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校长管理中心
用户名: 密码:

校长:陈宗炫

中国校长独特展示平台http://www.xiaozhang.com.cn

陈宗炫校长主持的国家级课题——“宏志班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14/3/3

3058次查看

陈宗炫发布

为宏志班学子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宏志班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江西省赣州市田家炳中学课题组 341000

课题指导专家刘铁芳博士(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宏志班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研究》课题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田家炳基金会2005年10月批准立项,系《中央教科所—田家炳基金会学校德育研究与发展计划》的一个子课题,江西省赣州市田 家炳中学课题组在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博士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研究和探讨,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现将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赣州市田家炳中学作为一所全省优秀重点中学、“江西省德育示范校”,学校工作始终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注重实效”的原则,充分发挥学校在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主阵地和主课堂的作 用,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为指针,大力推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学校自2002年承办国家“西部开发助学工程”以来 ,成为了江西省首批承办高中宏志班的两所学校之一,宏志班作为赣州田中的一个特殊教育群体,受到了社会、领导、老师、学生的密切关注,加之宏志班学生由于大部分来自边远山区、贫困家庭或单 亲家庭,生活的贫困、环境的因素、社会的原因,导致其心理的危机,从而影响学业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选择这样一个课题开展研究工作,就宏志班学生心理危机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对策,把预防宏志班学生心理危机的的问题尽可能解决在学校教育当中,对构建和谐社会具 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005年6月我们又申请加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田家炳基金会学校德育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申报的《“宏志班”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研究》课题得到批准。

(一)选题依据

我校于2001年开办了首届“宏志班”,向江西省招收符合下列条件的学生:家庭生活困难、学生成绩优异而无力继续就读高中。中央文明办以及学校自身投入等形式免去“宏志班”学生的所有学费、住 宿费,还给每位学生每个月300元的生活补贴,学校领导还经常捐助衣服、被子、中秋节发月饼、春节买好回家车票等形式,使他们时时刻刻感到学校如家一样的温暖。学校招收了七届“宏志班”350名 学生,他们主要来自农村,这些学生来校后学习刻苦、生活简朴、尊师守纪、成绩优秀,已成为学校全体学生的学习榜样,对学校建立勤奋好学的校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与观察 ,也发现“宏志班”的学生存在以下的问题,例如:群体意识淡漠,学习动机相对单一,心胸不够开阔,思维不够活跃,创新意识不足,少部分同学还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针对上述所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这个群体普遍遇到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急需加以正确疏导。结合现在学校教育中对预防和干预贫困学生心理危机方面的认识不足与措施不力,引发了我们对这方 面问题的思考。

(二)价值论证

此课题的研究是促进社会发展,提高全民素质的要求。宏志班学生的问题已经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家长揪心、学校担心的带有普遍社会性的大问题,甚至影响了当前学校的发展与稳定。 经济上的重负,往往导致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贫困使学生心灵深处自觉不自觉的产生了一种挫折感,从而导致了自卑、抑郁、焦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和 心理障碍,部分学生因此成为经济、身心的“双困生”,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性格等诸多方面都造成了很大影响。本课题要研究的问题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危机、认识危机,掌握心理危机发生的 特点和一般规律,进而应对危机、解决危机。

二、课题的调查论证:

本课题的最初提出始于2005年3月,2005年10月被正式纳入国家级级课题《中央教科所—田家炳基金会学校德育研究与发展计划》的子课题,2005年11月正式开题实施,从课题提出到课题开题实施,我们 的准备工作长达半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课题准备:

1、进行了课题的基本论证工作。

通过对课题的基本论证,我们认为,本课题的提出,既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又有其坚实的教育科学理论依据。

首先,从其社会背景看,《宏志班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研究》课题的提出,是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现代社会是高科技、高效率、高竞争的社会,它要求人们必须具备正常心态,拥有 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校教育而言,现代教育改革涉及到了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学校教育对象中,宏志班学生普遍存在着 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阻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其次,从其教育科学理论依据看,通过对课题的论证,我们找到了开展课题的充分的理论依据。具体包括政策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依据。就政策依据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国教 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都为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更具体地提出了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原则、主要任务、实施 途径、师资队伍和条件保障、组织领导等。就教育心理学理论依据而言,教育学、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心理健康学都为本课题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2、制定了课题实施基本方案。

在我们制定的课题实施方案中,我们再次论证了课题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明确提出了课题研究的对象、措施、原则、目标等。

就课题研究对象而言,经过反复思考,我们最终决定以进入赣州三中学习的高中宏志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上述学生心理障碍的疏导为重点,促进整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健康发展。

就课题研究的措施和原则而言,我们主要采取了建立健全心理辅导机构、开设心理活动课、心理专题讲座和心理咨询活动等方法和措施,促进课题开展顺利进行。在研究过程中,始终坚持方向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可行性原则、保密性原则。

通过研究,我们确定的主要目标是探索、寻求一种主要针对宏志班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走出一条中小学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路子,从而促进广大宏志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体包括质量目 标和理论技术成果目标两类,质量目标在于使宏志班学生整体心理素质得以显著提高。理论技术成果目标在于通过课题的研究,能够产生出一批有一定分量,能够造成一定影响的学术论文和相关研究报 告。

3、制定了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为使本课题研究具有计划性、程序性,出现预期的研究效果,我们将课题研究分成了以下几个阶段和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与前测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在于:对课题研究的全过程进行总体的理论分析策划;建立课题研究机构,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完成对宏志班学生心理状况的前测与统计工作,并依此 制定心理教育的具体策略和措施。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在本阶段,我们对宏志班学生心理状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依此开展了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宏志班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有计划的干预,建立并完善关于宏志班 学生心理问题的监护制度,通过本阶段的工作,促使学生心理素质得到了整体的提高。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推广阶段。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宣传、推广研究成果。

4、组建了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为确保该课题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对研究成员进行了分工,并就课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2007年9月,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课题组也相应的进行了人员调整,主要人员如下:

(1)指导专家:刘铁芳湖南师范大学博士

对课题的各项工作进行检查,并指导开展课题的各项工作。

(2)组长:陈宗炫中学特级教师校长

全面负责课题研究,对课题的整个实施过程进行组织管理。

(3)副组长:唐年珍中学高级教师副校长

负责课题的总设计,把握课题研究方向;具体组织开展研究工作,统筹课题的运作;邀请指导专家鉴定实验成果。

(4)成员:

邹金平(中学一级教师党政办副主任第一、二届宏志班班主任)研究课题的有关理论;对课题组全部成员进行理论培训;组织教师的培训工作和课题的教研活动;负责课题研究过程中的财务工作;做好 信息的反馈;对研究工作进行总结。

明小青(中学二级教师团委副书记班主任)撰写课题的开题报告和结题报告;编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编写课题的实施方案;撰写课题研究论文;负责查看中央教科所有关信息,并与中央教科所保 持联系。

李莉(中学一级教师政教处副主任第三届宏志班语文教师)负责“宏志班”学生的调查研究;撰写我校“宏志班”心理危机状况的调查报告;搜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信息资料;撰写课题研究论文。

邹荣昌(中学高级教师)负责课题的会议记录;完善学生心理咨询的手段;撰写课题研究论文。负责课题各阶段的计划、总结起草;负责实验过程中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档。

黄谷(中学一级教师科研处副主任):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宣传、推广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论文;课题的相关总结撰写。

胡高磊(中学二级教师政教处干事第四届宏志班语文教师)加强校园文化宣传,收集关于“宏志班”学生的故事;开展“学会感恩”演讲比赛等有关活动;搜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信息资料;撰写课题研 究论文。

(二)调查论证:

长期以来,宏志班坚持“六个特别”:“特别有礼貌,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有志气,特别有作为”,社会普遍认为这些学生学习自觉性强,觉悟高,能自己管好自己,忽视对他 们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沟通,无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波动,显得过于放心。其实不然,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发现,他们同样需要老师的全面关心,精心培育和刻意摔打,这个特殊群体的主流是好的, 但在思想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心理健康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家庭的贫困导致自责倾向。

宏志班学生大多数有较强的自尊心,同时又有一定程度的自卑感。他们在与老师、同学交往时,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较为敏感。他们忌讳别人议论他们衣着不入时,嘲笑他们的“小气”,甚至在课堂上 也不敢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究其原因,进入高中后,强手如林,竞争激烈,且高中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方法、能力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学生不能马上适应,学习感到吃力,这容易使他们产生自责心 理和自卑感。在人际交往方面,由于他们大多来自农村,性格较内向,欠缺人际交往的经验与技巧,面对新环境难免产生不愉快的心情,从而产生自责心理。如果自卑感过于强烈,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和生活。

2、高值的期望导致学习焦虑。

宏志班学生大多数是以较好的成绩考入高中的,他们学习目标明确,渴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命运,所以,他们最关注的莫过于学业成绩的好坏。一些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偏高,当短期内又难以实现 这种期望值时,可能导致一种焦躁的心理。有的学生“一听说考试就感到紧张”,在老师提问时感到不安。根据调查,有些学生经常给家人写道:“我在花父母的血汗钱,救命钱。家里本来已够穷够苦 的了,我这一读书,使家里更苦了。父亲因为把钱都给了我,自己有病也不会去看。我无能,我有罪,我欠家人的太多太多……”他们还常问:“老师,几年后万一考不上大学,我该怎么办?我真不敢 想下去,这太可怕了。”没有适应新环境下的紧张学习是造成这种学习上的焦虑心理的原因。

3、前列的位置导致脆弱人格。

社会和学校对宏志班多方面评价总是位置靠前,致使他们长期生活在喝彩声中。少数人自我感觉良好,渐趋自负,甚至目中无人,会对老师的教育和意见不以为然,面对善意的批评,自然而生抵触的情 绪,久而久之,形成孤傲的个性。另一方面,有些人崇尚个人奋斗,为既定目标而不懈追求,绝不服输,容易产生惟我独尊的思想。一旦过头了,嫉妒的灰暗心理也随之产生。有时他们缺乏友好竞争、 共同进步的良好心态,不愿过多地与同学交流、探讨学习上的问题,一旦被人超越,心理极不平衡。

4、内向的性格导致恐惧倾向。

宏志班学生大多数心理负担沉重,肩负着家人的嘱托和厚望,加上自己对外界评价过于敏感,有时容易否定自我,易心慌意乱、焦躁不安、害怕恐惧,总有一种大难临头却无法躲避的感觉,认为考不好 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在考试前夕,出现睡眠障碍、难以入睡,睡眠中多梦、白天发困等反应;在考试中,则表现出考试晕场、身体不适等情况,心理极度恐慌。

(三)原因分析:

1、自身因素。宏志班学生正处于青年初期,调查发现,和同龄人相比,他们具有较高的独立思考和处理事情的能力,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而他们内心却很自卑。在他们身上存在感情外露和内隐 之间的矛盾,较强的自我意识与意志品质不成熟的矛盾,较高的自我期望值与学习压力较大的矛盾,与人交往的热情与心理封闭性的矛盾等。自卑和要强两种人格特征复杂地统一在学生身上,是宏志班 学生群体独特的人格特质。

2、家庭环境。宏志班学生的家庭都极为贫困,有的来自单亲家庭,有的父母下岗或残疾,不良的家庭环境,过早的承受家庭负担,会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其次,在绝大多数贫困家庭 家长的头脑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这使得他们对孩子的期望更高,而孩子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他们对学习成绩过于关注,对自己的未来更加担忧;另外,宏志班学 生父母的吃苦精神,勤俭持家的品格使得这些学生大多具有顾他、谨慎、怯懦等人格特质。

3、社会环境。宏志班是“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向高中阶段的延伸,是党和政府为贫困生排忧解难,帮助贫困学生成才的希望工程。入学后,各级党委、政府以及领导和老师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 助,承办学校更是为他们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这与他们以前的学习生活形成强烈的反差,使得这些有着强烈自尊心、好学习、好上进的学生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对学习的期望值更高,希望能 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党和政府的恩情。然而,客观上,从初中升入高中,无论是学习生活环境,还是老师的教学风格、刚刚组建的班集体以及大量的知识内容,学生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正是 在这种适应过程中,他们在心理方面出现了问题。

三、课题实施的主要措施:

学校以《宏志班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研究》课题研究为出发点,在全校开展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德育教育活动,提高学校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加强理论研究,创新德育理念

1、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德育理念。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彻底摒弃功利化的教育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着力构建和谐、平安校园。从事基础教育的学校和教育工作者,要从开发每个学生潜能的目的出发, 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力争使其得到全面发展,为其走向和谐社会并发展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坚持人本立场,凸现人文特点,全面关心每一位学生,是解决宏志班学生心理问题的基础和关 键。所以包括德育在内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特别营造团结友爱、公平公正的竞争氛围,积极组织宏志班学生参加各项活动,让他们经常与所在年级同学在活动中加强交流,增进友谊,从而消除宏志 班在年级中的“孤岛”反应。自学校开设宏志班以来,鉴于宏志班学生所特有的生活经历,品格特征,特别是他们勤奋刻苦,意志坚强等城区学生稍显薄弱的优势和长处,一直坚持开展“宏志班·红飘 带”系列活动,宣传宏志班学生的先进事迹,让其它年级、班级学生了解宏志班,进而在全校掀起向宏志班学习的良好风气。现高二(13)班学生陈凯迪曾为此如是感慨:“在去年‘宏志班·红飘带’ 中我经历了一次思想的洗礼,我真正领悟到了坚强的实质。”

2、加强理想教育,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遵循“不求个个成材,力求个个成人”的办学宗旨,坚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宏志班学生入学的第一课就是爱党爱国教育理想前途教育,把“宏图寄党恩,志远为国强”作为班训, 以此激励自己。

班主任老师组织召开主题班会,了解同学们对人生的设想,对学习的期望等等,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辅导、指导工作,科任老师借助作文、周记等载体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变化。 2006年新生文艺汇演中因为同学对宏志班学生表演服装的评议,在有些同学心中造成不小的心灵震撼,这些反映在他们的周记上,“节省为何成了一种错误,也许钱真的很重要,甚至至关重要……钱钱 钱,我要有钱!”随后,老师在其所在班级利用“课前小小辩论会”中说起了“金钱会怎样我们的前途”。高三年级,升学成了宏志班学生全心关注的重点,其中不乏误区,老师帮助他们认识到读书不 单是为“光宗耀祖”、考上一流重点大学、跳出农门,更重要的是要正视贫困,掌握新知识,炼就新本领,帮助更多的人摆脱贫穷,以回报学校、社会和国家。例如,来自信丰县大桥镇中段村一个单亲 家庭的张燕在一次主题班会中说道:“是国家、社会、学校给了我再次求学的机会,我一定不辜负学校、老师的厚爱,用实际行动来回报所有关心过自己的人,回报社会。”

(二)开展德育活动,创新实践模式

1、开展党建带团建活动,增加学生对社会的安全感。

学校举行党支部带动团支部的活动,针对宏志班的特殊情况,特别设立了党员教师与宏志班学生“结对子”活动,宏志班是党和政府关怀下的特殊班级,而学校的党组织也是距离同学们最近的党组织的 代表,党员教师率先垂范,使宏志班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党的关怀,党的温暖。从而让他们感受到党领导的社会大家庭的温馨、安全,消除他们因为家庭贫困产生的一些心理压力,让他们感觉到自己 生活在温暖的社会大家庭中,社会的援助之手永远伸向陷入困境的人。从学校校长陈宗炫、党总支书记郭强到普通老师132名党员教师与宏志班贫困学子结成对子,对宏志班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方 面为他们提供帮扶,2008年南方罕见的冰雪灾害给包括许多家庭的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部分宏志班学生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为了让同学们在学校安全求学,学校党支部积极倡议“扶贫济困”基金会组 织全校师生爱心捐款,共筹得资金人民币共60000余元。今后学校党支部还会想方设法为宏志班的贫困学子开创更多的帮扶渠道,增强他们对党和社会的信任,进而培养他们对当党和社会的感恩心理。

2、高效开展社团文化活动,拓宽学生的广阔视野。

在赣州田中,为广泛联系学生,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活跃学生的文化生活、建设校园文化,促进素质教育,文学社、小发明协会、合唱团、书法社、演讲团、小记者团、志愿者协会等十几个学生社团 在第二课堂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社团由学校选派具有特长的老师担任指导教师,由相同兴趣、爱好、志向的学生自愿参加,社团采取上课、培训、讲座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还注意“走出去”实践 、“请进来”交流,广泛联络各高校的社团组织,进行对口联谊。每逢课外活动或者周末的时候,三中校园里总是歌声悠扬、舞姿翩翩、墨香阵阵……学校政教处和团委确立了社团管理的三个原则:严 格管理、积极指导、鼓励发展。

宏志班学生也积极走进这些社团,在社团活动中了解自己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培养自己对文化课堂外知识的兴趣爱好,2006届钱龙同学在文学社的活动中,感受到了文学创作的乐趣,提高了写作水平, 在2005的赣州市中小学生“弘扬民族精神”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征文比赛中获得特等奖。在舞蹈团中,来自农村的宏志班学生第一次感受到舞蹈的魅力,给她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特别是在 2007年赣州市“英东杯”文体竞赛的舞蹈比赛中,由宏志班学生余玉华同学领舞的群舞《走出大山》获得市二等奖,她仅在舞蹈团学习了一年半时间,便获得如此成绩,让宏志班全体中学为之振奋。宏 志班学生在社团中感受到了乐趣,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拓宽了视野。

3、鼓励学生多与人交往,感受现代生活气息。

老师经常鼓励宏志班学生多和住在城市的孩子交往,以“结对子”的形式让他们一起谈理想、谈学习、谈生活,学会与人交往,不做“书呆子”,逐渐摒弃了自私、小气等缺点。2007届宏志班刘禄斌与 同年级学生黄志成结成对子,两人后来成了好朋友、好兄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在2007年高考中,两人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分别进入厦门大学和上海大学进一步深造。为了增加同学们互相提高的机 会,学校经常组织他们参加不同形式的活动如校园文化节、秋季运动会、年级篮球友谊赛,踢毽子比赛,成语接龙比赛等等,在这些活动中,让宏志班的学生平等与其他班级竞争,在胜利中培养他们的 优越感,在失利中让他们学会反思,力争将他们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2007年,在学校组织的“迎国庆”文艺汇演中,宏志班同学表演的节目分获一、二等奖。

另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利用假期时间,学校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意义非凡的“爱祖国·爱科学”主题夏令营活动,学校为了让宏志班学生也能走出去看看,特别在让宏志班学生民主选举出代表由 学校出资参加活动,申俐、钱龙、郭丽株、谢英太等同学分别到北京、上海、厦门等地感受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也近距离感受到了国际大都市的文化气息,这样的活动真正拓宽他们的视野,感受 人间的温暖,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三)推进学校德育,创新学校管理

学校以课题研究为出发点,加大学校德育教育力度,推动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加强中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研究。

1、建立三项制度,完善工作机制。

注重制度建设,先后建立和完善了以宏志班学生为主的心理危机发现监控及干预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和咨询室管理制度,同时,完善了相关工作机制。

心理危机发现、监控及干预制度中包括学校、班级、学生宿舍三个层次,全方位进行心理教育和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校心理健康教育委员定期组织进行信息交流,并结合“如何进行危机干预”、“心理 辅导与学生工作”等主题进行研讨,完善了信息报告制度,要求各班注意观察,于每月将发现的学生异常情况汇总上报;成立了心语室,制定了《心语室心理咨询工作守则》,规范了学生约访、咨询值 班、团体辅导与咨询的相关规定,进一步加强了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和管理。

2、打造三支队伍,提供坚实保障。

着力建设心理咨询专业工作队伍、心理辅导老师队伍、班级心理委员工作队伍,为做好宏志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坚实保障。

校心理咨询室成立于2000年,2006年,学校成立了心语室,打造一支以德育工作者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教师专业优势,不断加强咨询教师专业队伍建设,校心理咨询室除本校的兼职 咨询教师外,还外聘了多位心理咨询专家;学校重视对德育管理者、班主任、学生干部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2006年3月,学校正式设立宏志班班级心理委员,他们在心理健康 知识宣传、危机发现与信息报送等方面都正在发挥着积极作用。

3、做到三个结合,拓宽教育途径。

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开设“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主题活动,如举办“学会感恩”主题演讲赛、“爱心献社会”社会实践活动及举办宏志班学生座谈会等,拓宽教育 的模式。

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据统计,校心理咨询中心每周接待学生咨询20余人次,结合“人际关系交往”、“自我激励”等主题,积极开展团体辅导。

普及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通过举办主题讲座,编印心理健康主题刊物,开设“心语室”等手段,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大力支持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心理情景剧大赛、心理电影播讲、中学生心理 健康日等主题活动,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

赣州市田家炳中学《宏志班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研究》课题组,结合宏志班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工作实践,反复论证,不断探索,带动了学校科研风气的形成,产生了一批理论成果,建立了一套心 理干预工作机制,使宏志班的学生感悟到了人生的成功,从而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一)课题研究推动了理论上的探索,产生了一批理论成果。

1、形成了良好的理论氛围。学校课题组为了加强课题研究的组织工作,专门对全校师生举行了开题的报告会,对全校师生进行了宣传发动,要求每位老师研读一本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读本,每位班主 任撰写一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在这种举措的引导下,学校为课题组开展调查研究营造了良好的理论氛围,也促进了学校理论风气的浓厚和校园理论研究氛围的形成。在近三年,学校共有70多项课 题立结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5项,省级课题32项。

2、产生了一批理论成果。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课题成果不断产生。课题组论文《“宏志班”自卑心理探析》、《浅谈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及对策》分别获得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奖 ;《中学生焦虑心理对学习的影响和自我调适》、《网络化时代德育工作的应对与实施策略初探》、《关爱宏志学子,培养优秀人才》获得江西省教育学会2007年年会德育工作理论探讨与研究方面的一 、二等奖;论文《为学生心灵营造一片蔚蓝天空》在《江西教育》期刊上发表。这些理论成果的取得推动着课题组成员对这一命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对宏志班学生心理规律的把握趋于成熟。

3、提高了德育工作理论水平。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尽管是针对学校的宏志班学生组织开展的研究和论证的,但是,学生心理危机的形成过程和内在的规律是一样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特别是,针对学 生心理危机的干预机制和干预手段,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是有极强的共性。因此,课题的研究成果被学校的德育部门用于指导学校的德育工作,从高处着眼,从细处着手,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在理论层面 上得到极大的提升。近三年,学校共有42篇德育工作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刊物上发表。目前,赣州田家炳中学是赣州市乃至江西省的德育示范学校。

4、探索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我们课题组为了弄清楚学生心理危机的形成机理和探索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手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面对宏志班学生的基础上,还面对全校学生学生开展了三次调 查问卷、多次座谈会和个别谈话,弄清楚了学生心理危机的大体成因:家庭的困难和个人的挫折——情绪的波动——学习的波动——人际交往的困难——个人的孤立——心理的危机。这个规律也为打开 学生的心锁找到了钥匙,为学生撑起了一片蔚蓝的天。

5、推动了学校德育队伍的建设。学校的德育工作成效依赖于学校的德育工作队伍的工作水平。课题研究的组织开展,为学校打造一支精干的德育队伍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现在,课题的研究成果和学 术论文已经成为学校对班主任工作培训的内容和素材,学校的班主任做学生心理工作的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近几年,我校得到省、市两级表彰的优秀班主任就达到40多人次。

(二)课题的研究,创新了学校的德育机制。

1、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贫穷不是罪过,贫穷不是耻辱,要把贫困看作一笔宝贵的财富,它将赋予我们比常人更多的坚强、执着、毅力、质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勇敢地直面生活,以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去应对生 活和学习的挑战;这些都是开展健康教育时老师常用的开场白。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心理辅导(咨询)室,配备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通过 建立宏志班学生心理档案,对其在校三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追踪研究等方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教育学生学会自我调整心理,克服自卑心理,找寻一种释放情绪的方式,如倾诉、运动、听音乐等 ,以转移或缓解压力。例如,宏志班朱钦运同学原来性格较内向,不愿和他人交流,老师利用周末时间找他谈话,还经常带他去赣州书城博览群书,渐渐地他拥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最终在2005年高 考中语文考了142分(全省语文单科成绩第一名);来自宁都县石上镇的贫寒学子刘诚霖同学,原来心理压力特别大,害怕学不好,经老师耐心地和他聊,并带他去与心理教师进行多次谈心,他开始变压 力为动力,刻苦学习,多次被评为学校“模范三好学生”,特别是他光荣地赴人民大会堂领取由团中央、全国学联颁发的中国中学生“正泰品学奖”优秀奖。

2、培养健康的心理意识,帮助学生完美人格。

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一直恪守“一视同仁”的原则,客观全面地分析、评价这一群体中的学生,成绩不抹杀,缺点不护短,爱之有度,严之有格,助其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对待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人 生难免有挫折”,为了培养宏志班学生客观而正确的成败观,老师有针对性地为他们安排耐挫教育。首先,要诱导他们分析挫折形成的原因,寻找挫折形成的根源,以便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增长才干。 其次,要教育学生端正对待挫折的态度,让学生明白只有面对挫折、坚忍不拔、知难而进,这才是战胜挫折的积极态度,也是作为当代中学生应具备的坚强意志和精神风貌。再次,要在德育的实施过程 中,创设情境,有意识的让学生体会人生的失败、贫困、委屈、艰辛等,使之身心经受被打击的磨练,以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质。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帮助他们学会自我反省、自我 评价、自我调适,最终解决自身遇到的心理困惑和行为障碍,达到人格的完美。

学校和老师还想方设法例如通过年轻老师作为见习班主任,宿舍思想指导老师走进寝室等方式,去接近学生,了解其心病,知其所想所为,认真听取学生的倾诉,进而创设宽松的情境,为他们创造合理 宣泄消极情绪的场合和表达情绪的机会,使得宏志班学生达到心理上的平衡,重拾健康的心理。

3、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引导学生做生活强者。

学校努力营造一个轻松、开放、自主的学习生活氛围,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各种资源和各种交流渠道,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扎实有效 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宏志班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从而给学生创设充满尊重、理解、信任、赏识的心理支持氛围,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耐挫能力,提 高心理健康水平。

自2002年以来,我们积极与赣南医学院、赣南师范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几所高等学府联系,请求他们给予指导和帮助,赣南师范学院心理学与教育系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多次来到宏志班进行过专题讲座和 个别辅导。曹新美、刘敏岚教授都成了同学们信任的好老师、知心大姐。学校还一年一度开展了“大手拉小手”的活动,由大学生组织,中学生参与的一些活动,宏志班学生在其中受益匪浅。同学们在 老师和同学、社会的帮助下,更加明确的了解到了生活的美好,自己应该克服面前的困难,只有做生活的强者,才能成为幸福生活的舵手。

4、课题研究,加强了对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针对性。

课题组经过三年的努力,从理论上已形成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认识到了宏志班学生存在心理偏差、心理问题实际是一种正常现象,导致宏志班学生心理偏差的主要因素是外 在环境与自己主观思想的不协调。二是认识到并升华了针对宏志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从宏志班学生心理问题与障碍的成因来看,我们认为,解决宏志班学生心理问题与障碍,主要应做到 :第一,爱心给予:学校老师、其他学生对宏志班学生要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而不仅仅是同情,让宏志班学生感受到班级、学校甚至社会的温暖。对他们给予关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一个前提 ,那就是要不露声色,因为宏志班学生一般都十分敏感并有极强烈的“面子”观。第二,要以活动、给其重任等方式树立宏志班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能充分地感受到任何人都有长有短,关键是如何扬 长避短。从而消除宏志班学生带普遍性的自卑感,拥有坚强的自信心。第三,对宏志班学生在中学阶段存在的问题,要以疏导的方式进行,切记教条式的说教、批评,因为宏志班学生的逆反心理一般较 强,教师的教育方式不当,最易引发他们逆反的心理。甚至做出敌对的事情来,酿成严重的后果。三是认识到了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是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学校在宏志班班主任和任 课教师的选派上有着严格的要求,必须是心理素质好、教育能力过硬,且富有爱心。在研究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来自教师的教育方式、手段。并进一步认识到了教师自身心理和学 生心理之间存在着相关的关系,教师若将自身心理困惑与问题带进学校、带进教室,势必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自觉地促使学生产生相应的心理困惑与问题。

(三)课题的研究,促成了学生的成功。

1、宏志班学生心理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心理危机有了根本的下降。

本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学校现有的宏志班学生心理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第一,宏志班学生对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有了普遍的认同。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学校150名宏志班学生, 96%的普遍学生均认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把心理辅导老师作为他们的知心朋友。第二,包括宏志班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都形成了主动调适的意识和行为。本课题开题后,我们依托校心理辅 导室,为包括宏志班学生在内的全校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让学生们从疑虑开始,到愿意、到愉快地接受这种服务,虽经历了一个过程,但现在基本上都形成了主动的心理调适的意 识和行为。第三,一部分心理知识和技能已开始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得到应用。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常常在对宏志班学生施加影响时,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一些心理学理论、技术和方法,一些掌 握得较好的同学目前已能将其主动运用于学习、生活之中。根据我们的调查,宏志班学生在学习心理、知识掌握、记忆的技巧和方法、思维活动的自我调控、过度焦虑的克服、心理冲突的疏导与排解、 青春期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已形成了主动运用的局面。第四,宏志班学生的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们在课题工作开展一年后的调查表明,经过我们有计划、有目的的心理危 机干预,学生的努力水平、情绪稳定状况、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都有了较为显著的提高。第五,宏志班学生产生了心理困惑和障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对青少年学生而言,产生心理困 惑和障碍是一种正常现象,关键在于产生心理困惑和障碍以后能否得到及时有效地疏导。在研究过程中,由于我们措施得力,心理知识普及较快,加上课题组成员、班主任、心理辅导老师有效的工作, 学校包括宏志班学生在内的全校学子所出现的心理困惑与障碍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也愈来愈低。

2.学生综合素质有了较为显著的提高。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适时地对他们进行了一些富有实效、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他们的高考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年来,前三届宏志班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同学们能够 在演讲赛中侃侃而谈,朱钦运和张燕的习作《走进“宏志班”》、《感受真情》分别发表在《赣南日报》上,张燕同学的《感受真情》还获得赣州市中学生“书城杯”青少年征文比赛特等奖;有30多人 次被评为校模范三好学生(优干),100多人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优干);三届宏志班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高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廖信开、郭慧敏获省级一等奖,肖国强等10多人获省市奥赛等级奖;2005 年,宏志班学生刘诚霖获由团中央、全国学联颁发的中国中学生“正泰品学奖”优秀奖,并赴人民大会堂领奖;2006年第二届宏志班学生谢应太又获中国中学生“正泰品学奖”优秀奖。2005年、2006年 高考捷报频传,宏志班向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其中,有53人上重点大学,85人上了二本线,特别是徐文凯、罗跃华、刘诚霖、朱钦运、廖龙、廖信开等分别被浙江大学、中国科大、上海交大、 同济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一流重点大学录取。

(四)课题的研究,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1、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德育机制,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容。 

 学校建立了心语室,开展了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努力建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教育环境要有健康的心理教育,必须要有健康的教育环境。

环境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学校从校园的物化环境(校容、校貌、学校建筑、校园环境)、精神环境(校风、价值观、生活方式、文化品位)、心理环境(规章制度、行为准则、人际关系)等 方面开展了校园文化建设。组织了开展生动活泼的集体活动,建立团结合作、友爱互助的班级氛围,让学生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养成健康、开朗的生活态度。学校以理解、尊重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 点。落实量化管理,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竞争心理。通过研究,学校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德育机制:1、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2、加强理想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3、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减轻学生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4、鼓励学生多与人交往,感受现代生活气息;5、鼓励学生多与人交往,感受现代生活气息;6、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引导学生做生 活强者。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适时地对他们进行了一些富有实效、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他们的高考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高考捷报频传,宏志班向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其中 ,有28人上重点大学,43人上了二本线,上线率为86%,特别是罗跃华、刘诚霖、朱钦运、廖信开等分别被中国科大、上海交大、同济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一流重点大学录取。

2、调动了学校全体教师德育工作的积极性。

对宏志班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在我校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全体教师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去,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韩愈早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道德依然为上 且贯穿在授业解惑之中。在尊重学生的同时其实也在接受教育。回忆自己的一点文字也得益于学生朋友们的反馈、正确人生观、道德价值观也就在彼此讨论中逐步给予灌输了。身教——无声的命令、榜 样的力量,且始终贯穿在细微之间。全体教师更加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以平等态度、知心朋友身份接触学生,多多倾注爱心。课时的减少并不意味着少接触学生,利用值班 、课间、集体活动之余,去班级转转或主动接受邀请,参加班级活动、寓教于乐;也可用自己广泛的知识辅助答疑、传道科学技艺等。对学生的差错则应可能以幽默化言语指导,保护学生自尊心。

3、为学校在新形势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加强和改进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对宏志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表明 :道德的形成,都伴随着心理过。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与形成先进思想和良好的品德是同一德育过程程,觉悟、信念、理想的确立只有与情感、意志、精神等心理素质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才会真正 有效。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品德的培养;心育是对学生自身修养的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与他们的自身修养有着密切的联系的两个侧面。德育是纲,体现着人类、国家、民族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解决 的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心育是本,塑造的是人的个性品质,解决的是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学生的品德建构是以情感为核心的知、情、行的整合建构。心育的过程应是在随机的、零散的教育过程中长期 渗透。基于这种教育特性,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应多用情景体验的方式,努力创设道德情景,让学生在情景参与中,亲身体验人格的尊严、生命的意义、人性的光华、引发他们的内心冲突、震撼,引起他 们的情感共鸣。在不断的体验中,他们会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从而实现学生自己的道德建构。要加强社会实践教育,着力培养独立自主、锐意创新的新一代青少年。把握成长规 律,服务未成年人快乐成长。搭建成长平台,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以素质拓展为中心,加强未成年人阵地建设。以思想教育为主线,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为了提高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丰富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组织开展科技、生态、艺术、体育、语言等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各类技能、技巧和兴趣。

近年来,赣州田中以其年轻逐渐成熟的魅力和丰姿,吸引了莘莘学子在这里茁壮成长,造就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才,凸现出赣州田中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现代化教学模式,注重学生 全面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学科竞赛有1000多人次获市级以上等级奖。赣州三中先后被授予“江西省德育示范校”、“江西省人民满意十大品牌中学”等称号,被誉为“中 国特色学校”。学校被确定为全国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基地和江西省网络环境下教育教学信息平台研究基地。2007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教育部授予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008年3月,我校还被省红十字会和省教育厅授予“江西省红十字示范校”。学校还建立了清华大学国防生培养基地、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生苗子基地和海军大海舰艇学院苗子基地。

(本文为中国校长网所有,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十八大学习  感悟报告  学习心得  领导发言

上一篇:暂无文章

下一篇:陈宗炫校长在11月份全校升旗仪式上的讲话

陈宗炫

省份:江西 地区:赣州市
学校:江西省赣州中学

校长经典之作

联系校长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章江新区赣康路20号

电话:07978109388

邮箱:522141@qq.com

陈宗炫校长畅谈教育论知

Copyright © 2013 江西省赣州中学校长—陈宗炫的官方网站.

技术支持:中国校长网    

中国校长网提供免费校长咨询服务,长期与数万名校长联手合作,打造出了覆盖全国范围的校长联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