虑爽朗各个不相同。但他们无不是通过实践中的历练而变得卓有成效。
  下面五项是要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在思想上养成的习惯:
  1.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他们所能控制的时间非常有限,他们会有系统的工作,来善用这些有限地时间。
  2.有效地管理者重视对外界的贡献。他们并非为工作而工作,而是为成果而工作。他们不会一接到工作就一头钻进去,更不会一开头就探究工作的技术和手段,他们会首先自问:”别人期望我做出什么成果?”
  3.有效地管理者善于利用长处,包括自己的长处、上司的长处、同事的长处和下属的长处。他们还善于抓住有利形势,做他们想做的事。他们不会把工作建立在自己的短处上,也绝不会去做自己做不了的事。
  4.有效的管理者集中精力于少数重要的领域,在这少数重要的领域中,如果能有优秀的成效,就可以产生卓越的成果。他们会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设定优先次序,而且坚守优先次序。他们知道:要事第一!重要的事情先做,不重要的事情放一放,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办法,否则反倒会一事无成。
  5.最后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善于做有效的决策。他们知道有效的决策事关处事的条例和次序问题。也就是如何按照正确的次序采取正确的步骤。他们知道一项有效的决策,总是在“不同意见讨论”的基础上做出的判断,他们绝不会是“一致意见”的产物。他们知道快速的决策多会导致错误的决策,真正不可或缺的决策并不多,但一定是根本性的决策。他们需要的是正确的战略,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战术。
  以上这些就是管理者卓有成效的要素,也是本书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