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7/8
1405次查看
游小双发布
从1998我县调整教学布局开始,在上高中学校长的岗位上,我已整整干了13年。十三年来,我心中常在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才能让人民群众满意。。因为有了这样的思考,才使我的工作和生命更有意义。在这十几年中,我引领和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和一次又一次质的飞跃,我非常幸福;我用勤奋、智慧、情感和一生中最旺盛的精力和体力,为这所学校留下了一些或许对未来有用的东西,我充满了快乐和欣喜。刚刚过去的一年对上中来说非同寻常。这一年,我们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本学年的工作重点以及教育局“三大工程”的要求,落实学年工作计划,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各项工作都取得可喜成绩。高考二本双过线134人,录取有望突破100人。中考再续辉煌。全县前600名我校占448名,前100名我校占89名,前10名,我校占6名,寄宿班熊大建同学以712分的高分列全县第一名。各类学科竞赛捷报频传。25人次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一等奖7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13人),80人次获省级以上奖,其中物理竞赛获全省团体二等奖,获奖人数和等次居全市各校前列。以上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学校正确的办学理念和决策,得益于全体教职工的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认为做好了以下几方面的事情:
一、凝共识,聚全力,创建一个好班子
1、率先垂范,做好领路人。
①加强理论学习。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我努力做到由职务型向职业型、校本型向能本型、依附型向自主型、经验型向创新型的转变。阅读了十多本学校管理方面的书籍,做了两万多字的读书笔记,完成了一个国家级教研课题。另一国家级教管课题“学校素质教育评估”也在进行中。
②密切联系师生。一年来,我与学生谈心50余次,与老师谈心不少于60人次。和学生主要谈理想,谈期望,谈进步;和老师主要谈理念,谈优势,谈方法,谈强校之道。通过谈心,我进一步了解了师生动态和要求,从而有利于工作的决策。
③加强校园巡视。只要不开会,我几乎都在学校,保证随时能找到校长。我能坚持每日巡视校园一次,对学校的环境卫生、公共财物、年级、班级情况等方面问题,及时向各部门、各班级提出建议和改正意见。
④深入了解课堂。我没有任教课堂,但只要有时间我便走进课堂,了解教师上课情况。我全年听课达83节,重点听新教师和代课老师的课。听课后,一般都有一节课左右的交流,许多老师在我本人及其他领导、老师的帮助下,进步明显,基本都能做到一年站稳脚跟。这些老师即便以后不能留在我校,也有很多会充实到我县的农村中学。我们培养新教师的举措,间接为我县教育做出了我们的贡献。
2、作风民主,发挥班子专长。
我非常荣幸和感谢现有的班子成员,这是我校最高的智囊团。我们非常团结,虽然我们性格各异,专长不一,但我们能各尽所能,发挥最大的优势,任何问题都能开诚布公地谈论、探讨。我们有争论,有意见相左的时候,但一旦达成共识,所有决策都能畅通无阻的执行。我不搞“一言堂”,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广泛征求意见。去年寒假,我以短信形式向每个行政征集至少3条以上的意见和建议,一共收到130多条,有一半以上已经落实。有些与学校及上级政策不相符的,我都做了解释说明工作。正是有大家的努力、配合与支持,从而保证了学校所有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
3、保持活力,培养后备人才。
学校的发展不能一劳永逸,也不能一成不变。一个学校培养和储备怎样的人才,决定着学校的传承与发展。对于那些做人做事有发展潜力的人才,我们往往会压担子,让他们承担更多的责任。同时我们尊重民意,看重业绩,通过竞聘上岗,把一批具有领导素质的老师充实到领导队伍中来。
二、创特色,树名牌,办人民满意教育
1、高中特色教育硕果累累。
根据我校高中学生文化基础薄弱、高考纯文纯理基本无望的实际情况,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上高中学应办成全市最好的特长生输送窗口、最大的特长生培训基地”的办学指导意见,我校树立“成人即成长,扬长即成才”的观念。2008年开始,逐步推进“低进高出,人人成才”的高中特色教育模式,充分挖掘学生在美术、体育、音乐、传媒等方面的潜能,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扬长避短,为学生搭建了美术、体育、音乐、传媒等专业学习舞台。学校通过选聘优秀师资以及和各大学相关专业联合办学等形式,形成了一套适合我校校情的学生培养模式,学生既可以不出校门在学校学好专业,又可兼顾文化课的学习,还可以感受到中国美术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等名校的艺术氛围,既为学生减少了外出培训的经费,减轻了家庭经济压力,又为学生最后高考录取提供了专业和文化的双保险。我校把那些有优势智能和专业才能的学生当作特殊人才培养,使这些学生看到自己优势的同时,树立信心,刻苦学习,实现人生态度的根本转变。近几年来,学校的特长教育也取得了不斐的成绩,无论是规模和质量年年都上了新的台阶。高中特长生录取二本以上院校人数逐年攀升。2008年录取二本以上院校38人;2009年68人;2010年一本以上院校录取35人,二本以上院校录取87人,2011年双过线134人,录取有望突破100人。2008年和2009年游斌燕、毕雨晴两位同学考取北京体育大学 ,2010年江圣宇同学考取中国美术学院,黄文静、晏谢辉两位同学考取广州美术学院。2011年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体院、天津体院、武汉体院等著名院校都有我校的上线学生。
2、初中教育品牌日益凸显。
从今年我校初中的学科竞赛和中考成绩可以看出,我校初中名牌名副其实,磨尖培优工作效果显著。
(1)狠抓学科竞赛。
①统一调配生源。为实现拿国家级奖的目标,我们对学科竞赛工作进行统一安排,规定每个学生最多只能参加一科竞赛集中辅导;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各科尽可能平衡分配,以调动各科目教师的积极性。
②统一支持毕业年级。我们执行“一届支持一届”的做法,要求没有竞赛任务的基础年级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报名参加竞赛。这样做,一方面积累经验,为将来参加竞赛打下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提高参赛人数比例,为毕业年级更多学生取得复赛资格作贡献。
③统一辅导人员。学校为各学科提供竞赛辅导室,每个学科每周利用晚自习时间统一组织学生参加辅导。备课组全体教师分工合作,确定每人授课内容,取长补短,做到人力、资源共享,实现辅导效益的最大化。
④统一课程安排。参加集中辅导的学生在预赛前一周内全面停课,全天候进行竞赛辅导。老师重点训练答题技巧与方法,提高学生考场应试能力。
(2)夯实对标竞赛。
以开展“发展提升”活动为契机,建立了学校、年级、班级、学科组、任课教师教学质量“五级”目标体系,并积极开展对标竞赛。初三分三部,初二、初一本部和外国语学校相应的初中年级在教学质量、常规管理、安全稳定、控辍保学、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开展对标竞赛。各年级制定了详细的对标竞赛方案,并要求每月检查评比一次,公示对标结果,学校对对标竞赛优胜的年级、班级、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对好的做法及时总结推广。通过对标竞争,加强了老师的团队意识、责任意识,调动了老师的积极性,带动了极少数无欲无求老师的上进心。
3、注重教育均衡发展。
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所有课程,不存在主副科之分,不存在大小科之别;各年级所有学生均衡编班,不分好差班;树立“成功的教育是使多数人享受教育的成功”的理念,全校所有教师均衡调配,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同等待遇,接受同等的教育。学生不可能人人成才,但可人人成人。我校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以分数论英雄,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的发展,使学生体会到成长的快乐。我校创办了篮球社团、羽毛球社团、排球社团、毽球社团、爱心社团、动漫社团、自由舞社团、街舞社团、音乐社团、文学社团、高速交警志愿者社团等,各社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时时感受到“人人都有梦想,天天都有期盼”的激励。
三、添活力,出成果,创先争优重实效
1、优化教书育人环境。
今年,新的教学楼(逸夫楼)已经投入使用,缓解了学校教室紧张的压力,减小了班额;高标准、高品位的装备了级教师办公室;重新装修了主教学楼,改善了学生学习条件;丰富了校园楼道、走廊、墙面的文化建设,营造了舒心的学习生活氛围;针对我校高中特长生较多,训练时间较长的实际情况,学校在食堂的三楼开设了特长生专用窗口,他们可以临时点菜炒菜,满足了特长生的用餐需求,真正让他们吃得满意、营养、实惠;学校每年五、六月份都要给初三、高三年级的住校生提供一个星期的免费餐,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爱校之情。通过各种形式优化教书育人环境,为“创先争优”活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发挥党员带头作用。
我校以“党风带教风,党魂铸师魂”为主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通过设立党员教学示范岗,党员定岗定责,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等方式,要求每个党员公开承诺,做到①读几本好书,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②专心教学,作本学科的带头人;③关心学生,尤其关爱贫困生,转化学困生;④为学校发展提合理化建议。党员的示范作用、模范带头作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3、发挥名师引领才能。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校除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外,还创设各种平台给予教师展现教学才能的机会,并不断地培养和推出名师。建立教师成长的良性循环机制,逐渐形成一支达标教师、优质课教师、创新课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构成的合理教师梯队。对这些名师,我们通过墙报、校园电视台等媒介,大力进行宣传,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才能。 四、几点不足和思考
过去的一年,我校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达到了“横向比争第一,纵向比破记录”的目标,但我也能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
1、管理应更加细致规范。虽然我校的管理比较规范,学生工作也比较细致,仍然有不少学生行为习惯差,纪律观念淡薄,缺乏责任感和感恩之心,由此产生的一些消极现象严重地损害了学校在社会和家长心中的形象,甚至产生了一些误解。
2、减负工作应落到实处。形式的发展要求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做到“轻负高效”,培养出一条品德好、后劲足、素质全面的学生。
3、学校发展任重道远。我校是迎检的“窗口”。为了迎接各种检查,加上校庆90周年的筹备工作,常使我身心疲惫,很少时间去集中思考学校的一些发展大事。
4、教师幸福感受要更加体现。上级政策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有些难以适应,教师中有些消极想法和不少议论。
5、学校办学经费不足。校园整治和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出现了资金缺口,加上学校代课老师、临时工还很多,这都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
6、应进一步加强外部联系。学校内部管理花时太多,与外界沟通还太少,争取上级各部门及社会、家长的理解支持还不够。
(本文为中国校长网所有,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暂无文章
下一篇:上高中学90周年校庆徵标正式发布
游小双
校长经典之作
联系校长
地址:于县城沿江西路
电话:0795-2511438
邮箱:undefined
和游小双校长畅谈教育论知
Copyright © 2013 江西省上高中学校长—游小双的官方网站.
技术支持:中国校长网
中国校长网提供免费校长咨询服务,长期与数万名校长联手合作,打造出了覆盖全国范围的校长联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