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才能实现梦想
从幼稚到成熟,从依赖到自主,从自我到社会……这个秋季,又一拨学子从初中升入高中。
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每一个跨进高中的新生,有惶惑,也有梦想。那么,如何才能迅速融入高中群体,适应高中教育?
开学伊始,厦门双十中学校长陈文强寄语新高一学子:没有一种梦想是不经努力、不经拼搏实现的。做好思想的衔接、实现行动的跨越,就能在高中的学习生活中永排前头。
思想的衔接
从幼稚到成熟
高中人生最突出的特征是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转变。到了高中,要不断提高公民素养,逐步明确自己所应履行的权利和义务、所应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对一言一行负责,对现实未来负责。
高中生要懂得规范自身的行为。如何规范自身的行为,最重要的是提高公民素养,包括思想道德素养、人文科学素养等,以此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丰盈的精神世界、坚强的心理品质,能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高中生能做到这一点,就能为主动融入社会,参与国际合作,走向成功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依赖到自主
高中生活最明显的标志是呈现从依赖向自主的跨越。要切实转变在家依赖父母,在校依赖教师,出门依赖朋友的习惯。生活上独立自主,学习上自强不息,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依赖滋懒性,自主长精神。要主动适应环境,主动面对现实,主动应对挑战,主动体验吃苦。尤其是吃苦,能吃苦才能充实,才能成长,才能发展,才能生生变易。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不息,生命不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这“不舍”“不息”和“不止”,就是坚持不懈,甘于吃苦。做为高中生,就要敢于在大河奔流、大易流行的世界中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应该成为高中生的生活写照、精神写照。
从自我到社会高中生思想最突出的特点是从自我到社会的飞跃。独立生活,意味着步出自我的小圈子,走向社会的大海洋。要摒弃“小我”,崇尚“大我”,尊重生命,善待自然,关爱社会。懂得为他人着想,善于与他人合作,乐于为社会服务,不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确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向,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立志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家国情怀、有世界眼光的“大我”的人。
行动的跨越
从倾听到参与
通过课内外的倾听,作出准确的内容分析和价值判断,进而内化为积极参与的行动自觉。真正进入真实情境的问题学习,形成学习共同体,实现自主控制和多边互动,以获得充分的机会去探索感兴趣、有吸引力的问题,使学习成为主动思考、探索、发现和解惑的过程。
更为重要的是,有了积极参与的行动自觉,便能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学会兼听。“我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的发言权”,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名言揭示了尊重、宽容、兼听的参与行动学原则。
高中生不但要积极参与课内外教学实践活动,还要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交往、沟通和交流。在参与的过程中,既要独立思考,执着主见,坚持真理,又要尊重不同见解,宽容不同思想,兼听不同意见。这样,由倾听到参与,方能开阔视野,激活思维,成就气度,形成品格。
从接受到发现
接受是一种成长惯性,永远保持这种惯性的人实际上是不能成长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个性的形成,高中生不应满足于一味接受,而应在接受中,有自己的发现。如何做到在接受中有所发现,除了平时要开阔视野,夯实积累,对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的人事景物、形情理典进行仔细观察、深入分析外,还要不满足书本和课堂,不迷信教师和权威。
学习仅靠被动接受是不够的,要在接受中有所质疑,有所发现。有质疑、有发现的学习才能产生巨大的思维弹性,增强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批判性,以至形成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切实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模仿到创新
模仿是创新的基础,但一味停留在模仿层面上,会扼杀人的创造活力。时下,很多中学生热衷于模仿,这是远远不够的。尽管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天性禀赋,创新却是每个人享有的智力属性。高中生要享受这种智力属性,就要尽情享受独立的思考和自由的思想。 一个人能不能创新,主要看两个方面:一个是好奇心和想象力,对世界、对事物、对知识有浓烈的兴趣,并由此产生丰富的联系和想象;另外一个是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独立思考,敏锐感受学科学习和生活体验的重要问题,并且做出迅速的反应。如果能做到这两个方面,那么你的学习世界、生活世界、以至心灵世界、精神世界,肯定比别人有趣得多,丰富得多,深刻得多,奇妙得多。
没有一种梦想是不经努力、不经拼搏实现的。努力,才能实现梦想。
十八大学习 感悟报告 学习心得 领导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