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幸福课堂教师心中的梦想课堂

时间:2013/12/25

  何为“幸福”课堂,简言之,就是师生都觉的幸福的课堂。说起来好像没什么技术含量,但真正做好,却是十分的不易。这种幸福饱含了什么呢?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一堂课,既能让上课的老师觉得幸福,又能让听课的学生同样感到幸福,到底都需要什么因素呢?对此我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幸福”课堂第一步:认识幸福来源。
课堂是老师的课堂,但更是学生的课堂。从自己的切身体会中发现,能让所有学生都关注和参与的环节,能解答他们疑惑和获得新知的环节,能让他们勇于展现自我并且获得肯定的环节,能让他们或皱眉或微笑或紧张的环节等等,从这些课堂环节中,有些会立即反馈回他们的幸福感,有些则在过后的作业中或者课堂中以及跟教师的沟通中折射回来。如果这堂课让学生觉得开心,他们会很乐意思考、沟通并且能够对教师的各种要求给予回应。甚至在让他们头疼的课后作业上,也能表现比以往积极主动。这种幸福感,不单纯局限在45分钟的课堂,它可以延伸到课后作业中,甚至是下一堂课。这种幸福是有弧度的,这是我在为期几个月的教学中深刻体会到的。
二、“幸福”课堂第二步:为“幸福”课堂创造条件
首先,请教师保持一颗体谅宽容的心。初一的孩子性格上还很活泼、思维跳跃度快但有时候也很散(集中点不足)、有一定理解和认知能力,自我意识逐渐变强,渴望被认同、鼓励和关注。成人的认知和理解与孩子有着千差万别。对此,教师要站在初一孩子的角度,在备课时把握两个方面:形象和简洁,即形式上形象生动不花哨,内容上简洁却不简单。在课堂中把丰富的知识演变成细腻、生动的语言传达给他们。同时,还要贴近生活,用他们的切身经历来“现场说法”。让他们感受到知识原来就在身边,由最初的“不过如此”到“原来如此”再在到“不止如此”,这种就是孩子幸福感的一种写照。另外,还要注意一点就是教师不能太夸夸而谈,让学生感觉被忽视。注意与他们的语言、情感的互动,他们有时候也需要被倾听和肯定。对于不遵守课程常规的孩子,以宽容的心原谅他们,但一定要让他们为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处理这种情况,放在课下,除非必要,不要占用课堂时间。如何处理突发事件,考验了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如果处理得当,那么课堂就能在轻松欢快中进行。反之,则势必影响师生情绪和教学进度。
其次,请学生保有一颗感恩的心。对于传授给他们知识的老师,要让他们学会感恩。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感恩的心,对此,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告知他们。学校的教学常规中,也应明确规定。这不是向学生索求感恩,而是教会他们学会感恩,感谢任何给予他们成长帮助的人。若能真心如此,师生的幸福感都将倍增。此外,课堂上师生之间的默契度和信任度也是“幸福”课堂的必备因素。这需要师生之间多多沟通和互动,相互了解,培养彼此间的信任和认可。
三、“幸福”课堂第三步:为“幸福”课堂借“东风”
这里所谓的“东风”一是班主任的辅助。一个班级的形成良好的氛围,班主任的工作功不可没。班级的纪律、规范,都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强化和引导,让学生们在规范中快乐学习。当然,每位任课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也要或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们的学习习惯、甚至思维方式,给予他们在合理规范中最大的学习自由(自由的思考、自由的提问、自由回答等)。另一一缕“东风”则来自师生间任何饱含真诚的行为。一个关爱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一句感谢的话语等等。这些细微之处,往往饱含着无穷的力量。不见的有多震撼人心,但却能给彼此幸福的温暖。
以上几点,是我的一点泛泛之论。对于“幸福”课堂的建构理论,还很不完善,依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去探求。这需要极大的耐心、爱心、恒心以及决心,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探索理念,更需要站在前辈上的肩膀上,需要各方的配合和努力,才能探求到什么是真正的的“幸福”课堂。在这短短几个月中获得这些许感悟,也让我成长许多,感谢我工作生活的这个集体,给予我很多帮助,才让我更加有信心站在三尺讲台,去为那一双双灵性的眼睛播撒知识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