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到江南几所名校参观学习,收获很多,感受很多,思考也很多。与江南名校相比,无论是理念还是具体做法,我们都存在明显差距。当我们满足于考了几个清华北大学生时,人家收获的是科学家、院士;当我们满足于几个奥赛的省一等奖时,人家收获的是国际奥赛金牌。南方一行,我认为他们的名校之所以“名”,其一是先进的办学理念,他们说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不是在嘴上,而是贯穿于所有教学过程之中;其二是充分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这些学校,特级教师、省内名师已经形成了各自的群体。
反思二中办学历程,我们能够发展到今天,取得优异的成绩,靠的是市局、市教科院的正确领导,靠的是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更靠的是二中人的不懈努力。在今天,二中也同样遇到了教师发展的瓶颈问题:如何调动教师的内在动力、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名师,我一直在深思,南方之行,给我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哲学家康德说过:“人即目的。”这也许是人类教育史上最为经典的名言。我们教育的全部目的,或者说唯一目的,就是“人”!但这个“人”,我们通常的理解是学生,或者首先是学生。在我个人看来,这个“人”应该是完整的人,至少应该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群体。学校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但这个发展的前提是,教师的教育情怀、专业智慧和专业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也只有紧紧依靠这样一个前提,学生的发展才更健康、更持久,学校的发展才更有活力,也更有内涵。今天愿意借此机会,把我校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方面的一些思考和做法做一简要汇报。
一、专题讨论,全面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
早在08年全省教师暑期培训时,我们就在全校开展了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幸福感大讨论活动: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来自哪里?在反复讨论的过程中,大家普遍认识到:教师的幸福感除了来自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学生获得的成就感、满足感之外,还必须基于教师专业价值的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认同感,教师没有专业地位,就没有社会地位,也就不会有幸福感。这也是更本质、更全面意义上的幸福感。一个优秀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应该更强烈,教育情怀更深刻、专业智慧更厚重、专业能力更娴熟。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是学生成功的基本前提,也还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可靠保证。这样的讨论既统一了认识,营造了氛围,转变了观念:一是把过去单纯看重学生的发展转变为既看重学生发展又重视自身发展;二是把过去主要是从外部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转变为既从外部调动工作积极性,又从内部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性和主动性。
二、多措并举,努力促成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
1.评价导向。学校积极实施“烟台二中名师建设工程”,定期评选出二中的名师人选,并按计划进行培养;评选“烟台二中教学能手”,颁发荣誉证书。每年评选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职工,在开学典礼上隆重表彰,为他们颁发奖金,佩戴红花。我们通过改革评价体系,优化评价指标,使每一位教师不论在什么岗位,只要出色,都会得到承认和肯定,而不像以前那样过多的强化末端环节——即高考成绩。我们的评价指标不再只关注教师的奉献和教学成绩,我们更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关注在任何岗位都能出色工作。我们根据教师的长处来定合适的位置,规避他的不足。有一位物理教师,个人业务水平很高,但教学成绩不理想。后来这位老师转任通用技术岗位,如鱼得水,工作非常出色,深受学生喜欢。学校推荐他为山东省教师培训的省级专家,获得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2.课程开发。为实现学生、教师、学校与课程共发展,我们鼓励教师开设校本课程,人尽其才。根据教师的特长和专业发展特点,我们在全校范围征集校本课程专题,然后进行筛选,整合,确定了50多门校本课程。目前已经开设了《中国古典美术欣赏》《形体与礼仪》《博物烟台》《美学入门》《医学基础与生物学》《心理健康》《京剧欣赏》《中西文化初探》等二十多门,受到学生的热烈响应,学生们积极选修,盛况空前。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参与的教师始终处于研究状态,观念与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师们也得到课堂教学之外的别样幸福,也在全校教师间形成了浓厚的学习研究氛围。
3.经验分享。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一名教师做出了成绩,就有被肯定的心理需求,就有体验成功喜悦的渴望。以前,我们总是习惯号召老师们向全国的名师学习,也请来名师作报告,这样做当然没错。但我们往往忽视了身边的优秀教师,重视身边的优秀会激发更大的力量。从07年开始,我们就每个学期举行至少一次教师经验交流大会,有班主任,有学科教师,有老教师,有青年教师,有教研组的集体教研经验,有个别教师专业进修的心得。大家畅所欲言,精彩纷呈,我每次都感受颇深,倍受鼓舞,那真是过海八仙,各显神功。上台交流的老师们个个神采飞扬,激情四射,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我们把每次交流的稿子结集成册,印发给全体教师学习研讨,收到很好的效果。我们还择优推荐到相关报刊发表,让老师们尽享教育成果的收获之乐。
4.校长赠书。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只有教材和教参两本书的老师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名师,更不能让老师淹没在大量的教辅资料和题海当中。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博览群书。现在,我们学校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育博客,互相转发优秀文章和读书心得,做到资源共享。学校每个学期也开展“校长送书活动”,校长选择部分好的书籍签名后赠送给有关教师,借此激发教师的读书热情。我们要求教师每个学期至少要读两本书,一本是本学科的专业书籍,一本是教育理论专著,可以是传统的名著,也可以是科学前沿的最新研究成果。教师读书要写出读书心得,进行各个层面的交流,择优发在校园网上。同时,我们要求教师每个学期必须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思考和总结,写出研究成果;每个学期进行优秀教案、优秀课件评选,择优结集出版。每个学科都要有市级省级国家级的课题研究,人人都要参与。学校负责科研经费,教师要出科研成果。
5.新手培养。从08年至今,我校引进了80余名211大学毕业的优秀硕士研究生,来充实教师队伍。对这些青年教师的培养是我们近三年来的一项重点工作。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最重要的是要唤醒他的内在动力。一个教师真正的成长就是在于他内心深处的觉醒。”所以,我们首先帮助这些青年教师树立职业理想,让他们确立短期和长期目标,把教师这个职业当作一生的事业来奋斗。为了让他们尽快成长,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是以老带新,实行一对一的青年教师导师制,让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做他们的导师,互相听评课,一起教研;让优秀教师的成功案例来引领青年教师。其次,给他们提供锻炼机会,派他们参加鲁东半岛城市高中联盟举行的“同课异构”活动,安排他们执教校内外公开课、优质课。第三,定期开展青年教师培训活动,由校长、老教师、优秀的青年教师等进行专题讲座或经验交流。另外,根据他们的特长给他们提供更广阔的舞台,让他们成长,鼓励他们像在大学一样继续进行有关的课题研究,安排他们担任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外出参加各类比赛,如模联、辩论赛、学科比赛等等。这80余名生力军尽管到校时间不长,但已经显示出强大的潜力和活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也收到了以新促老的成效,老教师有了紧迫感和压力感,工作干劲倍增。
三、共同发展,搭建师生走向成功的平台
围绕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做了许多事情,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视学生的发展,恰恰相反,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成才是和谐统一的。没有学生就没有学校,就无所谓教师。教师的职业特征,决定了教师的本质工作,不能离开教育教学的对象——学生。所以我们提出的口号是,让老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一起成功!我们为老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就是为学生的成功提供更广阔的舞台。现在,我们成立了20多个学生社团,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建立学生导师制,让老师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心灵深处;成立三级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和老师更加亲密的接触,共同参与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以期达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值。总之,让老师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有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才更有价值,教师才更能体验到职业的幸福感!
以上是烟台二中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一些思考和做法。我们深知,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篇很大的文章,对比南方名校,我们不过是刚开了一个头,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和完善。但我们坚信,只要给老师搭建适合成功的平台,老师们就能体验成功的喜悦。让每一个人找对位置,找准位置,人人都能成功!如果一个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渴望,那么这个集体就一定能够走向成功!我们要做的,就是唤起每一个人对事业成功的渴望!这是一个多么诱人的目标。我们会向着这个目标不懈的探索,实践,奋斗!
烟台二中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思考
时间:201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