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教学软环境 课堂氛围管理

时间:2013/12/27

课堂氛围是一种心理背景,是教学的软环境。良好的课堂气氛对学生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不但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而且还会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了解学生的需要。需要是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学生的需要越强烈,由此引起的行为强度也就越大。因此,在课堂管理中应高度重视学生的需要。学生的需要是内因,教学活动只有通过这个内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如果无视学生的需要进行课堂管理,那么只会事倍功半,并极有可能导致学生身心受到伤害。

2.创造积极的课堂人际关系。课堂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功能,直接影响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影响课堂气氛,进而影响教学效果。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理解、关心、尊重学生,能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教师,乐于听取教师所提出的指导性意见。其次,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同伴关系。学生群体中同伴间的交往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影响,从而制约了课堂管理效果。良好的学生关系能使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建立相对稳定的班规。有人说,有效的课堂管理,就是建立有序的课堂规则的过程。教师每天面对几十个性格各异、活泼好动的孩子,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规则,就不可能将这些孩子有序地组织在教学活动中。一方面,教师要适时地将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来,形成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并严格监督执行,让学生明确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另一方面,还要在让学生了解其规范的同时,使学生逐步形成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将规范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准则。更进一步,学生不仅能够用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还可用规范来评价别人的言行,通过班级舆论来纠正偏离规范的其他人的行为。

4.降低课堂焦虑水平。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是一个人自尊心受到威胁时的情绪反应。适度的焦虑可以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但焦虑过度则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并导致问题行为。有效的课堂管理应该帮助学生在焦虑过度而尚未形成问题行为前降低焦虑的强度。调控学生焦虑的办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谈话了解、诊断焦虑的原因,然后诱导学生把造成焦虑的烦恼宣泄出来。二是针对焦虑的原因适当调整教学情境,例如调整教学要求、进度,调整教学评价等。

5.树立教师的教育威信。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的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有威信的教师,可以轻轻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就能使乱哄哄的课堂瞬间安静下来;威信不高的教师,即使大声训斥也不能使学生信服和听从。因而,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良好威信影响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给全班学生以积极的情绪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