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班级管理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4/12/19

【摘要】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德、智、体、美诸多方面发展的指导者。班主任的工作就是千万百计地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生活和班级管理的主人。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正确认识学生的基础上,针对其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并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对方式、方法的讲解和传授,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并为学生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舞台。

【关键词】勤于管理;"刺激"教育;真诚爱护;严格要求;体现教育艺术性对于现在孩子来说,不是智力问题,而是是他们的心理问题。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成长带来生理和心理的困惑、学业竞争带来的压力、来自社会的干扰和人际交往中的烦恼,等等。所有这些不良情绪都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这些都需要我们班主任应积极承担起做好孩子心理卫士的职责,做学生心中的那一缕阳光,把更多的温暖和关爱洒向教室的角角落落。

一、"勤"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首要条件

1、"眼勤":班主任要想获得关于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就要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处处发现。比如在课堂上注意观察学生的注意力、学习态度及习惯;在课外多观察学生的个性、品质、活动能力、人际关系。勤于观察有助于班主任及时把握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再加上小学生的可塑性较强,他们会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事情上的表现不尽相同,班主任只有经常地、反复地观察这些相同与不同,才能对学生建立正确的评价体系。

2、"嘴勤":班主任除细心观察学生外,还应有主人翁意识,把自己当作班级的一员,与学生一起参加劳动,一起参加各项活动,与学生同甘共苦。在活动过程中能及时对发现的问题予以方法上的指导,并能在每次活动后,及时进行总结,对好的方面予以鼓励、表扬,对存在的问题讲出来,让大家集体想办法,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让学生在自我总结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成长。这样既调动每位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也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3、"身勤":在学校生活中,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是班主任,学生也受班主任的影响力最大,学生接受班主任的教育,不只听其言,还会观其行,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班主任只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使学生"耳濡目染"。随手捡起的一片垃圾、顺水关掉滴水的龙头、对生病的学生递上一杯热水,等等。这些细小的动作都会给学生积极的心里暗示,成为学生的榜样,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

二、适当地"刺激"是教育的催化剂

心里学研究表明,适当地、有效地"刺激"更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但是一定要把握好"度"。作为班主任应利用自己的双重教育身份,来实现对学生的"刺激",达到教育目的。十多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对不同学生应使用不同的刺激方法:学困生他们一般都比较自卑、不自信,我们应在理解与信任的前提下,给他们一个目标,利用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跳一跳,摘个桃"的教育策略,使他们幸福地"采摘"到自己努力后的劳动成果;中等生他们一般都具有很大的波动性、不稳定性等心理特点,他们会张望、会徘徊,较容易产生不思上进的心理,学习上就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老师就应时不时地在屁股后面加把"火",让他们体会一下"坐火箭"的感觉,以便朝更高目标迈进;优等生,他们往往是受人瞩目的焦点,也往往易产生骄傲、浮躁的情绪。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就应适当往下"压一压",再向上"抬一抬"。就好比一个弹球,只有向下扔的力量大,才能成就它更大的弹性势能。这样有利于学生认清形势,奋起直追。

三、严格要求是教育的基本准则

师爱是神圣的,其神圣之处在于它有较强的原则性和崇高的使命感。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可连柯曾说过:"如果没有要求,就不可能有教育",不严格要求就不是真正的关心受教育者,教师要做到"情理并举,严爱同施"。在班级生活中,班主任要用实际行动去关心、爱护学生,并要让学生感受到爱的真诚和温暖。作为一个班主任应时时告诫自己: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与鼓励、认可与尊重,尤其是问题学生,自己一个信任的目光可能会令他们激动不已,自己一个淡淡的微笑可能会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自己一句亲切的话语可能会成为指引学生前进的明灯……所以,我们不应该吝啬自己一个小小的暗示,常常能微笑的面对学生,多肯定他们的成绩。同时,我们也应正确认识学生所犯的错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只要学生能认识到错误,我们就应该原谅他,我们时时要知道:多一份理解与宽容,学生就多一片天空。但对于比较严重的行为过错,班主任一定要究其原因,帮学生分析利害关系,使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便在今后彻底改掉。

四、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是班主任的教育艺术

一个合格的班主任不仅要做好优等生的教育工作,更应做好问题学生的的转化工作。班主任应对问题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增强他们战胜自我的信心。

1、走进问题学生的"心灵"。对于问题学生,班主任要从平时的言语中、行动中关心、关注他们,尊重他们。在课堂上,你可以时不时的用心瞅瞅那个角落、打给他们一些激励性的手势;在课外,愿意走近他们,愿意俯下身子和他们谈心,聆听他们的倾诉、甚至愿意和他们一起来游戏……让他们深深体会到:老师就在我身旁。

2、发现问题学生的闪光点。俗语说的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再差的学生也有长处,班主任一定要注意观察,了解,及时的捕捉问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学会用放大镜观察学生,哪怕是一点苗头,都应予以鼓励、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在班级活动中要为他们创设更广阔的空间与其他学生一起交流,共同合作,让他们感受到同学间的温暖,集体的力量。

3、用诚心去触动学生。对于问题学生来说,他们非常需要别人的认可和尊重,而这种尊重和认可有时是很低的,也许只要一个欣赏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你明白了吗"之类的语言,只要班主任是真真实实地、发自内心的表达,都会让问题学生感受到心与心的交融。

4、换一种角度看学生。当代社会,媒体开放了,社会多元了,学生不比以前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采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策略。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方法上指导,改变我们所能改变的,接纳、包容我们不能改变的,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心理出发,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总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特点,把握"教育就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的完善与提高"这一原则,积极践行教育目标。只要我们看见孩子们今天已经好于昨天了,说明我们的教育就是成功的。那么我们就更应坚信:明天的阳光一定会比今天更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