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较为完整的独特的智力理论。该理论一经提出,即刻在学校各级教育如早期教育、中小学学校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甚至社区教育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仅在美国本土,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就触及到了上百个学区的成千所学校,数以百万的教师都不同程度地接触过该理论,而且即使在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西班牙、希腊、泰国,多元智能理论也受到了热烈的响应。在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教育领域的研究中,如何评估或鉴定学生的多元智能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智能”具有与传统“智力”的根本不同,因此需要我们运用新的视角和方法来鉴定学生的多元智能。本文主要论述了加德纳的智能观的基本内涵,并且提供了来自于美国本土在鉴定学生多元智能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以期为我国在这方面刚刚起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加德纳智能观的基本特点
对于智能的界定,加德纳在《多元智能》一书中明确提出“我们认为,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活动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能够针对某一特定的目标,找到通向目标的正确路线。文化产品的创造,则需要获取知识、传播知识、表达个人观点或感受的能力。”具体而言,加德纳的智能观具有如下特点:
其一,智能具有情景性或社会文化性。加德纳认为智能是和一定的文化和环境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相关的,文化的差异和环境的不同决定了人们对智能的看法不同,这种不同既包括对智能含义的理解差异,也表现为对智能表现形式的不同要求。例如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语言的使用、良好的记忆力、数学运算等被人们普遍认为是最重要的智能内容,而随着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倾向于解决实际问题、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或是其它能力。
其二,智能的多样性。智能并不仅仅表现为以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为中心的所谓“学术性智能”,而且更应该包括音乐智能、视觉—艺术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鉴于这种思考,我们就不难明白前几年为什么风行“情感智力”以及最近的“三元智力”理论了。事实上,人的智能表现是多样的,因为智能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的生命心理活动的潜能,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程度的多种智能,智能的表现也是多样化的,在证实已有的多种主要智能之外,加德纳后来还提出了自然观察者智能和存在智能,他甚至还在探索是否存在道德智能。事实上,智能到底有多少种并不是该理论关注的主要方面,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智能的表现是多样化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允许个体运用自己的优势智能和独特的智能组合达到应有的平等、成功。
其三,智能的相对独立性。传统智力认为智力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的,而加德纳的研究表明,智能可以相对单独存在。这是因为大脑的皮层掌管某一领域的智能的发展,相应皮层区的受损会影响相关智能的发挥,但对其他智能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人身体残疾或是语言能力发展不好,但是他们却在其他领域有着明显优势,甚至超出常人许多。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来上海演奏的小提琴大师帕尔曼尽管身患小儿麻痹,但并不影响他在音乐领域的造诣。当然智能的这种特性并不排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多种智能的有机组合来解决问题的要求。因为一般而言,问题总是包含多方面领域的知识,它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各种智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最有效途径,而且人本身就拥有各种智能存在的物质机体结构。
其四,评判智能的标准是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传统智力测验总是以在非情景化的环境中运用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的情况为准。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极其看重智能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创造产品的能力。比如修好一辆自行车、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等都可以看作是个体智能的展示。这种特点提醒我们,智能的展现不仅表现在做考卷、测验等过程中,更重要的表现在我们解决日常的具体问题中。
二、鉴定学生多元智能的几种方法
1.观察学生
正如美国学者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在其《课堂中的多元智能》中所言,也许评估学生多元智能的最好办法就是观察学生。笔者以为,这其实体现了加德纳智能情景性的特点,因此观察学生在学校的平时生活是鉴定学生多元智能的一个有效途径。按照阿姆斯特朗的看法,有两个观察的方面值得我们注意和采用。一个是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出轨”行为。通常语言智能占优势的学生上课会滔滔不绝、喜欢和别人讲话;而一个身体—运动智能占优势的学生则通常在教室里跑来跑去;具有良好人际交往智能的学生则会热衷于组织各种小团体;而在自然观察者智能占优势的学生则有可能会带只小动物之类的东西到学校来。按照传统的看法,学生在学校中的这些行为都是“不良行为”,然而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却是学生智能倾向的表现,它告诉教师学生自己的学习风格和特点,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借助这些行为来观察和推测学生的智能特点。另一个观察的方面是看学生如何在学校中度过自主时间。自主时间也就是指自由活动时间。在这些自主时间里,有的学生喜欢看书,有的聚在一起口若悬河,而有的学生则喜欢在生物角摆弄,有的学生喜欢画画什么的。学生所有的这些自主选择的活动都为我们鉴定学生的多元智能提供了真实而有效的途径。
2.收集资料
收集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一切资料是一个有益的方法。这里需要提及的是收集的材料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保存:相片、草图、作品、磁带、摄相记录等等。比如说对于语言智能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运用录音机记录下来,对于那些在视觉—艺术智能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则要注意保管好他们的作品,对于那些热衷于身体—运动的学生可以运用摄像机记录下来。
3.查看学生的学校记录
学生以往的学校记录尽管有时显得枯燥无味,却也是鉴定学生多元智能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途径。其中重要的是看看学生以往的各科成绩。一般而言,学生在某门学科经常得高分或是经常高出其本人在其他学科的得分,就表明这个学生拥有这个学科领域所需的典型智能。比如说,一个学生在数学和科学的得分高出他在语言和社会学科的得分就可以推测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有可能优于其言语—语言智能。因此一般的正规测验在评估学生的多元智能方面也具有部分的线索功能。这里列举的是一些有关各种智能的常规测试:言语(语言智能:阅读测试、语言测试、词汇测试等)。逻辑(数理智能:皮亚杰评价、数学测试、推理测试)。空间智能:视觉(记忆测试、艺术倾向测试、视觉心理测试);身体(运动智能:感觉运动测试、体格健康测试)。人际交往智能:社会成熟程度、社会关系网、人际项目测试(如绘制家庭成员结构图)。内省智能:自我概念测试、投射测试。自然观察者智能:包括那些含有动植物绘图和自然环境的测试。和其他老师交谈了解,一般情况下,某个教师总是教授—门的课程,因此不可能完整了解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情况。因此当你要了解学生的视觉—艺术智能时,最好要去询问教授这个学生的艺术老师,而当你要了解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时,最好询问教授他的体育老师。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你的同事是收集学生多元智能资料的重要来源,一定要和他们保持定期的有效沟通。通常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会有意外的发现:一个学生在一个班级中可能被认为是捣蛋鬼或没什么特别的,而在另一个班级中他有可能就是班级中的明星,因为不同的班级对于智能的要求和喜好也是不同的。
4.和家长交谈
家长是孩子真正的教师,可以说他们对于自己的孩子是最了解不过了,因此切不可忽视家长这个重要的信息来源。在向家长询问孩子的多元智能情况时,教师切记首先要向家长介绍什么是多元智能,然后告诉他们,在家里通过哪些途径可以获得孩子在多元智能方面的情况,比如说照片、剪贴簿、录象、孩子的兴趣、爱好等。收集到家里的信息后,教师还应在家长会或家访时和家长们一起探讨,以确保结论的准确和可靠性。在学校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有的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无大的进步和特点,然而在校外或是家里却是“三角猫”,因此注重收集学生在校外的情况是鉴定学生多元智能的一个重要方面。询问学生自己,也许最了解学生的应算是学生自己了,因此询问学生也不愧是寻求鉴定学生多元智能情况的一个好方法。在询问学生之前,同样有必要先要向他们介绍多元智能,在学生自己了解该理论的基本内容之后可以采取如下这些方法:一对一访谈,问他们觉得自己在哪个方面发展的最好,每一个领域的能力水平如何;列出几种智能,让学生按自己发展的优劣排序;或者是让学生运用某一种特别的方式如绘画、打手势来表达自己所做的事情,以此教师可以察觉学生在该智能领域的能力和水平如何。设立特别活动,这是指为观察学生的多元智能教师所专门设立的一些针对性的活动。比如,教师在讲述某一个主题时,可以片段地运用几种智能,然后仔细观察学生在使用每一种智能进行教学时的反应,比如在运用言语—语言智能进行教学时,有的学生可能立即就会发困,而有的学生可能聚精会神;而一旦运用身体—运动智能进行教学时,有的学生却是异常认真、活跃,有的学生则就可能懒得根本就不想动。还有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按照几种不同的智能,分别设立智能活动中心,然后让学生随意选择,观察他们的选择情况和在某一中心的具体活动情况。
当然,鉴定学生多元智能的方法不仅仅局限在上面几种,但它们却是有效的方法,致力于研究多元智能理论在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教师一定还可以找到其它更有效、更有趣的鉴定方法。然而,我们切不可忘记,如何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准确的判断,才是接下来教师所要进行的艰苦和有意义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