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9/25
4254次查看
孟德良发布
走进箴言中学,两个“不一般”的数字,立马触动了记者的心弦。一是学校有160年的办学历史,其前身为湘军领袖胡林翼于1854年创办的箴言书院。二是作为一所普通高中,有6000多名学生;这样的“巨无霸”,在全省也称得是凤毛麟角。底蕴如此深厚而又如此“庞大”的学校,如何在时代的波涛汹涌中平稳前行,不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记者产生了一探究竟的浓厚兴趣。
对此,校长孟德良表示:“学校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关键是自己要立定心志,洗净铅华。”他说,这些年来,箴言中学以发展为支撑点,以管理为着力点,以质量为落脚点,坚持发展立校、管理立校、质量立校,从“三个维度”诠释学校办学的“箴言”。
记者的采访也由此展开。
发展立校:生生不息的精神传承带来强大的前行力量
“现在,箴言中学称得上是高中学校中的一艘‘航空母舰’。”孟德良校长高兴地告诉记者。
谈起学校,他如数家珍:学校校园面积达27.8万平方米,生均44.6平方米,建筑面积14.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13万平方米。他说,箴言中学发展到今天这么大的规模,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关怀。2004年,学校整体搬迁至赫山区龙岭工业园。在搬迁时实现投资1.2亿元的基础上,每年又增加投资500万元,实现了学校体育设施的全部高标准配套,完成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更新换代和科技实验设备器材的全部配套达标,实现了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装备好了舞蹈、音乐、美术室共8个,实现了学生生活卫生设施全面高标准配套。而且各个教室、寝室全部装有空调,寝室有冷、热水供应。
“因为规模大、条件好,外面的群众不叫箴言中学,叫箴言大学。”孟德良的神情中充满自豪。
“更重要的是,箴言文化的浸染和箴言精神的传承,让学校的发展有了精气神,从而带来强大的前行力量。”孟德良开始向思想的深处漫溯。
他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学校历经的几个大的阶段。其中,有一个重要阶段叫做“益阳县第一中学”。
“这益阳县一中可不得了,那时,比黄冈还牛,黄冈都要学我们。1983、1984年,学校连续出了两个全省理科状元,1998年又出了个全省文科状元,所以学校名气很大。”已退休多年的原教学副校长赵远播,谈起这些依然那么动情:上世纪80年代开始,益阳县一中一直以教学质量名扬省内外,始终做到了高中毕业率100%,毕业会考合格率98%以上,高考本科升学率均列益阳市前列。
“这归功于不论是哪一代人,都有办一流学校的理念,像郭菊芳、徐少青、吴德辉等校长被誉为‘益阳教育的功臣’,是他们把一所农村学校办成了一所省重点示范中学。他们改革精神足,唯才是重,把被打倒的所谓牛鬼蛇神全部调回一中,落实政策,平反的平反,解决问题的解决问题。他们德智体都抓得好,那时农村学校下晚自习比较早,每周都有三场教职工篮球赛。”赵远播说起这些,一切历历如在眼前。
领导舍得干,老师也舍得干。当时没有任何复习资料,都是老师自己选资料、刻钢板、油印,而且没有一分钱报酬。学校的教研氛围也非常浓,每天第七节课后,高三老师都在备课组组长那讨论。黑板小了就在地上写,教研组的几个老师都把教案带来,研讨明天怎么上课。老师相互间听课特别多,30岁以下的都拜老教师做师傅。有个老物理教师叫陈先谱,每天都会去特级教师符衍禧的教室里听课,几年没停过,后来他自己也成为一位很有名气的老师。
别看地方非常偏,但这里的人不偏。郭校长是有名的“闻香起舞”,哪里有好经验,必定要借鉴到手。80年代初,学校去湖北天门参观学习,七八个人坐敞篷卡车,一路颠簸就长达五天,因为学校办得好,学校氛围好,当时省里不少领导的孩子,包括教育厅几个厅长的孩子,都在这里就读。新疆、湖北、长沙、株洲的许多家长,都把孩子送来了。
1999年,箴言中学还发起成立了“教学改革联谊会”。刚开始是宁乡一中、南县一中、桃江一中四所,现在发展至益阳、岳阳、长沙、株洲、湘潭五市十校联谊会,活动频繁,全方位交流,促进了十所学校的共同提升,一直延续至今。
重视人才,关心教师,是箴言中学的一贯传统。
熊世民是1981年高46班毕业的学生,现任党总支副书记、常务副校长。他深有感慨地说:“1995年,我在县七中工作,想调动,当时有两个选择:某校和箴言中学。吴德辉校长一听说我想动,在8月4日当晚就搞了个车子,跑到我当时工作的泉交河,约我到外面说:‘熊世民,听说你想到我们县一中来,那现在就跟我走,明天就开始上两个高三班的语文课。’我很惊讶,我才有想法,怎么校长就找上门来了。我其实更想去另一所学校,当时就有点推脱,没想到只过了10多天,他又来学校找我做工作。几天后,他在教育局遇见我,又问我想得怎么样了。我不好意思再推脱,就提了一个条件:把我妻子调到沧水铺,想‘为难’下他。没想到他马上向局长汇报,把我两口子都调到了县一中。手续都不要我办,全部是校长‘包’了。”
他还介绍说,在县七中自己住的是套间,当时一中一下子没有。可国庆放假后,吴校长就很高兴地对他说,套间出来了。原来是校长自己搬到单间去了。熊世民不肯住,校长连续三天做工作,说自己在市里还有房子,单间就够了。僵持了10多天,还是拗不过校长,最终他住进了套间。“从不给领导拜年的我,破天荒给吴校长去拜了个年。”20年过去了,说起这事,熊世民还是非常激动,看来这是他一生的感动。
物理老师曾日成回忆说,老校区太偏了,加上老师又敬业,个人问题往往成为“老大难”。可学校对这事非常关心,不仅是校长,而且教育局的局长、副局长都很关心这件事,甚至是县委书记都亲自过问。自己就是在领导的关心下找到女朋友的。英语老师曹丽梅也告诉记者,1998年自己到县一中工作时,领导有意把那几年新进的几个大学生,都安排住在单身宿舍,结果成了两对。“我就是‘内部解决’的。”曹老师有点羞涩。
学校顺利实现搬迁,也体现箴言人的眼光和抱负。
周新建副校长介绍说,“原来的老校区在石笋瑶华山下,志溪河畔,风景虽然优美,但劣势在于交通不便,留不住好师资,优势生源不愿进。当时区委书记贺修铭调研时,提出学校要择址搬迁。当时,搬与不搬争论非常激烈。于是区委区政府一方面由现任局长陈维国(时任副局长)带队去新搬迁的宁乡一中考察,另一方面组织人大代表、老同志实地考察。最后大家形成了一致的认识,为了益阳教育的发展,为了赫山80万人民的子弟,必须搬。”
“我原来在16中工作,慕县一中的名,想进去‘造化’一下,可实地考察后,发现条件比16中还有一段距离,福利也差些,连老师在益阳城区买房子的都没有听说,就打了退堂鼓。一直等到搬迁以后,学校条件好了,我坚持要实现梦想,才于2005年自己提申请,考进来了。”数学教研组组长杨超群讲了当时大实话。
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下,2003年8月8日,学校新址奠基。2004年秋季开学前,因为有的地方还没来得及硬化和绿化,路面尽是泥巴,老师们就穿套鞋上班。8月21日学生要进校了,就在前一天晚上,陈维国带领行政一班人和部分老师,拿着水管,打着赤脚,光着膀子,背着水管,冲走校园道路淤积的黄泥,硬是忙至晨曦初露,让整个学校面貌焕然一新。看到整洁有序的校园,家长和孩子都乐开了花。
搬迁新校区后,教师开始安居乐业。住房虽然已经改革,但区委、区政府、教育局为教师建了8栋216套住房,通过借资建房,以息代租,让老师具有终生居住权,只是没有所有权和继承权。这样,解决了90%的教师住房问题。今年上半年,区委书记贺辉又指示,要继续解决箴言中学10%教师在校园内没住房的问题。
2004年前,因为偏僻每年都会有10多个老师离开学校去长沙、深圳、广州发展,或去当公务员。而之后近10年,则极少有老师调离箴言。在这样好的“软硬”环境里,大家打消了“远走高飞”的念头,安下心来。
“地址变了,文化没变。”语文组长胡正安2005年到的学校,他最大的感受是,箴言不容易进,进来也不容易,老师要“三陪”,睡得晚,起得早。“老师吃得苦,不讲待遇,只讲奉献,这是箴言的老传统。原来学校在山里面,人们看得出箴言的老师和城里其他学校老师的差别,现在搬到城里了,这种不同依然看得出。”他说。
管理立校:“德先生”“赛先生”激活一池春水
“早上多睡20来分钟,就像吃补药一样,可让学生们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快节奏的学习。”在箴言中学一年一度的职代会上,语文教师陈胜清如是建议。
这条建议引起了“从谏如流”的校班子的高度重视。据此建议,在经过科学论证后,学校及时调整了师生作息时间。如今,不论学业如何紧凑,学生每天8小时25分钟的夜间睡眠时间、夏季1小时20分钟的午休时间都能得到保证。
“我们很注重通过民主的方式,去了解、倾听、搜集对学校发展有益的各种建议,再通过学校管理团队的科学决策,对相关的管理办法进行适度微调。”孟德良说,这是学校近年来在坚持推行民主、科学管理过程中,涌现出的一朵“浪花”。
“一流学校靠文化育人,二流学校靠制度管人,三流学校靠校长盯人。当下流行的这句话,是对学校管理过程中呈现出的几种不同层次的形象描述。”孟德良笑着说。
孟德良不仅熟谙孔孟教育思想,对如何建立健全现代学校治理体系也颇有研究。在管理模式的选择上,他摒弃了传统的上令下行的管理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科学的“倒金字塔”管理模式。“倒金字塔”的构架是:最上层是一线教师,中间层为中层管理者,最下层是校长。
“这种管理模式的核心就是人人都要承担责任,可以对份内的事情作出决定,不必事事上报。而校长只负责对学校重大决策的执行进行观察、监督、推进。具体就我们学校而言,就是年级主任在教学副校长和德育副校长的直接领导下,全面主持年级组工作,全面落实、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要求。”孟德良进一步解释道。
面对记者,孟德良分析了这种管理模式的优势:由于教师感觉自己受到了学校的信任与重视,主人翁意识就会大大增强,就会积极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同时,每个教师均可在自己的岗位上尽情自由发挥,释放自己的工作热情,这无疑激发了教师个体甚至整个学校的活力和创造力,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给予一些人以承担责任为前提的自由,可以充分释放出隐藏在他们体内的能量。任何不了解情况的人是不能承担责任的。反之,任何了解情况的人是不能回避责任的。我们实行这种管理模式,一方面是遵循学校治理的内在规律,同时也因应了我们学校自身发展阶段的客观需求: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面更广了,人更多了,事更杂了,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艰巨了。”孟德良言简意赅的几句话,道出了他们推行“倒金字塔”管理模式的理论与现实根由。
光有好的管理模式显然远远不够,关键还得让其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011年8月,孟德良就任校长后不久,适时提出了“三抓”管理策略,即抓制度管理、抓民主管理、抓情感管理。
“要打造一所学校的管理文化,管理制度是铺路石。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缺乏基本的制度保障,出发点再好的育人行动,最终也将变成一场乱仗。”谈到抓制度管理,学校主抓教学的副校长曹腊生接过了话茬。
曹腊生告诉记者,近年来,学校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推行“四制”改革,不断完善以“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岗位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内部治理体系。
“我们根据‘按岗设需、公平竞争、择优选聘’的原则,制定了《箴言中学教职工聘任意见》《箴言中学肄业班班主任、任课教师聘任细则》;根据‘能者多劳、优质优酬’的原则,制定了《箴言中学结构工资制方案》;根据‘严格考核、责权一致’的原则,制定了《箴言中学教师岗位职责》《箴言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常规》;进一步完善、健全了《箴言中学管理要务》,使学校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曹腊生详细介绍道。
关于民主管理,孟德良举了一个例子:在箴言,凡5000元以上的采购,必须由区教育局勤管站、使用方、学校总务主任、专业人员和教工代表集体参与谈价和招标。“这绝不是玩花架子,而是真正向全校师生、全社会展示我们坚持推行民主管理,切实推进校务公开的决心。”孟德良说。
在箴言中学,推行民主管理的方式是丰富而有层次的:定期召开职代会、党员会及各种形式的座谈会,认真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促使全体教职工主动参与学校管理;学校各项规章、规划需交职代会充分讨论后表决通过;坚持实行校务公开,及时公布学校重大事项、重要决策及师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强化对学校财务的监督,每周四上午实行联审小组成员集中办公制度,凡办理报销的票据必须先联审盖章,然后由校长审批……
“学校推行民主管理,就是想真正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校班子所要做的,就是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孟德良深有感触地说。
说到“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话题自然转到了学校的情感管理策略。在箴言,他们所倡导的是“在一起共事是一种缘分,工作环境是一种福利,工作是为了更好地提高生命质量”等理念。“学校每两年组织一次教职工全面体检;定期开展教职工集体活动;学校领导经常与教师促膝谈心,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学校工会密切关注师生冷暖,及时给予他们温暖的关怀。我们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全校教职工快乐地工作、幸福地生活。”学校工会主席曾定安介绍说。
曾定安给记者讲了一个数据:在箴言384名教职工中,校长孟德良的收入排在第140多位。“孟校长常常跟我们讲这样一个观点,要想贵,莫想富,学校行政人员是为师生服务的,在任何情况下,决不能跟教师争利。”曾定安说,校方不仅在待遇上尽量向一线教师倾斜,评优评先等也一律优先一线教师,“可以说,在箴言中学,已经形成了‘一线教师无限光荣’的氛围。”
尽量保护教师、不伤害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体现了箴言中学情感管理的别具匠心。比如“以奖代罚”,就使箴言的管理看起来更富人情味。当然,这绝不意味着对工作怠惰者的姑息、迁就和纵容。
近年来,箴言实行了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和一线教师末位淘汰制,通过“四看”,即看教学成绩,看学生的满意度,看教学水平,看劳动纪律,来评判教师是否称职。凡不合格者,向低年级或者非教学岗位调整。2004年下学期新校区开学之际,原箴言中学的所有教师通过专业考试重新聘用,近20名考试不合格者,被分流到区属普通高中任教。
同时,学校不断为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从2004年至今,学校面向全省招聘、新调入教师200余名,全部是市属高中的骨干教师或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
民主、科学的管理文化,造就了箴言和谐、宽松的人文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管理层“落得轻松”。当然,“落得轻松”的校班子并未就此清闲下来。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上。
将学校管理层从繁杂事务中解放出来后,孟德良要求大家随时注意和师生保持密切接触,了解他们的心声。他自己每学期都会联系一到两个班级,每逢班级活动,他都会到场指导。“这样我们才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才能尽可能地为他们量身打造培育方案,敦促其早日成长成才。”孟德良说,每天不管有多忙,他都会抽时间去教学楼转一转、看一看,“这样心里才踏实、舒坦”。
高质量的业务培训,向来被老师们视为最大的福利。箴言中学非常注重创造条件,尽可能地让教师享受这种“福利”。据统计,近年来,学校每年用于教师进修、培训的专项经费就达80多万元,且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山东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重庆凤凰山中学,长沙市雅礼中学,江西临川一中、河北衡水中学,这些都是学校派员重点考察、学习过的学校。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借鉴、消化了别人的成功经验之后,箴言人显得更加成熟、稳健了。
为了少花钱也能把事情办好,箴言中学编撰了一套校本培训资料《教育教学艺术》。记者随手拿起2013年10月编印的一期翻看了一下,发现其中专门有一个板块是针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其中就如何说课、如何做好单元备课、如何做好学期备课、如何整合教学资源、如何设计合理的课程目标、如何进行教学目标叙写等,均逐一作了详尽的阐述和可操作性强的指引。这些校本培训教材,全校教师人手一册,每次刊物印刷出来,大家都想先睹为快。
教学科研,是箴言中学的传统强项。学校教科室主任刘成告诉记者,学校坚持以研促教、科研兴校,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历史性契机,敦促全校教师切实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刘成说,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个学期至少上一次教研课,“有时一天就有几节”。
“每个学期,教科室组织的教学比武、说课比赛、示范课、汇报课、研究课等各种形式的公开课多达50余堂。老师们在教学比武课堂设计各个环节中发挥才智,研究课堂教学艺术,深入挖掘教材,获取课堂授课的经验,授课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刘成介绍说,近几年来,学校涌现出了一批中青年教学能手,包括他本人在内的何界华、陈宏敏、陈容琳、张献芝、曹丽梅、蔡志勇、成亚菲等20多位教师在省市级教学比武、赛课活动中获得奖励。
箴言的管理文化,是丰富而立体的。对于教研成果的管理与运用,是其管理文化中的一大亮点。比如,近年来,学校十分注重校本课程建设,依据学生的兴趣、特点、需求和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先后开发了《中学生写作技法指导》《文学社活动指导教程》《品德 榜样 成长——箴言学子美德读本》《中学生科技活动指导》《中学生文明礼仪》《魅力益阳》《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实用指导手册》《中学生文学创作指导教程》等10多本校本教材。这些校本课程的教学已列入了课表,并开展了校本课程教学研究活动。
此外,学校很注重开展课题研究,有些成果已经应用于教书育人实践。近年来,学校在省、市、区级立项的课题共27项,涵盖了所有学科,共有150多人参与研究。其中,由罗正杰主持的《班主任与学生关系的研究》、刘成主持的《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养对策研究》获得省、市级一等奖。
质量立校:让学生从这里走向远方
“学校一年的用水量达582089吨,用电300万度,总费用336万。”对于总务主任汤有力来说,这是一份“甜蜜的负担”。他有些骄傲又有些无奈地告诉记者,从箴言中学毕业的学生,大多养成了每天整理内务、打扫寝室卫生的习惯。在这里,老师们从来不用担心寝室的卫生状况,只是水电费成了后勤管理支出的“大头”。
让汤有力颇感欣慰的是,求学于箴言的孩子们也将这样一颗勤劳的“种子”带到了大学,只要是有他们的地方,寝室卫生都会变得格外的干净整洁。
2014年高考尘埃落定,箴言中学再次传来捷报——一本上线537人,二本上线1208人,双双位居全市第一;文、理科全市前100名,学校就占了45人……不要以为这是高三学子在题海战术中“鏖战”的结果。在箴言中学,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能力品性的培养往往比知识更重要,他们在这些方面下足了功夫,学生文化成绩的提升自然是水到渠成之事。
早在育才中学时期,时任校长龚心印先生便将锻炼学生健全的体格视为成就学生的“宝典”。复旦大学哲学系刘放桐教授在回忆自己的求学岁月时说,“记得那时,他要求每个学生每天都必须早起,然后爬山约一个小时,就是学校后面的那座山,从东边爬到山顶,再从西边下山,龚心印自己便带着两把木制剑在后面压阵。”在刘放桐眼中,曾经颇不情愿的“被迫锻炼”反倒成了一笔无形的财富,“这似乎有点残酷,但对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很有帮助,我也由此养成了锻炼的习惯。现在的好身体,就跟那时开始的锻炼有关。”
坚持体育锻炼的传统就这么一代代传了下来。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活动的方式、内容有别,但体育锻炼却始终是箴言学子校园生活的“重头戏”。眼下,除了每天做好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学校还特意安排了一节课作为课外活动小组的活动时间,保证学生每天有1个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一年两季的运动会成为全体师生翘首企盼的“体育盛宴”,夏季为全面型的球类比赛,秋季则为大型田径运动会,学生参与人数达总人数的95%以上,学生每年的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都在96%以上……
记者采访之时,正值高考结束后的第3天。学校专职心理健康辅导老师廖丽莎正与团委书记刘景科聊着几个常来咨询的学生。心理咨询室是学生心灵休憩的港湾,每天中午到晚自习前的这段时间,廖丽莎总是如约守候在这里,倾听他们的烦恼,分享他们成长中的喜怒哀乐。
一次,一个名叫小娟(化名)的高三女生,略带几分羞涩地走进了咨询室。“家人总跟我说,一定要考个一本,不然这几年都白学了……”因为对考试的过度焦虑,她害怕发下来的试卷自己不会做。廖丽莎教给她心情放松的方法,让她体会从紧张到放松的过程,学会悦纳自己。几次咨询下来,小娟逐渐从内心的困顿里走了出来,还时常将身边的新鲜事拿来与廖丽莎一起分享,师生俩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后来,这个曾经几度徘徊的孩子,终于如愿考上了一本。
“蔡爹:其实我知道您不喜欢被人这么叫,因为您‘风华正茂’;而我却喜欢这么叫,因为觉得亲近自然……”这位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蔡爹”的人,是地理教师蔡友军。他至今仍保留着学生曹元培寄自空军航空大学飞行基础训练基地的信。信中写道:“蔡老师,不知您是否还记得我。高一时,我曾被您叫到办公室,要我树立信心,寻找正确的学习方法。现在,我已如愿成为一名飞行员……”
在全省高级中学里,箴言中学的空军招飞工作称得上是首屈一指。2014年高考,空军飞行学员8人上线,位居全省第一。近几年来,学校共向空军飞行学院输送16名优秀学员,向民航输送12名优秀学员。
面对这不俗的成绩,招飞专干汤岳林老师向我们道出了其中的“奥秘”:从学生进校开始,学校便组建了“飞行学员苗子训练队”,从高一新生中选拔空军飞行学员“苗子”;为学员建立专项成长档案,邀请飞行前辈和录取学员家长代表开展专题报告;把心品教学寓于学科教学之中,适时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快速反应能力:他还从飞行员的职业素养出发,自创了一套特殊的训练方法,要求学生“一心三用”:例如一手拍球,一手写字,同时还要回答问题……正是这套“组合拳”的联合发力,成就了箴言学子的“蓝天梦”,一位位空军飞行员从这里出发,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要想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德育必须摆在首要位置。一个道德感缺失、责任感沦丧的学生,无论其学业多么精湛,特长多么突出,将来都无法为社会贡献正能量。多年来,我们学生的犯罪率为零。”主抓学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段敏说。
据段敏介绍,学校学生处和团委制定了详细有序的德育活动计划,以多维度的德育模式全方位开展德育活动:每周一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文明礼仪、爱国爱校、诚信责任等优良品德的教育;每学期每个月都开展一次主题德育活动;通过征文、班级黑板报、演讲、歌咏比赛、倡议书等形式,开展“学雷锋”“爱祖国、爱校园”等主题活动;利用学校宣传窗、广播站、爱心捐款、广场集会等形式,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诚信教育”“安全法制教育”等活动;通过一年一度的“科学艺术体育节”,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每个班都有班歌、班旗、班服,就像是一张张班级名片,学生们在他们最好的年华里,将属于青春的记忆定格下来。1319班的班主任陈行军说起自己班上的班服,忍不住一个劲地夸赞:“孩子们真是很有创造才能!”衬衫前镶着一匹骏马的图案,身后则是一个标有“March·en”的logo,march在英文中就是“行军”之意,chen是他的姓,孩子们就这样把班主任的名字融进了班服里。“颜色嘛,就用老师最喜欢的天空蓝吧!”小小设计师们把对老师的爱藏在这一个个奇妙的创意之中。“当老师真是件既辛苦,又幸福的事,当同学们把摘来的野花悄悄放到办公桌上时,那种浓浓的幸福感扑面而来,所有的辛苦都值得。”陈行军说。
“我以青春的名义起誓,我相信我一定会成功,我一定要成功……”走过1211班的教室,时常可以听到学生们铿锵的青春宣言。这是他们自己创作的班级誓词。每周一下午的第五节课,是班上“雷打不动”的班会时间。“全体起立,出班旗,奏班歌……”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班歌《我相信》的音乐响起,两位同学手执班旗走上讲台,其他学生则是一副庄严肃穆的样子。出班旗、奏班歌、集体宣誓,这是每次班会活动的“必选动作”。值得一提的是,班会活动的主持,从来都是学生的“专场”,班级的每一位成员都有机会成为主持人,甚至连班主任老师的发言,也得由学生来安排。
一位素来很少登台的同学犯难了,找到团支书王瑶,把她悄悄拉到一边,问:“我写好串场词了,但也没经历过这样的场面,这回我不上场了,可以么?”“你都准备了这么长时间,怎么能这时候打退堂鼓呢?”在王瑶的一番“软磨硬泡”之下,这位同学还是被逼上了讲台,现场的发挥远远超过自己当初的设想,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同学之间的相互激励同样是成长的一味良药。
暑假一过便算是正式迈进高三了,1211班班长宋超时常会想:“不知最后一次高考铃响起,把笔盖合拢的那一刻,我会是什么样的感受……”他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眼中的“箴言故事”:“班主任王咏秋在学考结束时,一个人张罗着买来好几个西瓜,犒劳我们这些刚从战场上下来的‘战士’;备战考试时,他搬来一张椅子坐在教室后头,每个晚自习都陪着我们;参加学校辩论赛时,同学们举着亲手制作的加油卡片一个劲地为我鼓劲……”谈及在箴言中学就读的收获,宋超笑着说:“感觉自己长大了不少。”
回望在这里走过的青葱岁月,高42班校友朱智在文章中写道:“我们中间,许多人又成了来者。在国务院从事领导工作的赵阳、美国著名生物学家周正宏、海洋气象科学家海洋系列卫星副总设计师刘建强、远洋运输企业家邹志强、火车头奖得主谭月仁……还有佳程集团总裁田力,百度副总裁董安民,华为副总裁徐直军……这些足以让母校倍感自豪的名字,当年就站在我们做广播体操的队伍里,就坐在你我的前后左右。”
无论走向何方,这里,早已成了每一个箴言人心底永恒的牵挂。
(本文为中国校长网所有,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孟德良
校长经典之作
联系校长
地址:益阳市赫山区桃花仑东路2058号
电话:
邮箱:312574964@qq.com
和孟德良校长畅谈教育论知
Copyright © 2013 湖南益阳箴言中学校长—孟德良的官方网站.
技术支持:中国校长网
中国校长网提供免费校长咨询服务,长期与数万名校长联手合作,打造出了覆盖全国范围的校长联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