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校长管理中心
用户名: 密码:

校长:范禄燕

中国校长独特展示平台http://www.xiaozhang.com.cn

北京景山学校校长范禄燕:不断渗透“民主”理念

发布时间:2013/12/27

1617次查看

范禄燕发布

北京景山学校校长范禄燕和学生们在一起

景山学校,可谓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间最具政治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学校。1983年10月,伟人邓小平从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此,人们记住了“三个面向”,记住了景山学校。范禄燕担任景山学校校长已有15载,在这里,他带头实施“在'三个面向'指引下的教育改革”,开展“九年一贯制”教育的实验,以使景山学校继承传统,并力图再创辉煌。近日,本报记者走进景山学校,与范禄燕校长进行了面对面专访。

教育新理念

“三个面向”精髓是改革和发展

在谈到景山学校办学理念时,范禄燕首先强调的是对“三个面向”的继承和坚持。“景山学校是'三个面向'的受益者,也一直以此为指针办学。”

范禄燕回忆,1983年国庆前夕,邓小平同志给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给景山学校指明了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方向。

“三个面向”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也是景山学校办学的灵魂和旗帜。“学校的教改,始终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作指导,以教育科学试验为基础。”范禄燕说。

他谈道,“三个面向”是改革开放时代的全新命题,“三个面向”是一个相互联系、协调统一的整体。“三个面向”的真谛是面向现代化,教育必须立足并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教育面向世界,是面向现代化在空间上的拓展,通过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和消化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管理方法、技术手段,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教育。

“'三个面向'的精髓就是改革和发展。”范禄燕深有感悟地说,景山学校因教育改革而诞生,随教育改革而发展。矢志教改事业,是景山学校生命力与创造力的源泉。教改是景山学校的历史使命和生命力之所在。

范禄燕是这样理解“三个面向”指导思想的: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教育受现代化建设所制约,教育发展必须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另外,现代化建设受教育所制约,教育必须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适应,以便更好地位现代化建设服务。

教育要面向世界。是借给一国教育以影响,另外,教育是一国走向世界、影响世界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主要途径之一。

教育要面向未来。人类的未来制约一国教育发展的计划和目标,另外,教育是实现人类美好未来的根本手段。

谈到景山学校的战略目标时,范禄燕强调,必须遵循“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探索中小学培养人才的教育规律,要出经验、出理论、出教材、出名师、出人才苗子,为提高教育质量,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做贡献。

而景山学校的基本办学模式是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育人才”,为培养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苗子,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景山学校培养的学生,除了应达到国家基础教育要求的各项标准,还应从素质和能力上具备这样的特色:关心国家和人类的命运,有远大的抱负与情怀,有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有务实、求新的思维方法,有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传统文化的素养,有艺术鉴赏能力或艺术特长,掌握现代生活所需的各项基本技能;有扎实的外语基础;有独立的自学能力,有广泛的阅读、求知的兴趣;有强健的体魄,熟悉一两项适合自身条件的体育运动项目。

范禄燕认为,只有素质全面发展、个性充分发扬的人才,才是能够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求与挑战的人才,才是真正满足“三个面向”要求的人才。

教育新改革

带领老师们编写语数外教材

关于学校教育改革的具体办法,范禄燕总结了7个方面。

首先是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现在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大、创造的环境好,要加快观念转变以适应新需要。为国家的发展,储备未来人才。

第二,学校要尽快转变以往的单一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都是一套统一的模式针对所有学生。不能照顾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要转变这种教学模式,让各种类型的孩子都能得到发展。

第三,景山学校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环境和课程。

第四,北京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地。教育手段、教育设备都是全国最先进的。像景山学校这样的名校,有责任将优势资源辐射到北京乃至全国的其他学校。

第五,实施有弹性的一贯学制,即“小学、初中九年一贯,五、四分段。”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实行有弹性的九年一贯教学。如学校为那些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学生,开设了初、高中直升班、贯通班等班型;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在不同层次班级学习的走班制。

第六,构建以能力为主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景山学校的课程设置中,有很多别的学校没有的课程,如缝纫、编织课,武术课,形体课,科学课,书法课,机器人课,国防教育课等等。

第七,编写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材。景山学校的教学改革起始于语文、数学、英语的教学。语文课是学好其他课的基础课,语文教学的改革是普通教育改革的基础工程。

1999年3月,范禄燕校长代表北京基础教育界参加了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他不失时机地抓住教材改革这个环节,带领教师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从教学理念、教材内容、学习方式、教学评估等方面全面进行总结。

采取边编写、边试验、边听课、边总结、边修改的方式,开始编写九年义务教育课程《21世纪小学、初中语文、数学实验课本》,并于2000年秋季开始进行教材改革与试验。

2005年11月,北京景山学校编写的小学语文、数学教材,通过了国家教育部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立项,批准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第一个实验教材,曾经在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600余所学校使用。与此同时,初中语文、数学教材进行了10年编写和试验。

“教材的改革与试验是团体性的事业,是一项艰苦的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一套教材的成功与推广需要在一定范围、一定数量的学校中进行试验,它需要集体的智慧,需要实践的探索。”范禄燕感慨说。

参与新教材试验的教师们,在完成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还积极参与教材的研讨、教材的交流培训以及教材配套资料的设计制订等一系列工作。

校长传记

范禄燕,男,1955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毕业,现任北京景山学校校长、党总支副书记。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项目联系中心副主任;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排球分会主席、北京市高中教育学会副理事长、东城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他先后荣获过东城区杰出校长、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北京市百杰校长、突出贡献知识分子、全国“银杏奖”之突出贡献奖等称号。

主编的景山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思想、理论、经验集40余部,其中主持编写的景山学校小学语文、数学教材已于2006年被教育部课程与教材审定中心批准为实验教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

校长印象

景山是条船

他愿做船上“大副”

为人随和、语速沉稳、做事认真,这是范禄燕校长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如约到访,范校长准备了厚厚的一沓文字材料,因为一旦提到学校、说到师生,他要讲述的内容太多了。

针对每个问题,他都会很有逻辑地细说一二,有时候讲到了兴致再低头看稿找回中心主题,继续讲述。他喜欢微笑着说话,很容易拉近与旁人的距离,有问也必有答。

“一直听说这里的学生家庭背景都很'硬'。”闲谈中记者问到。范禄燕很平静地说:“这里的学生,和其他学校的一样,国家发展、生活条件改善了,大家都把培养子女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作为校长和老师,也都是把注意力全放在了全面育人上。”

范禄燕把景山学校比喻成一条船,自比为船上的“大副”。“为什么不是船长呢,因为船长是个标志,大副才是真正的体会者和实践者,他跟大家一起工作、一同探索。校长对一个学校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他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把视野置于未来社会经济的大背景下,预设景山学校改革蓝图。他深知基础教育在中学生一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办学思想、培养目标和未来社会对所需人才要求出发,一边实践,一边创造条件,进行了各个方面的综合整体改革试验,取得了累累硕果。

在范禄燕的心目中,面向未来的景山学校是一所开放性的“学习型学校”。在这里,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三个面向”的旗帜下积极探索扎根中华,面向世界,取中西教育之长,去中西教育之短,探索中西教育最佳结合点,形成中国特色基础教育办学的新途径和新模式。

校长讲述

随时倾听孩子的呼声

景山的孩子们有问题也像找父母一样,找我或者班主任。学校也在不断渗透“民主”的理念,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

这里的孩子们从小学就非常信任他们的老师们,不管有什么话都愿意对老师说,比如同学间的矛盾、对异性的爱慕之情等,有时甚至比跟亲爸亲妈还坦诚呢。有一天中午休息的时候,有一个小同学来找我要交饭费。我估计这小孩是新转来的,班主任没跟他说清楚去哪儿交,就跑我这儿来了。

我认为,应该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的要求,赶紧放下手头的工作,把孩子领到了年级办公室,手把手地再把孩子交给班主任。我喜欢孩子们有什么事直接找我,我这办公室放了这么多椅子,就是给孩子们准备的。

景山校园面积有限,以前没有地方设置食堂,学生的午餐就在教室里吃。学生会换届的时候跟我提意见,要求盖一间食堂。学生的要求必须尽可能地满足,后来学校利用有限空间,盖了食堂满足了学生心愿。

学生吃食堂没多久,感到送餐的菜品单一、不合胃口。又来很多的“抱怨”,于是学校联系送餐公司,改统一配餐为自助餐。可是送来的饭菜易“凉”、变“捂”,几经变化,食堂统一改为半自助式,充分满足孩子们的成长的营养供给之需。

每年我会参加学生们的团代会、学代会,只要是学生提出来的,对于那些合理的可行建议,学校会毫无条件努力地去为孩子们创造条件,不断地进行改进。比如在听取学生的意见,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在校园内增加了活动天井、体育器械等。作为校长就是应该愿意倾听孩子的呼声,孩子们的意见是学校发展建设的宝贵财富。

校长故事

搭桥牵线帮学生圆了“太空梦”

只要是学生的需求,范禄燕都想尽办法创造条件去完成。当年景山学生饲养的蚕宝宝上太空一事,就是在他的牵线搭桥下得以实现的。

2002年,景山学校五年级学生李桃桃等人,设计了“蚕在太空吐丝结茧”实验方案,其目的是研究蚕卵、蚕幼虫和成虫等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循环现象。经过中国专家组的评审,又经过美国专家的筛选,最终从全世界几千份方案中脱颖而出,入选NASA空间生物技术研究的一部分,并搭载2003年1月发射升空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

遗憾的是,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于返回地面前的几十分钟突然爆炸,连同航天飞机上的7名宇航员,所有的实验装置都全部化为灰烬,实验无果而终。李桃桃等同学闻此噩耗,曾抱头痛哭,既为人类太空探索的失利,也为自己精心设计的实验。

范禄燕得知此事后,一面鼓励安慰自己的学生,支持孩子的太空梦想,一面联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希望得到对方的帮助。“当时航天科技的老总张庆黎,十分支持这件事,表示要用中国人自己生产的卫星把孩子们的实验完成!”

2004年上半年,在范禄燕的牵线搭桥下,来自航天科技集团的老科技工作者与景山学校一起筹划完善“青少年太空蚕实验”。之后就搭载舱的设计、实验中蚕的饲养等等问题进行了反复论证。

“我们的学生多次到航天科技集团、中科院江苏蚕研究所等单位参观和学习。”范禄燕说,在专家们的帮助、指导下,同学们系统地掌握了有关蚕的生物知识和航空航天知识,进行了多次地面模拟实验,对实验设备、方法和有关参数做了多次修订和完善。

2005年8月29日16时45分,景山学生交付的“太空蚕”,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乘我国“第22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成功进入太空,并于18天后顺利返回地球。

“这次实验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了什么是科学研究,更让他们学到了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应有的严谨作风。”范禄燕说,创造条件去实现学生的梦想,是他一直坚持的理念。

(本文为中国校长网所有,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十八大学习  感悟报告  学习心得  领导发言

范禄燕

省份:北京 地区:东城区
学校:北京景山学校

校长经典之作

联系校长

地址: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53号

电话:01065267723

邮箱:121235@qq.com

范禄燕校长畅谈教育论知

Copyright © 2013 北京景山学校校长—范禄燕的官方网站.

技术支持:中国校长网    

中国校长网提供免费校长咨询服务,长期与数万名校长联手合作,打造出了覆盖全国范围的校长联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