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校长管理中心
用户名: 密码:

校长:胡齐鸣

中国校长独特展示平台http://www.xiaozhang.com.cn

“中学生德育发展性评价手段研究”实验方案

发布时间:2014/5/26

912次查看

胡齐鸣发布

一、问题的提出
 
1、新时期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当前,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诸如建立开放性的教育体系,发挥教育的多种功能;强调教育的民主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加强基础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引进新的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提高教育的效率;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变革迫切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评价体系,以保证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实现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和学会生活,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能否实施科学的教育评价至关重要。可以这样说,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科学的教育评价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保证,是深化教育改革、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实现教育管理和教育决策科学化的重要环节。
 
2、对德育发展性评价手段研究的迫切性
 
人类社会悄然迈入21世纪,变化多元的时代冲击着我们的生活,“竞争、合作、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所有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思想政治素质”是人最重要的素质。这已成为共识,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也一直是首位工作。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在理想情操、道德风貌、行为习惯、法纪观念等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重要原因之一是目前中学德育教育方法与手段滞后陈旧,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庸讳言,目前很多中学德育工作采用不符合小学生学习心理特点的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式,使学校教育在社会、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下显得苍白无力。
 
我校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在德育工作方面,我们作了大量的工作,如家长联系手册、值周生制度以及众多的德育活动,但是未形成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德育发展性评价渗透性不足;缺乏对德育评价手段有效性的研究等等都阻碍了我校德育工作的突破。
    第三次全教会指出:要“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切实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要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校内外教育相结合,切实加强实践活动。”
   德育工作要从“天上降到地上,从天边拉到身边”,要实施真正的德育,为此,我们提出了“中学生德育发展性评价手段研究”这一课题,旨在尝试探索如何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开拓创新中学德育方法、途径,切实提高德育实效。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本课题研究的几个基本概念:
 
(1) 德育的界定:
 
一般说来,德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传习一定的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形成受教育者一定品德的活动。具体说来,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在教育者施教传导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法纪、思想品质的活动。换句话说,德育是教育者教受教育者学习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遵循其行动并予人惠泽的活动。
 
(2)学校德育的界定:
 
学校德育是德育的特征表现得最典型最显著的一种德育形式,并且这种德育的对象主要是新生一代,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对受教育者世施加一定的社会的思想道德的影响,并通过其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使其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教育者是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室;受教育者是学生,都是经过组织的;德育内容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选定的,并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稳定性;德育方法是经过选择的,有利于施教传道、受教修养活动的。通过这种活动,教师将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的品德,租金学生品德的社会性发展,
 
(3)学校德育的组成: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
 
(4)发展性评价:
 
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价值观,全面应用教育评价理论和最新评价理念,评价者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制定个体发展目标和计划,通过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有机结合的方式,并应用多元评价方法和技术,对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取得的效果进行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价值判断,对其学习和生活行为进行适时的调整和修正,使评价在了解学生需求、开发学生潜能、鼓励学生创新、发挥学生特长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让学生在受到充分尊重和取得自信的前提下,认识其我,发展自我,促进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和谐发展,不断实现预定发展目标的过程。它的核心西乡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标准、内容、过程、方法和手段都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5)评价手段:
 
2、德育评价的可能性
 
(1)人的品德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客观存在物,有其客观的实在性、客观的社会标准、客观的结构要素,这就给德育评价提供了客观的现实基础与前提。
 
(2)人的品德是其德育内部观念动机与外显品德行为的稳定统一、稳定特征和倾向,二这不仅各自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且彼此之间还具有相关性,这也为德育评价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3)人的品德及其行为具有共同性和个别差异性,这也为德育测评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4)测量和评定技术的发展,为德育评价提供了客观现实的方法,手段。
 
3、德育评价的基本类型
 
(1)从时间阶段上划分,平时性和总结性评价平时性的德育评价即日常的德育效果的评价,它是在某一具体德育计划、方案适时过程中或某一具体德育活动实施时进行的德育评价,其目的在于及时了解德育的效果和问题,及时纠偏和调空德育活动过程,以使德育活动向预定的德育目标方向发展;总结性评价使指德育工作进行到一个阶段结束后,对德育对象的综合全面性的总的评价。
 
(2)从评价内容来划分,全面性、单项性和专题性评价全面性的德育评价使对德育对象品德全面的及德育过程总体效果的检测与评定。单项性的德育评价是对学生品德的某一方面或德育过程的某一方面与环节的效果等进行的评价。专题性德育评价是就德育对象某一专门性的品德问题或某一专题性品德教育所进行的评价。
 
3、德育评价手段的类型和方式
 
(1)绝对评价:是与目标参考性检测相联系,它指跟德育目标和内容要求的预定标准进行评定,达到优的标准确定为优,达到良的标准确定为良,达到差的标准确定为差,它不管优良中差的人数和比例,一切依据达到预定目标的成度来确定等级。
 
(2)相对评价:对学生个体或群体的品德状况进行横向比较,按其在学生群体中所处的相对地位,确定为等级程度。
 
(3)个体或群体内差评价:将德育前后学生个体或群体的品德及其各个侧面的情况进行比较,以确定其发展变化的方向及程度等情况的一种评价方式。
 
(4)肯定性或否定性评价:一般以社会主义德育目标及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为标准进行评定,凡符合要求的优良思想与行为给予肯定性评价,不良的则给予否定性评价。
 
(5)全面评价:也就是操行评定,它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学生思想行为表现的实际状况进行的综合性的总体评定,方式有教师评、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
 
4、关于德育发展性评价手段的研究状况
 
综合大量文献,对于中学生德育发展性评价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1)想法探讨多,实际操作少;
 
(2)手段方法介绍多,提出完善的理论建构少;     
 
(3)手段实施过程的研究不足,如手段实施有效性研究。
 
综合已有研究,本研究拟解决以下问题:
 
(1)综合众多理论成果,提出适合中学生德育发展性评价手段的可能性;
 
(2)将假设变为实际教育活动,并在实践中验证完善理论,将理论方法等变为实际教育方法;
 
(3)对科学的中学生德育发展性评价进行综合提炼;
 
(4)对评价手段实施过程中教育有效性的研究。
 
三、研究目标、内容
 
 (一)学生德育工作改革的发展性评价,突出强化德育评价的激励功能;着力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和生活需求,科学地分析处在不同学龄段的学生特有的价值取向及其变化、发展过程;不断探究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各种要素以及其与学生德育发展性评价的内在联系;通过探索并开展系列化学生德育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过程中感悟到做人的道理,并逐步形成健康、健全的价值取向、基本道德素质和人格特征,为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课题研究的目标具体如下:
 
1、通过课题研究,力求在实践基础上探索出一套促进我校学生德育评价的机制,并以之来推动和促进学校校风的进一步改善,为学生可持续性地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通过课题研究,引导和带领我校全体班主任及广大教师逐步转变传统的学生德育评价观,并逐步由“经验性”教师向“科研性”教师转变。
 
3、通过课题研究,使我校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切实感受到“以学生为第一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第一目标”的全新评价理念,对自己的文明素养、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以及终身发展等方面的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从内因上感召学生,共同参与学校良好校风的建设。
 
(二)研究内容
 
   借鉴德育发展评价的有关理论,根据我校学生发展特点,在我校学生中进行德育评价实验研究,构建适合我校学生德育发展的评价手段体系。
 
1、研究假设:
 
对实验学生采用相应的德育评价手段(自变量),因变量是学生德育发展状况,本课题要考察的是什么样的评价手段以及怎样实施评价手段能提高学生的德育发展状况。
 
2、拟采用以下手段:
 
(1)    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
 
(2)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3)    个体或群体内差评价
 
(4)    全面评价
 
四、研究对象:我校各年级学生。
 
五、完成课题研究条件分析
 
1、课题有一支势力雄厚的研究队伍
 
2、本课题的实验条件的优势
 
我校是一所具有近百年历史的省级重点中学,积淀了丰厚的校本文化,不断创新是我校教师的特色,目前我校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正在创办国家级千所示范校,并得到市教委的积极支持,所以,学校有相应的条件和需要来搞科研。
 
3、本课题有较强大的背景支持
 
校领导重视此次科研活动,亲自参与研究,并在经费上给予支
 
六、研究方法
 
1、调查法:用各种调查方式,如问卷法调查现有评价手段以及实施对学生德育发展的作用,以探索评价手段采用的方式和实施过程的控制。
 
2、教育实验法:确定实验班和对照班,对实验班采用假设的评价手段,对对照班不采用,比较学生德育发展的差异,以确定实验变量的效应,从而揭示实验现象后的规律。
 
3、个案研究法:根据学生现状确定追踪个案,对其实施相应评价策略,以确定特殊学生德育评价手段的采用以及有效性。
 
4、经验总结法:研究人员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经验事实,分析教育现象,得出规律性总结。
 
七.课题研究的对象及步骤
 
 (一)研究的对象及周期
 
1. 研究的对象:课题所涉及高初中各年级学生。
 
本实验在高初中各年级分别定2—4个班为实验班,以同年级其它班为对照班。
 
   本实验的自变量为德育评价手段,因变量为学生的德育品德发展。通过实验班级参加实验前后以及与实验对照班级的比较,探索出中学生德育发展评价各种有效手段和途径。
 
2.研究的周期:
 
2004年5月前为立项准备阶段
 
2004年5月——2005年5月为前期启动阶段
 
2005年6月——2007年9月为研究实施阶段
 
2007年9月——2007年12月为研究总结阶段
 
(二)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为筹建课题组和各年级子课题组,确定研究内容;申报立项;解决课题的论证,计划等问题;落实研究人员及分工研究计划;设计方案,开展课题有关政策依据、法规依据、教育科学理论依据及研究对象的自身发展规律依据研究,可行性论证。
 
2.启动阶段,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和自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课题分工,有关子课题开始起动实施。修改完善课题方案,调整课题分工情况,健全课题分工责任制。
 
3.实施阶段按调整后的课题分工全面实施课题研究。
 
(1)初步探索阶段。
 
 主要任务为对实验参加教师进行课题培训,展开初步的研究工作。
 
(2)深入研究阶段。
 
采取分层方式,在各年级中进行研究;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定期进行阶段性总结。
 
4.总结阶段
 
完成课题实验总结报告;整理,归纳和总结课题研究资料,完成研究工作所涉及的各种文字材料;课题结题。
 
八.预期的成果形式
 
 1.《中学生德育发展性评价手段研究实验报告》
 
2. 探索多种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中学德育发展性评价方法和手段,构建华西中学生德育发展性评价手段体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完成《中学生德育发展评价手段》论文集。
 
3. 各年级子课题专题研究——论文、调查报告、经验阶段总结、德育教育活动录音和录像资料等
 
4.课题相关的实验文字资料和音像资料(光盘)。
 
5. 学生在德育发展性评价实验中的新发展以及取得的各种成果(光盘)。
 

(本文为中国校长网所有,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十八大学习  感悟报告  学习心得  领导发言

上一篇:“中国梦 校园情”2014新年文艺汇演活动

下一篇:暂无文章

胡齐鸣

省份:四川 地区:成都市
学校:成都华西中学

校长经典之作

联系校长

地址:成都市八里小区双建路双建南巷1号

电话:02883241039

邮箱:404063564@qq.com

胡齐鸣校长畅谈教育论知

Copyright © 2013 成都华西中学校长—胡齐鸣的官方网站.

技术支持:中国校长网    

中国校长网提供免费校长咨询服务,长期与数万名校长联手合作,打造出了覆盖全国范围的校长联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