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校长管理中心
用户名: 密码:

校长:鲁善坤

中国校长独特展示平台http://www.xiaozhang.com.cn

鲁善坤:新世纪中学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3/12/13

974次查看

鲁善坤发布

鲁善坤 重庆第一中学校长兼党委书记

各位专家,各位同行,我今天讲演的题目是新时期中国教育的思考,这是我第二次站在教育家大会的讲台上。加一个内容就是新时期学校管理的思考,在新的时期对学校管理有什么样的想法。

我从1985年开始做副校长迄今21年了,从1994年开始当学校的校长,做重点中学的一把手已经12年了,这二十多年来我们在学校管理方面受到什么样理论思想影响,来指导我们工作的实践,在实践层面上经过哪几个阶段,我想简单回顾一下。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做校长学校的管理主要受传统古典教育思想,也就是科学教育管理思想,比如美国的泰罗,法国的法耶尔,德国韦伯这样一些人的影响,因为1920年到1930年正是美国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时期。所以泰勒的理论,对讲究效率的工业和教育起到很大的影响。5、60年以后对我们学校,当时我们讲劳动的几类,讲打破大锅饭,讲按劳取酬就是那时候。法国的法耶尔讲的计划、组织、调节、控制,这样一些管理的程序,对于我们当年强调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检查、反馈等学校管理起了很大的作用。德国韦伯讲职业的分工,讲成绩的管理,对我们当年强调年级管理起了很大的作用。回来我们回顾一下什么时候开始宣扬马斯洛人层次的需要,是什么时候开始宣传雷格的X理论和Y理论,是什么时候我们宣传赫兹伯格的讲究人际关系学管理思想的,我们回想一下就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有这样的思想。

后来讲管理的全面理论对我们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些管理的理论,管理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这个开放的系统里面学校要做好三件事,一是提出工作目标,第二搞好内部控制和运转,第三要适应外部的环境。我们后来在管理中提出校长是一个企业家,是一个管理家,是一个社会活动家就是受这样一些理论的影响。50年代,全面思想的代表人物西蒙写了一本书《组织》,这本书获得诺贝尔奖,对我们影响就是学校提出价值的前提要和教职工的贡献相均衡,相吻合,所以价值前提就是我们学校要提出我们工作目标,我们校长要提出办学思想和我们的办学理念。这样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要和教职工的贡献相吻合,我们的教职工要承认校长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不是和校长办学思想办学理念背道而驰的,要和你相吻合。学校的价值体现在学校的工作目标,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得以实现,教职工用它的贡献来体现它的价值。这两点相均衡,我们这个组织的生命力就体现出来了,现在我们受什么样理论所影响和左右呢?美国有一个彼得.德鲁克写了一本书《管理使命、责任、时效》,他讲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而且管理者要对社会公平、正义,对社会的运转负有自己的使命,担负自己的责任,就好象一些百年的企业,它不仅是一个盈利的组织,同时还是一个道义的组织。你去看那些大的企业,比如李嘉诚等,除了赚钱之外,一定还要修学校、要搞很多慈善事业,还要修很多希望小学。

学校作为一个社会细胞,我们运转也是这样,要担负起对社会的公平正义,对社会和谐使命和责任,同时我们管理也要更加讲究实效。管理理论的书籍到处都是,但是破产的企业也是比比皆是。讲爱情的书满书架都有,但是失意的郎君满街都在走。我们学校什么叫最好的管理,要根据自己学校的校情,根据自己的实际来考虑这样一些问题。

我今天要讲第二个问题,要肩负使命,积极进取。现在办学的压力很大,在中学界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讲在夹缝中生存,上个月出版教育家杂志,我有一篇文章,人大附刘鹏之校长也有一篇文章,养我们中学境遇尴尬,向下享受不到九年义务教育的优惠政策,向上享受不到高等教育的优惠政策,向左向右享受不到职业和特殊教育政策,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现在对中学教育的批评声不绝于耳。昨天南开大学校长讲到百年南开,讲到张伯苓校长办教育。也就是当时1944天写的文章,论南开教育。主要反驳新民报两个记者,对南开中学很多的批评和非议。第一南开中学是一个贵族的学校,第二南开中学是一个反时代的教育,第三你们搞的是课本主义和考试主义。于传剑就反驳,我们进校之后富家和贫困子女是平等对待。第二说我们是反时代的教育,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教育,我们也不是这样,我们提倡的功能教育,提倡学生要有大公无私的心,另外提倡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说我们是课本主义和考试主义,实际上他们都是一些十几岁的小孩,我们讲授的是一些基本数理、自然的知识,我们不这么教怎么教,总之进行了很多的辩解,大家都是教育的同仁,1944年于传剑写这篇文章,已经62年过去了,现在对教育的话题还是这样的话题,可见教育反抗能力相当强大,为什么现在有张伯苓的塑像,南开校园有传剑亭纪念这两位传奇不休的教育家,而那两位记者已经销声匿迹。南开大学出了三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五位全国政协副主席,几十位院士。所以当校长要当教育家型的校长,如果没有一些压力,不接受一些批评是当不成的,有一点批评,有一点压力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去年许嘉璐委员长找了几位全国比较出名的校长,有刘鹏之、北京四中的刘校长、苏州中学的校长、南京师大附中的校长,还有我开了一个座谈会,在会上讲,学校就像大河里面一条小船,这条大河就是社会,小船在大河里面有时候是迫不得已,我们这条河是永远向前的,但是有时候也会有急流,有时候也会有漩涡,但是我们小船是永远向前的,中学校长应该经受的起考验,应该担负起历史重任。

第三个问题讲一讲教育的公平与均衡。首先声明一下我不说义务阶段的事说高中教育。有一位老师曾经对我说,在报上看见主张要取消县里面地级中学,认为一个县把物力、财力、师资集中在一个学校做法是错误的,要取消,把资源均衡公平的分配下去。我告诉他不能取消,全国有2700- 2800个县,有这么多中学,每一个城市有3、40所比较好的学校,全国有3、4千所比较好的学校,全国重点中学有多少?大概1200所。这两、三千所好一些的学校,每一所学校一年为国家培养800到1千毕业生,也就是3、4百万,这是我们中学教育的支撑。刘鹏之校长讲高中教育就像人的腰,腰无力这个人就使不上力,这就是我们的腰。在美国高中教育比较平庸,但是有另外一块做补充,它的民办教育搞得很好,我问过美国的老师,你们的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有什么样不同。他说民办学校就是Core Corse,核心课程比公办学校开得多一些,也就是数理化,公办学校什么家政、汽车修理这些要开得多一些,这是它的不同。我们国家现在民办教育还没有长大,还没有发育起来,还没有像人家民办教育那样已经成长了几百年,现在要把公办学校的精英部分削弱,就会使这些学校逐渐的走向平庸,那我们的基础教育就没有希望了。在全国人大会上,陈至立国务委员来了,我说我到北京做了一个调查,我坐出租车,一上车就问出租车司机,你们北京四中,北大附中,人大附这些重点中学取不取消得了,说怎么取消得了,它的历史,它的文化,它的师资,它的特色都摆在那,老百姓心里都有数,怎么取消得了。因此我讲重点中学不能削弱还要加强,还要发挥它示范和辐射的作用,这样我们国家的教育才有希望。

我要讲教育的政策要明确,现在到新加坡去,到教育局都给一本小册子,上面写差别、选择,教育是讲差别的,它的学校分为政府资助学校、自主学校,自主学校里面好的叫卓越学校。它们有它们的国情,我们有我们的国情,法律不一样,情况不一样,它是统考,哪些分数可以到自主学校,哪些到国家资助学,到国家资助学钱给很少就可以上学,到自主学校,卓越学校钱给得很好,大概200多新元,自主学校只有十几个新元,贫困进去马上可以申请学校和国家的奖学金,同样可以很快念完大学。教育是有差别的,比如美国就怎么怎么样,要说了解美国,我也很了解,我去过两次,第一次1992-1993年到美国讲学,我就住在美国人家里面,他就是教师,我们从早到晚讨论教育的问题。第二次就是去年这个时候开第二届教育家大会,给我打电话,说对不起我在美国,我带了一个团,校长跟班学习代表团,要英语很好的,可以和美国校长交流的带了十二个,有北京、天津、南京的带过去。这一次过去我发现美国公办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大,就说高中,好的越来越好,差得越来越差。为什么?因为美国的人口是3亿,7秒钟死一个,13秒钟生一个,30秒一个移民,每11秒增加一个美国公民,因为俄罗斯人口减少,美国3亿移民觉得还不够,还要增加。因为我们到纽约,纽约市长也讲固定户口就7、8百万,但是纽约人口是1600万左右,他们说无所谓,我们国家从一开始就是移民的国家,我们欢迎移民,有了移民才有劳动力支撑。这个问题很头疼,1/5美国人是拉丁后裔,我们到哈佛大学去,教授很担心,这么多移民来,对我们的文化,对我们价值观冲击很大,这些移民是不讲这些东西的。在学校出现同样的问题,西海岸,旧金山,圣佛朗西斯科,东海岸,纽约、波士顿以及周边地区,地铁或城市交通工具能够到达的地区,移民非常的多。学校里面移民更多。给我们去第一堂课就是怎么培训移民的家长,因为不会英语,也不会计算机。到移民学校去,我到摩登离波士顿有半个小时的地铁,校长像警察一样,里面打架斗殴的,吸毒的、性问题乱七八糟的很多。我去看他们的课,高中讲分母加减法,有很多小孩画小人,在课堂上走来走去根本不听。白人小孩到哪儿去了,开车两、三小时地方,美国中部地区,那些地方学校非常好,因为那地方社区好,富人多,美国不允许择校的,教育代表团可能看到这一点不允许择校,但是我从这个区域到那个区域买一个房子,我就可以择校了,因为以前与那个区没有关系,现在买了房子交税,我可以择校,学校越好的地区地价越高,房价越高,社区对学校支持力度越大。它有一个教育管理委员会,还有一个老的退休领导人,我们参加他的一个聚会,他在中间讲了很长时间,一个企业家上去,说我给他多少钱,我不理解。我说怎么退休了还给他这么一笔钱,说不是,是以他的名义设立一个奖学金。这就是社区对它的支持,社区对这个学校的支持。

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真言报2006年11月8号报道,英国家长为孩子择校煞费苦心。一个家长本来是不喜欢教堂的,结果突然到教堂做礼拜的次数越来越多,为什么?英国的公办学校是教会学校,比较好的是教会学校,公办学校差距非常大,所以中产阶级要进入这些学校,就使浑身解数。很多家长尤其中产阶级人士,为了让孩子进入好学校往往使尽浑身解数。英国名义调查,44%家长,准备用不光彩手段让孩子进入好学校,12%家长夸大自己宗教资格帮助孩子进入学校。你要进学校,要看家长对教会的忠诚度,这些家长就到教会去,让教会打证明,证明我经常来教堂,因此我这个小孩就爱资格到教会学校。所以不是中国家长才择校,美国、英国,同样存在学校的差别,同样存在择校,九年义务教育政府负全责,社区怎么和学校加强紧密的练联系。怎么在社区建立教育管理机构,来帮助学校,比如重庆有一个镇回龙镇,那个镇都是农民致富了,把纺织厂旧机器买来制土布,织土布很赚钱。到学校交杂费,课本费,学校说全免了,他把钱往口袋一塞,说那好,今天晚上可以再打一次麻将,我们怎么用民间机构监督学校,募集资金帮助学校,发挥社区的作用。现在还有一种说法,校长两、三年一轮换,这个学校到另外一个学校,老师也这样,我觉得小学、初中可以,高中值得探讨,重庆除了两个教育家,一个张伯苓办了南开,一个陶行知办了育才,如果当年把张伯苓调到育才,把陶行知调到南开,可能张伯苓不会是张伯苓,陶行知不会是陶行知。前几天王志刚校长带了14个校长,他是中国校长工作委员会副委员长,是上海校长联谊会的校长,他来讲上海怎么做的,一个校长设立一个工作室带十几个徒弟,大概一年200个校长,五年1000个骨干校长,有好的学校设立培养骨干教师的基地,一年500个骨干教师,5年2500个骨干教师。我觉得这种做法比较可行,还比较讲求实效。

第四个问题,承认差距看到优势。我们不能光看到教育的问题,说我们没有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今年9月中旬,经合组织OECD发表了该机构年度报告叫《教育概览》,讲就连美国的媒体也惊呼,美国和欧洲的教育已经被亚洲赶超。越来越多东南亚国家,成功让没有太多的学生掉队。韩国是这样,特别中央培养的更多。现在美国、欧洲很多学生越来越缺乏信心,我们国家学生学习的在校时间是3千小时一年,是他们的两倍到三倍,美国有一个著名的公司叫Intel,它的老总叫巴雷特,说我们学校没有给学生制定较高的标准,建议美国、欧洲的学校效仿中国、印度学校参考他们的要求。我到美国参加的讨论会,要讲一个问题,一排13个校长都讲,然后13个一起下去,后面摆了很多点心随便你用。开得很轻松,他们州长讲非常担心,现在小孩在学校时间太短,这是去年11月参加他们教育工作会,就我一个中学校长,他要呆长一点,拨150万美元用于延长教师下午在学校延长时间的工作补贴,他们现在1、2点就放学,而且要求家长支持这个行动,因为他们感到危机了,当天晚上我和他们那个校长一起到社区召开家长会,研究这个问题要得到家长的同意,他们应该统考。那家长说,我校长两点以后要打垒球,我小孩要练钢琴,他们反抗的力量非常大,但是学校里面非常着急,他们问我,你们的学校学生一天呆多少小时,我说早晨一节课,然后5节课,下午2节课,晚上2节课,他们听了以后吓了一大跳。现在美国也感到危机,他们也有奥数班,兼职班,小学里面也有,一个小学里面有这种班,就是你知道这个社区都有天才培训课程,小学五年级就有了。我问白人小孩、华人小孩送去的多。一般讲西班牙语送去的不多。

现在美国也有考试学校,就是要通过考试才能进去的学校。我一问,华人的小孩到考试学校的多一些。中国人的小孩知道考试的重要,送到这学校多一些,白人的小孩少一些,他高中有高级课程,我看到他们物理的高级课程,讲力学还是比较深,中国老师请我在那旁边一个华人餐馆吃饭,说都是华人小孩,白人小孩,其他的小孩少。英国有一个战略家也是电信首席技术专家彼得、考昆,获得帝国勋章,他在旧金山教育大会上讲,教育还有救吗?在过去的三十年,特别是最近的十年,教育水准在西方世界的明显下降是有目共睹的,最令人担忧,最具破坏性的一个顽固的趋势,是教育界出现这样的思想观念,任何艰苦困难的事,需要真正顽强奋斗与持续不懈精神事要避免,用容易令人愉快的事取而代之,看到学生成群结队逃避理科专业不奇怪了。大学里面化学系、物理系,工程系一个个关门大吉。因为美国的兵工厂要找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进去,因为那里很机密,怕泄密,招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数量不够。大医院要看旋转CT结果,要送北京上海的医院把结果传回去。所以彼得考昆出了什么注意,说我们是不是把已经退休的,有技术专业特长的人招募回来,让他到学校,让教师队伍重新焕发生机。为什么会这样?在美国一直是进步的教育思想,就是儿童中心主义占了主导地位,现在儿童中心主义已经慢慢销声匿迹,在西方,在我们国家,前面的理论都是四、五十年以后起了作用,正在方兴未艾包括法国的卢梭,德国的弗洛贝尔。让学生没有顾忌愉快的玩耍,以及后来的杜威。陶行知都是受杜威影响。

(本文为中国校长网所有,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十八大学习  感悟报告  学习心得  领导发言

上一篇:暂无文章

下一篇:重庆一中校长鲁善坤:小本记录教育大智慧

鲁善坤

省份:河北 地区:衡 水 市
学校:重庆一中

校长经典之作

联系校长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南街2号

电话:02365303495

邮箱:1568612@qq.com

鲁善坤校长畅谈教育论知

Copyright © 2013 重庆一中校长—鲁善坤的官方网站.

技术支持:中国校长网    

中国校长网提供免费校长咨询服务,长期与数万名校长联手合作,打造出了覆盖全国范围的校长联盟平台!